沈裕慎 | 秋阳下的香山

总第145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美丽的北京,迎来了最美的季节。秋天的北京,才称得是极具天时地利的皇城,艳阳高照,映衬着纯蓝色的天空。所有景致的气色,都变的鲜艳圆润。香山红叶,驰名中外,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唤起了我的游趣,因为真正来此寻秋的,赏的爱的慕的是香山红叶。于是,我兴冲冲地来到了北京的香山。

香山脚下,热闹非凡,小商品、小吃部、专卖店,充斥各个角落。我花十元买了门票,走进东大门,香山像—一幅巨大的画屏映入眼帘。那苍松翠柏,绿柳白杨,郁郁葱葱;那花团簇拥,姹紫嫣红,百鸟欢歌;那古寺殿宇,台榭塔坊,飞阁流丹,依山傍水,半藏半露在悬崖绝壁之上。登高望远的兴致,油然而生。

进门朝南,步步登高。缓缓升高的山上,游人如织的场地,喧腾起一股热闹的气象,虽说气温不低,但有这么多郁郁葱葱的景色作陪衬,自然舒心轻快许多。静翠湖的景观,别出心裁,植物茂盛,身临其境后才知道;有湖水的地方,便可衍生出别样的风采,湖水涟漪,苍翠掩映,翠鸟飞抵,行人在欢腾的旅游程间,将繁杂事务丢在脑后,眼前的事物,与思想的触角连贯起来,形成新的视角效应。

我来到幽静雅致的双清别墅。这是一块宁静而丰富的历史传奇之地,一种绵长厚重的感动和熟悉的韵味,迎面而至。这是一个修筑在小山角里的庭院,风不来,树不响,只有两股清泉,潺有声。泉旁有口古井,名曰丹井。院内有水池一方,临池有一亭,亭后有雅室3间。友人对我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踏进这间庄严肃穆的一隅,记载着当年的点滴故事和非凡经历。记者拍下他拿报纸看南京解放的消息和照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气壮山河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在这座玲珑宁静的小院里写就的。虽然时光远去,但足迹却永远雕刻在永恒的香山。

从双清向西,攀登190级石阶,我来到了香山寺。令我感之惋惜的是,寺已不见,只留下侵略者的罪证——断墙残壁。这一带的古迹保存完好的只有白松亭。在15株参天白皮松旁边,有一处人工砌成的半圆形梯田,小马尾松,亭亭玉立,娇娜之态,逗人喜爱,这是日本小客人赠送的,现在成了香山的小主人。

一路走来,欣赏牵牛花开菊花放、黄栌枫叶红艳艳,远看红绿相间红色点缀,秋阳之下,树树秋色,听山间鸟鸣啾啾,人声时远时近,俯仰间蓝天白云、碧草红花,顿觉心旷神怡,渐入佳境。红红的熟透的树果掉在眼前时,让我的文友想起小时候,哥哥们带他爬山时,会特意爬上树摘下来给他吃的情景。印象中,是甜甜的味道,现在却再也没有试吃的勇气。于是,我俩就这么微笑着走了过去……

香炉峰上,我凭栏望远,苍穹边缘正飘起缕缕云丝,华北平原从天际延伸至这里山脚下,整个京城,就像茫茫宇宙中不知谁摆的棋局,任日月梭行返照,没想它的悠悠岁月,一种神秘诱惑,一种怀古幽情,就这样随风四面袭来。我望着这莽莽群山,在秋阳下,清风扑面,天地开阔,层峦起伏,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真是一片锦绣河山,令我感之心旷神怡。俯视山脚,群塔簇拥的是碧云寺,远望那湖光山影,是玉泉山、颐和园;南面是古刹八大处,北边是闻名中外的卧佛寺。所以,这里又有"古寺博物馆"之称。

