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双手能说话?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婴儿手语好处多

被忽略的婴儿手语

做父母的常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宝宝只能用“咿咿呀呀”表达时,自己猜来猜去,不知道宝宝究竟想表达什么,这种“延迟”的沟通,要持续好几个月之久,

别以为宝宝很小就什么也不懂。在还不会开口讲话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自觉领悟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仅仅几个月后,他们就懂得将听到的话语和看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同时为了表达需求,本能发展出了一些手势语言。

然而很多妈妈都忽视了这种优质本能,没有发展利用这些可以帮助“对话”的手势动作。

语言学家提出,在幼儿的语前期,一定要引导宝宝学会表达和沟通,宝宝的手语并不简单,它不仅可帮助不会说话的婴儿与父母“交谈”,还可促进父母与婴儿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前让宝宝开口说话。

婴儿手势真的能促进语言发育吗?

婴儿手势可以分为传统性手势、标志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指示性手势还可以进一步分为 4 种交际意图:命令、疑问、分享和告知。

通过多模态视角下观察,宝宝的手势偏好、手势姿势、以及使用频率等,都可能最先形成对语言符号的理解,很多最先领会的指示性的词汇,与常用的手势相符,且联系密切。

这说明婴儿的手势和语言发展有着很明显的联系,甚至最常用的手势直接可以产生语言动机。

婴儿手语好处多?

在西方,婴儿手语很早就已经成为主流育儿方式,在过去的20年里,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父母认识到,在嘴巴还没来得及跟上思维之前,就可以教会他们用手“说话”。在8个月之前,一定要教会宝宝们,学会使用灵巧的手指说话,这样的好处有很多。

1、弥补语言空窗期。

婴儿手语实现了改善交流的通路。婴儿尽管不会说话,但也有表达需求,也有沟通动机,但是他们非常缺乏沟通技巧,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哭声来诉求,父母如果在哭声中表现迟钝,那么婴儿会有很强烈的不满和挫折感。这就需要一种比语言还要提前的沟通渠道,来达成默契,缩小交流差距。而丰富的手势恰恰能够弥补这种不足。

2、增加亲子机会

与婴儿用手势方式,达成承诺或默契,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亲子活动,因为不需要语言,也可以提供大量积极互动的机会,任何增加亲密关系的行为,对婴儿都是有益的。

当婴儿感到烦躁、无聊或者心情不是那么美丽,而父母又无法用语言安抚时,用手指游戏就可以逗他们开心。

3、感知语言符号

教幼儿“理解”手语符号很有用,与口语传达语言符号不同。手势简洁易于理解,看见即所得,指向即所表,宝宝用一根手指,就能指向他们最感兴趣、最想看到、最想要的事情。

只要耐心地引导,宝宝们在说话之前,手势表达的内容是很丰富的,甚至超出了你的想象。

如何才能和宝宝达成手势语言默契

父母与婴儿的手势语言可以自创,也可以学习成熟经验,关于婴儿手势语言的书籍和视频比比皆是。但是需要父母注意这些问题

1、耐心点

不是每个婴儿都有手势语言的天赋,需要父母耐心的观察,以及耐心的引导,在3-4个月大时,可能还无法学会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言,但是不必灰心,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即学即会,需要幼儿大脑的理解能力支撑,有些简单手势可能要等到6个月时才学会,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很笨,可能是父母做的不够好,或不够多。

2、大声点

手势语言不意味着取代有声语言,一定不要减少和宝宝说话的时间。宝宝的听觉发展很快,6个月时就具有很高的辨别能力,声音配合手势会让他们学得更快。

3、养成习惯。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学习手势语言重复是关键。为了更好地获得成功,让手势语言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而不是一次性的引导。

4、达成默契。

日常生活中,很多场景都是适合用手势语言来沟通,一旦形成仪式感,可以让沟通更加默契,比如睡前,手指告别,睡醒后,手指打招呼,高兴的时候,用拳头互碰。承诺的时候,用手指拉勾等等。总之,在宝宝熟悉的场景中,父母要多用手势符号来描述组成宝宝世界的日常活动和常见物体。

5、愉快沟通。

宝宝的手势错了怎么办?理解混淆怎么办?不要纠结,更不要担心,手势只是暂时过渡性的沟通方式,没必要当成必须正确掌握的技能,享受沟通过程,享受交流乐趣最重要,没必要为了这些批评指正孩子。如果过于较真儿,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三点要注意

1、当父母在使用手语时,一定要多配合口语表达,以及丰富的眼神和表情。

2、要多延迟满足,当婴儿使用手语回应,或有发音的需求后,再给宝宝想要的东西,并且要注意相同手语使用的频率,帮助宝宝巩固理解和记忆。

3、当宝宝第一次开口说话时,他们会逐渐减少手势语言的使用,不必担心手势语言会延迟口语的发展。

最后,如果您的宝宝在学习手语时表现得迟钝,或者对理解和感知异常时,一定要及早去检查,以防止将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或者其他语言障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