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陈艳姗:【龙华山人之我外婆】(散文)
《龙华山人之我外婆》
文/陈艳姗
秋日的早晨,静卧于床。太阳透过窗纱斜斜地洒在床上,投射在棉被上的光是如此温暖,柔软。这一大片柔和的温暖,不免勾起我对外婆的思念来。
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双江镇的龙华山山脉起源于罗霄山全脉,沿双江镇自北,向东,往南绵亘起伏,龙华山海拔604米,其最高峰龙头尖为长沙,平江,浏阳三县,(市)鼎足之地。龙头尖之高,历有鸡鸣三县之称。为长沙县境内第一高峰。龙华山山脉为相邻三县的天然屏障。龙华山上树木四季常青。依山而修的蜿蜒曲折的山路和峡谷中常年奔流不息的山溪水养育着淳朴的龙华山人。我的外婆家便在龙华山半山腰的一个名为下山坡的小寨子里。说是小寨子,它真的不大。仅仅住了五户人家。不过人还是多。连同我有六个小孩。小寨子结构外形形成一个凹字形。每逢雨雪天,想要串个门。完全可以穿布鞋。我的童年有不少记忆便停留在这个小寨子里面。只因七岁前的我一直住在外婆家。
记忆中外婆家的卧房一溜有四间,一排过去,第五间便是生火烤火的伙房。伙房隔壁是厨房,厨房紧挨着一间是客厅,厨房和客厅都是三面为墙,一面是山。山上有密密的灌木丛。大大的客厅往东走便是一条长廊,长廊尽头为猪楼屋和一间专门用来堆放柴火的大房子。应该说凹字形小寨子外婆家独占东边,然后厕所还是分开的。厨房西边为堂屋,总之外婆家里宽敞又明亮。冬天的上午,每每我缩在被子里不想起来,外婆便在那头喊:“你看,火都生起来啦!快起床来烤火。”我从被窝里探出脑袋,透过门缝看见那头温暖的柴火,便翻身起床一溜小跑蹿到火炉旁边,坐下。慢条斯理地洗漱吃饭,那时候觉得山里的冬天特别的冷,而外婆的火炉却特别温暖。只记得在外婆家,我吃饭的碗都是外婆用开水烫过的,端在手上热乎乎。山上天气寒冷,冬天屋檐下的冰凌有一尺多长,那样的天气,我们几个小屁孩并没有安心围炉向火,而是在院子里窜来窜去,拿棍子打冰激凌并且抓在手上玩,有时还要吸上几口,玩累了的我总是举起冻得通红的小手塞到外婆的围裙里去。这时候外婆便会马上停下手里的活握住我的双手,直至暖和。
龙华山上树木繁多,尤其油茶树漫山都是。春天,我和大人们在弯曲的山路上走着走着,眼尖的我经常发现油茶树上有茶泡,这时候外婆便会喊舅舅想办法摘下来让我美美品尝。大人们看着我急不可耐地往嘴里塞,他们比自己吃了还要高兴。很喜欢龙华山的春天,春风一吹,满山便开始灿烂,深浅不一的杜鹃花,牛喇叭花,油茶树花。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花,深红,粉红,金黄的,白色的,大大小小的花,都在春风里盛放,风一吹便飘散出淡淡的花香,站在半山腰,侧目而视,身边满山的花和深浅不一的绿色。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而甜的花香。低头看,山下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绿毯似的禾苗,还有山下人家烟囱里飘出的袅袅炊烟。人有如置身画中。虽然外婆家离山下有三里多山路,下田劳作需早早起床,生火 做饭 下山。收工回来也是极晚,但是外婆一家总是乐呵呵,这种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也让我在日后的生活中比同龄人更坚忍,耐劳 。也许,这就是龙华山人的性格。