下山时,我是从北面山坡走下去的。过了梯云仙馆、多景亭,路过看红叶的玉华山庄,见到不少人在看红叶。

"京华秋色好,香山叶正红。"重阳一过,满山那些最高不过两三米,最矮不过一米的黄栌树叶,在秋风中渐渐红遍枝头,秋的景象在眼中凝固了。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种植的,经过 200多年来的发展,逐渐形成拥有十多万株的黄栌树林区。远远望去,那红叶一簇簇,红红烈烈,红得让人心醉; 一团团,红红艳艳,红得让人痴迷;一片片,红红火火,红得让人眷恋。还有那火炬树、红枫、元宝枫等的叶子,如被仙人点过一般,呈现出斑驳相间的不同色彩。那黄绿相间层林尽染的山坡,那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那突兀的山峰和陡峭的悬崖,那清澈的碧潭和欢快的流泉,那神秘的洞穴和清脆的鸟鸣,那珍奇的树木和人工的雕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把香山装点成一派喜庆,一派吉祥,美不胜收,形成了一副绝美的自然秋韵水墨画。

当我走进其中,用心欣赏红叶时,见满山的红叶,有桃红,有紫红,有猩红,还有紫色,有橙红,有血红,五彩缤纷,什色斑斓,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金灿灿的栌树叶映衬下,像盛开的花朵,像跳跃的火焰,像飘荡的彩霞,红得烂漫,红得热烈,红得奔放。我的前面是红色,后面是红色,左右也是红色,我仿佛也被染成了红色。秋风袭来,满山红叶,蹦跹起舞,五彩斑斓,婀娜多姿,令人激动,使我情不自禁地面对群山,大声地吟咏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来。望着眼前满山的红叶,重重叠叠,不禁使我联想到我的憧憬,我的梦想,顿时使我忘记秋日的惆怅,满怀激情地去收获生命的辉煌。

红叶,南北都有,我所居住的江南,大都是枫叶、乌柏,而香山的红叶却不是这些,除了主体树种黄栌外,还有火炬树、红枫、迎红杜鹃等树种,虽都为红色,却还有不同的色调,相互陪衬,横贯秋野,光炫碧空,绣山绘岭,层林尽染,红霞满眼,正是"人入霜林疑仙境,赤橙黄绿五彩中。"

红叶,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香山一带,还有不少果树,柿子树是栽种数量最多的树木,它们一棵挨着一棵,撑起了一片片绿色。经霜之后,渐渐变红。秋越是深,越是红得如鲜血,如烈焰,让人敬畏,让人感叹。到了农历九月中旬之后,直到十月小阳春,漫山遍野,都是一片娇红,闪灼在秋阳中,烂漫在西风中,格外惊艳,格外壮丽,格外撼人心魄。清初诗人查初白《重阳密云道中》的诗中,云∶ "黄花小店丰年酒,红树遥村昨夜霜"。香山的景色,正如诗中的意境。

秋色方酣,天空蔚蓝,正是那如火如血的片片红叶,令人惊艳,让我难忘。可不,那片片红叶,不正是上苍送给人们,作为人生旅途中的礼物吗?红叶,是秋的另一种名片,是秋的精魂,是秋的胸怀,更是秋的风采;红叶,也是一种神圣的精神象征和人生况味,是一种对人生的沉淀和生命轮回的探求,仿佛诠释着秋天的最终哲理与生命的全部意义。我穿行其间,被这一片片红叶所感动,所回味。若摘下一片叶子,题上诗句,夹在一本书中,也许如传说的那样,来年带来好运。因为,那一片片红叶,就是一片片深情;那一树树红叶,便构成一堆堆梦想……多少年后,无意中翻到了,那颜色还是娇红的,还会使我记起当年的胜游,想起香山看红叶的欢乐。

香山公园始建于金朝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是一座皇家园林。明朝时,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到清代又进一步扩建,乾隆皇帝御笔题名为"静宜园",成了他的行宫。园内曾有28景,后遭八国联军焚掠,名胜古迹损失了大半。辛亥革命后,达官贵人又割据为私人别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才成为人民大众的旅游休闲之地。

别了,香山。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不带走一片云彩。香山的云彩,我当然是带不走的,但是香山的那山那水那片山林,已经烙印在我心中,还有那片红叶。

