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汉公开课 | 第七讲 阑干只有当年柳 留与行人记武昌

原创:王建利

2021年6月13日,尽管正值端午节、尽管天气炎热,平和坊中庭的人文公开课第七讲依然高朋满座,今天讲座的内容首次聚焦武昌,主讲嘉宾是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昌庆旭老师,昌老师知识渊博,为人谦和,钟爱谱牒、砖瓦与武汉城市发展史,勤于研究,颇有建树,今天昌老师讲座的主题是——“武昌旧话”。

讲座一开始,昌老师首先普及了“城”的概念,指出牧野原非专有名词,这里是相对于殷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而言的。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另外强调,城墙作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墙从结构和功能分,主要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部分构成,绝大多数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从建筑的原材料分,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

然后,昌老师开始进入正题,介绍武昌古城的沿革变迁,非常清晰地明确了四个阶段,即夏口城、郢州城、鄂州城、武昌城,并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一目了然。

武昌城的演变

一、夏口城(223年——454年)231年

武汉三镇,鼎足而立,若论建城历史,要算武昌城最为悠久(也有说汉阳),迄今有1798年的历史。三国时期,221年孙权将东吴政治中心由公安(今湖北公安县)迁鄂县(今鄂州市),寓“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名为“武昌”。

当时,武昌(今鄂州)周边无险可守,孙权为拱卫都城,于黄武二年(223年),在长江上游78公里的东南江夏山(今蛇山)北麓夯土筑城,南依蛇山,北对沙湖,西临长江,东至今民主路横街头。因城正对汉阳夏水(今汉水)入江之口,故名夏口城,此乃今武昌建城之始。

明武昌城

二、郢州城(454年——589年)135年

刘宋取代东晋以后,宋孝武帝于建元元年(454年)设置郢州,共辖6郡34县,并以夏口城作为“郢州”州治所在地,因此,夏口城又有郢州城之称,俗称郢城。

刘宋在提高夏口行政地位的同时,还在夏口城的基础上,进行城垣的修葺和扩建。当时的城垣都是由夯土垒起来的,尚无砖城。至今黄鹤楼至高观山脊上有一段硬土埂,就是郢州城的城垣残迹。郢城究竟有多大呢?东至小东门,西邻黄鹤楼,南依蛇山脊,北抵中华路。

武昌城墙砖

三、鄂州城 (589年——1370年)781年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为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曾迁汝南县治于郢城),至此今武昌有了江夏这一地名。由于鄂州州治和江夏县治皆以鄂州为治所,故原郢州城又被称为鄂州城或江夏城。

唐朝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改造鄂州城垣,是武昌城建史上继东吴建夏口城和刘宋扩建郢州城垣之后的又一件大事。鄂州城在原郢州城的基础上向北、南、东扩展而筑,略似正方形,蛇山居中横亘,西达蛇山西端的黄鹤矶、东至今小东门、南抵紫阳湖、北临沙湖,城廓15里。另外,将土城改建为砖城,既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大大增加了防卫能力。

孤帆远影碧空尽

四、武昌城 (1371——1927年) 556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开创明朝,1370年立第六子朱桢为楚王,驻藩武昌。1371至1381年,监修武昌城的是明朝开国功臣、江夏侯周德兴。他不仅要按“王城”的规模和行制进行建设,而且涉及到全城平面设计的重新安排,具体为:营建楚王府、扩建武昌城、布局衙署建筑、安排街道交通。

武昌城扩建布局,与楚王府密不可分,南城墙就是将鄂州旧南城墙,从现在的张之洞路一线,推移到鲇鱼套口向东一线,同时也相应扩展了北城墙和东城墙,这样就使得楚王府和整个武昌城垣之间的距离大为延长,使楚王府以外的气势更加恢弘。武昌城池的具体范围是:东自双峰山长春观、西至黄鹤矶头、南起鲇鱼套口、北止塘角下新河岸。城周10余千米,东西2.5千米,南北3千米,辟城门9座。

武昌城 求实制图

武昌城垣于1927年-1928年拆除,今仅存起义门,系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而重建的。

昌庆旭老师考察武昌城墙遗址

上面这些内容是昌老师讲座的主线,在一个多小时的授课中,昌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节奏,同时穿插了一些接地气的小故事和互动,让讲座生动有趣起来。比如讲到牛僧孺,说他是一个大收藏家,不喜欢别的,就只喜欢收藏奇石,和在座的收藏家一样,迎来观众会意的笑声。

再比如讲到李白赠汪伦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打一成语,两个观众举手回答没有答对,昌老师揭晓答案:无与伦比。顿时,观众豁然开朗笑起来。想起2008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北京奥运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今天让我再次深深记住了这个成语。

昌老师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历史上许多文人在武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留诗的都是落魄文人,借黄鹤楼、南楼抒情,借他人杯酒,浇心中块垒。的确如此,又收获了观众的共鸣。

不禁让我想起几天前高考完的一个网络段子: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恐怕多是第二份。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呵呵。

谈起人文武汉团队,昌老师首先谈到了武汉的一张老照片,历时十年,田联申老师与众多网友一道终于考证出是南楼(参见人文武汉公众号《武昌首座跨街人行天桥与武昌南楼》),体现出团队一定要还原历史、探明真相的信心和耐心。

其次,谈到得胜桥拆迁关于对武胜门遗址的整体保护,终于在人文武汉团队的不断呼吁、不断呐喊下,得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体现出团队一定要保护文物、保护遗产的决心和恒心。

