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成永青:【“偷”豆角】(散文)
“偷” 豆 角
作者:成永青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绿豌豆角,嫩嫩的,剥开后翡翠一样的豆豆吃着甜甜的,很爽口,皮也可以吃,把豆角皮的一角向下一折,听见一声脆响,外皮就断裂了,里层还连着,用母指和食指一搓,完整的豆角皮就剥了下来,有一点透亮,对着眼睛照照,放进嘴里一嚼,能听见脆脆的响声,甜甜的。一个绿豆角吃了豆豆,也吃了皮,只有皮里层的韧纤维嚼不下,不能吃,真是一点都不浪费。
傍晚时分,我们三五个小伙伴就不约而同的聚到一起,说好晚上去偷豆角。那是生产队的一大片豆角地,白天晚上都有保卫的人轮流看着,只有到了天刚黑,保卫人回去喝汤(宝鸡方言吃晚饭)时地里才就没人看了。小伙伴是有分工的,大头负责看保卫的郭老头,他跑到崖上,装着玩,拔学蒿苔,远远的看着,看郭老头下了坡,往回走时他就跑到小伙伴家的崖边,一家一家的吹口哨,那口哨亮得很,比上早操时老师吹的哨子还亮。我们早已准备了布袋,折得小小的,藏在袖筒里,大人根本看不见。
小伙伴们出了门,直奔崖上,大头早已在地头等着我们,这时天已麻麻黑了,整个田野里看不见人。我们悄悄的进了豆角地,不敢往深处走,怕被人发现跑不了。我们轻轻的走到离地头大约二三十米的地方,散开蹲下来,身子压的低底的,和豆角树一样高。从袖筒里拿出袋子,挂在脖子上,两只手飞快的摘着豆角,虽然没有亮光,但手却能准确的找到一串豆角,一把一把的豆角塞进袋子里,不一会就装满了,把袋子抖一抖,继续摘,直到满得装不下了才停下手,但也不能太满,不然袋子口扎不住就麻烦了。
我们扎好了圆鼓鼓的袋子,把口绑得结结实实,抱在怀里往自家的崖边上走。走到崖边,伸长脖子向自家的院子里看看,借着屋里的灯光确定院子里没人时就把袋子扔下去,袋子咚咚咚的落到了各家的院子里。大人们听到咚的一声吓了一跳,急忙出来看,半天才看见滚在地上的袋子,解开一看是豆角。我们把袋子扔下了院子,悄没声的回了各自的家,一进门母亲就问:“谁让你去的?还以为你找娃娃耍去了。”父亲说:“再别去了,黑灯瞎火的,摔一跤怎么办?”我笑笑:“和他们一起去的,想吃豆角嘛。”母亲提着袋子蹲在我跟前说:“吃吧,吃个够!明早不用吃饭了。”我们几个孩子都兴奋的吃起来,直到把手指头剥困了才停下来,这时肚子也吃圆了。
我们的时间算得极准,当我们把袋子扔下了院子,一路默默的从崖上下坡往回走时就能碰上保卫的郭老头,他手里提着个长烟锅正往坡上走,模模糊糊的看见是一群小孩子,就顺口说一句:“仔娃子,天黑了还不回去,大人发急哩。”我们就笑笑,一溜烟跑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接着吃豆角,到母亲喊吃饭时就已经吃饱了。肚子鼓鼓的有点胀,不停的打着饱嗝,涌上来一股股生豌豆味,一点也不甜了,这时就有点后悔。我暗暗的下决心:再也不去偷豆角了,可没过几天,大头又叫我们去,我问:“你娘骂你没?”他摇摇头。他问我:“你娘骂你没?”我点点头。我说不去了,吃多了难受。
过了几天后,晚上刚喝完汤(吃晚饭),大头就来叫我,他藏在我家的大门后面,怕大人看见。他向我眨眨眼睛,还招招手,比划一下袋子。我忽的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把袋子折小塞进袖筒里,悄悄出了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成永青,笔名蓝洋,民主党派;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教师,喜欢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喜欢武术,太极健身;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欢生活中的文学。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 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主 编 : 鱼儿姐姐
副 主 编 : 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 守 望 吴亚妮 唐桂英
李华磊 王发茂 谢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水云天 毕廷娟 刘马陵
心 语
本期编辑:徐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