(1995年10月25日)

作者简介

沈裕慎,本名裕生,笔名袁亮、沈泂等,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嘉定县安亭镇。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早年在海军部队服役,退伍后进入工厂,曾任厂及市公司党委秘书,副厂长、厂长等职,高级经济师。曾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报》《劳动报》《语文报》和《清明》《散文百家》《上海作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百多万字,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著有《风荷忆情》《风荷忆旅》等十多本散文集。其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心在山水间》散文集,被载入《2015年上海文化年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风荷忆味》随笔集,获2018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度散文集奖并入选《上海文化年鉴》。《风荷忆情》散文集在北京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大赛中,获图书一等奖。作品被《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选》《当代游记散文大典》《中国散文大系》及《全国作家散文精品集》等几十部文集选入,系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散文》杂志社社长。

往期精彩回顾

沈裕慎 | 我涉癌症

【上海散文】潘颂德 | 行走中的文学 ——沈裕慎游记作品选《风荷忆游》序

沈裕慎 | 二泉映月的地方

【上海散文】沈裕慎 | 章丘大葱甲天下

夏桐柏 | 深情“映月”书凤章 ——读沈裕慎老师游记作品有感

【风荷忆游】沈裕慎 | 婺源好风光

【风荷忆游】沈裕慎 |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风荷忆游】沈裕慎 | 三星堆密码

【风荷忆游】沈裕慎 | 自然人文麦积山

【风荷忆游】沈裕慎 | 大山深处的圣境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0)

相关推荐

  • 中国秋天最美的10处红叶,你都知道在哪里吗?

    中秋已过,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到了,红叶也如约而至. 红叶是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景色,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层林尽染,如火如荼,千娇百媚,为秋天的景色平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中国秋天最美的红叶都在哪里? ...

  • 【风荷忆游】沈裕慎 |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总第1371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圆明园之行,虽已时过多年,但我对壮美瑰奇的圆明园,却怀有深深的记忆之情.那是1993年深秋,我和<中国劳动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读沈裕慎老师《风荷忆游》有感​II曹永慧(江苏省)

    ☆读沈裕慎老师<风荷忆游>有感☆ ☆曹永慧(江苏省) 华夏山河放眼量,尘封往事映沧桑. 百年苦涩难言尽,喜看而今祖国强. 游神农架有思 悬崖无底胆生寒,发抖心慌斜对看. 峭壁人家门在哪,豺 ...

  • 【风荷忆游】沈裕慎 | 三星堆密码

    总第1387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在祖国的西南大地,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之谜,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古蜀文明.3000多年前,广袤的川西平原上 ...

  • 【散文】沈裕慎/柳丝烟笼十里堤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沈裕慎 一声惊雷,唤醒了酣睡一冬的甜梦:一场春雨, ...

  • 【风荷忆游】沈裕慎 | 自然人文麦积山

    总第1401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祖国的四大石窟文化中,有两个双子星座般地屹立在古丝绸之路上,这就是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远居阳关附近 ...

  • 【风荷忆游】沈裕慎 | 婺源好风光

    总第1320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一个城市是一本大书,一个地区犹如一部厚重的画册."喧哗之后,欲望过后,人的心境总是要走向平 ...

  • 【风荷忆游】沈裕慎 | 大山深处的圣境

    总第1423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天心善乐寺,是修建在武夷山一处幽静的山香里. 这里,峰峦叠嶂.山清水秀,以原始.古朴.野趣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 ...

  • 【上海散文】沈裕慎 | 章丘大葱甲天下

    总第1289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由<上海散文>杂志选送 葱是山东乃至整个北方人的佐餐之食,尤以生食为甚.有这样的顺口溜:"说山东,道山东,你们山东出大葱.&quo ...

  • 沈裕慎 | 庐山云雾无尽美

    总第1486期 文 | 沈裕慎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庐山,多少人只是在诗文里.彩画上有过一面之缘,甚至是 只闻其名,便为之梦绕魂牵.秋风有情,我终于如愿以偿,和朋友们一起,畅游庐山.诗的庐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