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奇伟:《丑 石》
文/许奇伟 图/来自于网络
丑 石
◎许奇伟
紧挨黄河边的某村落里,一位村民家的猪圈旁,不知怎么回事一直扔着一块石头,看起来,这实在是一块没有用处的石头,因为它样子很丑,圆不圆,方不方,整个石头上不是疙疙瘩瘩,就是窟窟窿窿,横着放不稳,竖着放不平,还又笨又重,又因为它在猪圈旁,不可避免地沾上了很多猪粪。这样一块丑石,人们自然不会去注意它,更懒得去搬开它。
一天傍晚,一位从黄河滩归来的老者骑自行车途经此处,无意之中看到了这块丑石,他停下来,审视许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连声说:“难得,难得“。竟不辞辛苦,用他那辆又老又破的自行车,一步一步把石头推回了家里。
这位老者是本地一企业的退休职工,酷爱奇石玩赏,那天本是来黄河滩采集黄河石的,可转了一整天也没能寻到一块中意的石头,回家途经白坡村却无意间觅得了这块丑石。
这位老者费了不少劲才把石头运回家里,小心翼翼地把它浸在清水里,先用刷子仔细刷,又用竹签精心挑,直到把每一个细小空隙中的沙尘都清理干净,才心满意足,就像给新生的婴儿洗澡一样,激动得好像心都要跳出来了。经过几天时间的打磨,老者把这块丑石梳妆打扮好了,并把它置放在一个很精致美观的木制油漆底座上。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一次省级的奇石展览会上,这块被精心修饰装扮过的丑石,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大家争先恐后地围观,人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无不惊叹这块奇石堪称极品。整体从正面看它,像神;从背面看它,像人;横着看它,像鬼;竖着看它,像兽。
这块集神、人、鬼、兽为一身的奇石,完全符合了奇石审美“瘦、皱、透、露、怪、奇、新、丑”的标准,并且在“形、质、色、意”上都达到了极致。观众们在听了奇石的主人———那位老者,介绍了他觅得此石的经过后,无不感叹它竟能在猪圈旁默默忍受自然的风吹雨打,忍受人畜的伤害侮辱,静静的等待了不知多少年,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老者带到了明亮辉煌的展览大厅,竟能一展天姿、大放异彩,实现了自身潜在的价值。
原来,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是不同的,物质领域一些看似无用,甚至是很丑陋的东西,在精神领域里却可能是有用的,抑或是很美的。再有就是,如老者这样喜欢赏玩奇石的人,何以会对石头如此痴迷呢?关键是有“情”,有情才有爱,有爱才有痴。我们不妨剖析一下从“情人眼里出西施”到情人眼里出稀石“这变形至爱的现象,就不难理解这些玩赏奇石者的精神世界了。
热恋中的男子多会感觉自己的女友堪比西施,但在别人看来大多平常,个中原因就是因为是“情人“在看,是情造西施,是被看者真情流露为其增加了魅力。试想两汪秋水般深情的眼睛,嘴角眉梢又挂着千般柔情,流着万般蜜意,爱的光芒、灵魂之窗为你洞开,而这种爱又飘忽不定、妩媚不尽。如此绝妙的丽容,若不在情人面前,她是不会显露的,她给了你独享之美,所以,她虽无西施之貌,却有西施之“神”。同样,奇石赏玩者对于奇石来说,首先是“情人”,只有在情人眼里才能看出奇石那动人的美质和价值,再好的奇石,对于那些只醉心于“钱、权、色”的人来说,也只是一块破烂石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情感。
不仅奇石,所以艺术作品都是精神生活需要的,而人类的艺术欣赏又是排除功利性的,至少也要排除“急功近利”的,硬要它去迎合服务一时的功利,只能使其产生速朽的效果。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许奇伟简介
作者:许奇伟,男,48岁,河南省洛阳市人,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石化洛阳分公司作协会员,有诗歌、散文发表在《牡丹》文学杂志、《河洛作家文集》、《中国诗歌网》、《陕西散文论坛》、《原创纯文学》、《雪绒花原创文学》、等媒体。
此公众号致力打造一个文学爱好者平台,让你的文章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现面向社会各层征稿:
《三秦文学》公众号投稿须知:
1、原创且首发: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短篇小说、微小说、连载小说、书法作品、摄影作品、诗歌(古体、现代)、美食分享。
2、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3、投稿邮箱:406073222@qq.com
4、投稿作者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提高文章阅读量。
5、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每周五发放。
6、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三秦文学
顾问:白忠德
组稿:鱼 鸿
编辑:鱼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