讲座主持人依旧是气质美女薛星老师,一句“黄武二年始,东吴建武昌。历史越千年,古城历苍桑。人文底蕴厚,历史渊源长。”的开场白,实在经典。

讲座完毕互动环节,观众参与积极性颇高,抢着举手提问,有人文爱好者,有青年大学生、还有历史老师……受众者越来越多,只能说公开课越来越受欢迎。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武昌与屈原很有渊源,武昌最初的地名叫鄂渚,鄂渚之名见于屈原《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句。

今天昌庆旭老师讲座的副标题——“阑干只有当年柳 留与行人记武昌”,来自元朝诗人陈孚的七言律诗《鄂渚晚眺》尾联,大意为武昌大部历史陈迹,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得无影无踪,只有随风飘摆的柳树,犹呈昔日之姿,能够逼使行人忆起往事。听完讲座我想说,炎炎夏日没有随风飘摆的柳树,但有昌老师精心准备的满满干货,足以带我们观众回到武昌往事,触摸历史、感受沧桑、追怀往昔、昭示未来。

讲座之后,刘谦定老师写下真情观感,代表我们所有观众的心声,太恰当不过:

阑干只有当年柳,

留与行人记武昌;

感恩陶侃吁广种,

福泽后代岂夸张。

心怀乡梓千千结,

敬畏历史寸寸光;

谱牒砖瓦勤研讨,

摄影撰文傲花香。

我们下周日不见不散!

文:王建利 图:胡晋鄂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人文武汉公开课开讲啦

编辑:水手

(0)

相关推荐

  • 张献忠漫长的起义生涯中只有武昌(鄂州)这一次赈济灾民的记录

    张献忠武昌得手,实力大增,便也学着李自成,在武昌建立起政权来. 可能是张献忠读过一点书,或者是他比较听得进去别人意见,采纳一些谋士的良言美计,在大家伙鼓动和吹捧下,张献忠在刚攻下武昌时还颇有一番大展拳 ...

  • 鄂州历史上曾今恢弘气魄的吴王城到底有多大?

    吴王城遗址呈长方形,现存南城墙夯土城墙一段,城墙外是护城河,现存一段名为濠塘.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孙权故都城,汉将灌婴所筑.<太平寰宇记>记载:城有五门,多以所向为名.西北角 ...

  • 湖北简称来自大冶鄂王城

    湖北简称来自大冶鄂王城 湖北简称鄂的真正来源是鄂州,这是举世公认不争的事实,谁知近来出现了杂音,如一份省级报纸2010年5月10日文化版刊载<鄂王城重续鄂文化血脉>一文中称:"大 ...

  • 城郭记忆----武昌城墙砖拾品录(明朝系列)

    武昌城的由来 武昌城古称夏口城,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伴随着各朝各代变化,其间城郭兴衰多变,城名历经夏口城.郢州城.鄂州城,最终为现今的武昌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 ...

  • 历史上,武汉市为何要于长江南北分别建城,都建在一侧不可以吗?

    在我国古代,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交通的速度和效率始终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遇到的最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统治者在设置行政区域时,区域的政治中心比如府城.县城一般会在行政区域的中心或者靠近中心的 ...

  • 湖北简称“鄂”探源

    湖北简称"鄂"探源 关于鄂的史记.<武昌县志.沿革>:"夏为鄂都, 唐本尧后,封在夏墟而都于鄂.鄂,今大夏是也.<春秋>云:尧裔刘累,夏孔甲时所封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鄂州吴王城遗址

          鄂州吴王城遗址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古楼街与凤凰街范围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黄冈浠水万年台西北54.6公里. 吴王城保存的最好的一段城垣,东起江家东巷,西至壕塘西路,长约五.六 ...

  • 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想岳飞当年,望鄂州潇潇秋雨,感国伤怀,顿得此千古名词.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 古今上下武昌城

    古今上下武昌城 历史上的鄂州.唐武德四年(621年) ,平萧铣,改为鄂州( (旧唐书.地理志>).鄂州的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历史上的沙羡县.其实呢,哪州名字的出现还可以向前追溯,隋朝开皇九年( ...

  • 为什么明末两大起义农民军都对武昌(鄂州)垂涎三尺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大明江山已经摇摇欲坠,满洲八旗屡次轻而易举地越过长城攻到北京城下:李自成率领着他的百万大军,转战北方数省,已呈不可遏制之状:另一位变民首领张献忠也没有闲着,辗转于四川.湖 ...

  • 寻找遗失的吴王城

    寻找遗失的吴王城 一座江南古城,有万里长江在其城墙脚下缓缓流淌,有百余湖泊在其锦绣腹地养尊处优,亦有百里河港将其侧畔而过的大江与境内波光鳞鳞的梁子湖一线贯通,此外,在这座古城中心地带,还拥有巍峨的西山 ...

  • 湖北省的简称‘鄂’的由来

    湖北省的简称'鄂'的由来 湖北省简称鄂.缘于省会城市一一武汉市之武昌.自隋代起在以后的许多朝代里,曾多大称作鄂州.鄂州的称谓又与鄂王城.有直投接而悠久的历史渊源,公元前278年.秦大将白起攻楚.攻克了 ...

  • 晋代名将周访陈兵鄂州

    公元315年八月,第五猗与杜曾.挚瞻.胡混等人在发动荆州叛乱,因为当时西晋刚刚建国,荆州可谓是东晋王朝的重镇,且顺江而上还会威胁到当时东晋朝廷经济重镇(武昌).于是,晋元帝便命令当时的驻扎武昌(鄂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