夏天渐渐来临,大人们也变得更加忙碌,而我们几个小屁孩也闲不住。常常瞒着大人结伴跑到两山间的峡谷里的小河中去捉螃蟹,摸小虾小鱼儿。山涧小河里的水无比清澈,冰冰凉凉。我们卷起裤腿,赤脚下河,轻轻掰开小石头,下面便躺着螃蟹,石缝中也有小虾。沿河而上,有绿植,青苔,有紫色的小花,踩着河里的小青石子,潺潺小河水轻轻拂过小腿,闻着山涧里的花香,有些河段甚至有果子摘,当然,偶尔还可嗅到兰花的幽香,那种感觉惬意极了……玩够了的我们便携带战利品打道回府,到家,点火,加柴,把战利品一股脑倒入锅子,看着螃蟹小虾小鱼变脸的那一瞬间,我们那个高兴劲哟简直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秋天一到,山里可以吃的东西特多,春天种下的高粱,玉米都已成熟,红薯每年也是必定大丰收。还有满山的油茶树都是果实累累。其实,捡茶籽,挖红薯是个很费劲的体力活,不过挖红薯这活都被外公和舅舅承包了。茶籽收捡回来准备榨茶油,先让它堆在房间的墙角放一段时间,等它的外壳裂开以后,晚上吃过饭或者碰上下雨天,外婆便会系上围裙,端上筛子坐在灯下分拣茶籽,茶籽分拣出来还要反复晒太阳,完全晒干以后再挑去山下榨茶油。记忆中外婆家做菜都是一半猪油一半茶油,在那个年代,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能自给自足,外婆一家长年累月劳作,精打细算过日子,反正也能混饱肚子。外婆她们劳作的时候,小小的我便乖乖地坐在旁边看着。筛子里面常常会有锥栗子,野生猕猴桃会被拣出来,这是外婆他们捡茶籽时顺手丢进来的,这些时常由我独享……坐累了,困了的我倒在外婆膝盖上便睡,童年的生活总是显得那么无忧。
转眼就是冬天了。冬天要做的事情更多。外婆每天都很忙很忙,刨红薯丝,洗红薯粉,趁着大太阳天晒红薯片晒茶籽……洗红薯粉和晒红薯片最累人。红薯刨成粉反复洗再沉淀再洗再沉淀,重复多次后的粉子刮出耒反复晒,直到完全晒干为止。晒红薯片的话要把红薯一个个洗干净,削皮,煮熟,煮熟了的红薯压成泥装进木制抽屉,蒙上蚊帐布,凉一整晚,第二天清早便搬着篾制晒垫,扛起抽屉,拿上刮子,反扣木抽屉。用刀切分成长条,再用刮子一层一层刮出一张张大小基本均匀的长条形熟红薯摆在晒垫上,说实话刮红薯是个技术活。大太阳晒两天左右,干了但不硬,再剪成长条形小片直至完全晒干,如此周而复始。晒红薯片还要选当太阳的山上种出的红薯,这样晒出来的红薯片子才剔透又清甜。后来的好多年我都吃到外婆晒的红薯片子。每年必有一蛇皮袋。每吃一次,便会想着外婆,想着她的辛苦和任劳任怨。外婆他们还做高粱粑粑做糯米粉把红薯粉烫成玉兰片……为过年做准备,总之整个冬季总是忙得不亦乐乎。
转眼快七岁了,我要回家上学去,那天爸爸来接我,外婆十分不舍,一直站在山路口看着我们走,我们拐了几个弯,她老人家还伫立在那,时不时撩起围裙擦眼泪,这情景一直伴随我多年。上学后,去外婆家便成了一件乐事。和外婆呆在一起感觉心里踏实。成年后,在外讨生活的日子,有欢笑也有落泪时,每每这时,总会想起龙华山上那一片乐土,想起我的外婆来……
外婆,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个子不高,读书不多,但待人朴实。她住在半山腰,一年中时常有上山砍柴或干活的人到外婆家磨刀,喝水,借用锅灶热热自带的饭菜,外婆总是笑脸相迎,虽然一年下来要多烧不少柴火,喝完好几斤茶叶,却从没看见过外婆有任何怨言。
龙华山上四季常青的树扎根于泥土,无惧风雨无畏日月,默默伫立,奉献。想想觉得外婆就是那其中一棵,平凡不起眼,但是却让人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
陈艳姗,笔名珊瑚。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人,曾任小学教师,业余酷爱文学,历史,古诗文。作品散见于多家网络微刊及纸刊。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水云天
谢雷 秋日私语 米兰花
心语 长青山人 刘马陵
余 晨 毕廷娟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谭文群 刘旭平 冯 彪
余鹏勃
本期责任编辑:方天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散文、小说、诗歌、诗词、随笔等精选作品,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