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第二大脑,释放原有大脑的创新能力?

11 月 29 日,TGO TALKS 的舞台迎来了 8 位经过严格培训的 CEO 、CTO、Team Leader 进行演讲。TGO TALKS 由 TGO 鲲鹏会组织并发起,聘请专业演讲教练,协助参与者提升演讲功力。每位分享者按照演讲思维方法论,精心准备了 18 分钟的主题演讲,将在个人成长、团队管理方法、创业经验等方面,与听众分享当代技术人的知与识。
本文根据奈雪高级总监 & TGO 鲲鹏会(北京)学员李道兵在 TGO TALKS 上的《第二大脑》的演讲整理而成。李道兵结合自己过往的实践经验,分享了“第二大脑”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他还告诉大家如何建立第二大脑,释放原有大脑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利用第二大脑轻松切入边缘领域,进一步巩固核心领域。以下为李道兵现场分享内容,Enjoy~

作者:李道兵

整理:忠良

大家好,我是来自奈雪的李道兵,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和“第二大脑”的故事。

女儿的故事

我有一个 5 岁的女儿,在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困扰——我与她的沟通有些小问题。比如说每天上午上学的时候,她需要坐校车,时间比较紧张,但是她往往一边穿鞋,一边玩,浪费掉很多时间,有时候甚至因为贪玩还迟到。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经历?对于这类事情,我是有点生气的。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一定是不能发火的,那我该怎么办呢?

在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担心过交流问题。于是那时候我就阅读了很多育儿知识类书籍,其中有一本是《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涵盖的育儿方法非常不错,我很认真地阅读过,也为很多同事朋友推荐过。

当我与女儿交流发生小问题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这本书里边有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却完全想不起来如何解决?

无奈之下,我只好把这本书重新阅读一遍,并且还认真地做了笔记。后来有空就去回顾一下,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就这样过了几周之后。我与我女儿之间的互动就有了很多新的方法,同时我的心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的交流顺畅了不少。

这样的过程为我与女儿的沟通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这个事情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下面这句话:

“买了一本书不等于看了一本书;看了一本书不等于懂了一本书。”

针对这个事情做了严肃的复盘,我觉得我的大脑还是很不错的,在学校也好,在工作中也罢,我的大脑的学习能力很 OK 。

但是为什么在教育孩子的领域,我学习过的知识,过了一两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经过审慎的思考,我发现问题的根源是「记忆的方法」。

我有个习惯是「不喜欢去写笔记」。

我会在大脑中去构建名词和名词之间的网络,每个名词都有自己清晰的概念,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我自己是架构师,架构相关的名词、概念大概主要有几十个,就构成了这个知识网络中的一个子区域,这个子区域中会有缓存、分布式事务、消息队列等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关联与辨析。那如何检验我是否理解透了这个领域呢?主要是通过对这个知识网络的清晰程度,以及概念之间的辨析是否清晰来做检验。

这个方法在我持续高强度投入的领域,很好使、很实用。但对于那些没法持续高强度投入的领域,也就是说边缘领域,就不太好使。

但是这些边缘领域对我们来说,都是人生所必须的,比如说育儿领域,孩子一岁之前我们需要学习婴幼儿的护理;一岁之后要学习如何亲子互动;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又需要学习儿童成长心理学等等。毕竟我还没想过去当全职老爸,按照我现在职业规划,我确实没法成为这些方面的专家,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父亲,那么就有义务对这些信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我就需要新的记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记忆方法能够让我以一个低强度的投入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效果。

全新记忆方法——第二大脑

所以从两年前开始,我就开始寻找一些更加适合我的记忆方法,为此,我阅读了不少论文与论著,收获非常丰富,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的论文观点:

“大脑擅长产生创意,却不擅长记忆创意。”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大脑所能提供的记忆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撑全部所需信息,来构造核心的和边缘知识网络,如果强行去记住边缘的概念,反而会妨碍大脑的创造力,使得大脑无法专注于更有价值的活动,比如产生新的洞见、激发新的创意等。

当我们电脑的磁盘不足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用一个移动硬盘来补充它的容量,那当大脑记忆功能不足,我们是否可以将知识网络挪出大脑来呢?这就是第二大脑的意义。

第二大脑如何去搭建呢,又应该满足什么特征呢?

首先,不能用传统的纸和笔,因为这样做对我们来说检索成本太高了。

其次,第二大脑的模型需要与第一大脑的模型相似,对于我来讲应该是一个网状的模型,方便我从一个概念跳到另外一个概念,或者顺着一条线索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所以他不应该是线性的模型,不应该是一篇篇的日记,也不应该是一份份的读书笔记;而应该是围绕一个个概念,去记录关于这个概念的观点。

说到这里我想吐槽一下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是现在最流行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但是它的主体结构却是一篇篇的文章,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是从其他地方摘录过来的,也有一些是你自己写的。当我要去了解一个概念的时候,入口相对难找,也很难从一个概念关联到到另外一个概念。

我现在用的工具叫 Roam Research,其整体结构更像是一个私人的维基百科,可以轻松地创建概念,以及建立起概念的关联。

最后,第二大脑应该专注于去记录观点。即记录原始材料深化之后所体现出的信息,而不是原始材料本身,当我们在重新回顾观点的时候,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把材料再去重新消化一遍。即使有记录原始材料,那也应该只是一个链接,而不是说去记录原文。

按照这个方法我把《父母效能训练》笔记重新做了梳理,把它拆成一个个概念,每个概念再加上从其他书籍、其他文章获得的一些感悟。从结果来看,我记录的主体被颠倒了,之前是一本本书的读书笔记,引出一个个概念,现在是一个个的概念,用一本本书的内容来做佐证。有了这基础之后,当我去学习新的育儿书籍的时候,感觉轻松了许多。可以从一个个概念的维度来透视这本书,快速从书里边找到新的论点论据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大脑优势

年轻时候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在核心领域,所以不觉得尝试新领域是个棘手的事情,不过当人到中年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与关心的事情。诸如孩子的养育,家庭的保险和理财,还有自己的健康管理等等。

在有了第二大脑之后我对这类事情的焦虑就少了很多,因为我知道关于这些事情的信息,我把它完整地存在我第二大脑的一个特定的位置。有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可以快速回顾,通过线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然后用这些信息去解决我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完问题了之后,我还可以快速地去更新一下这些领域的知识,使得这个领域更加地完善。

最近有一个例子,我女儿面临上小学的问题,那么她自己的优势、作为父母期望培养的方向、不同学校提供的平台、学校的准入条件,甚至包括朝阳区、顺义区的教育局政策等等信息,都是需要去整理并且收集的。通过第二大脑,就可以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来整理这些信息,做出合适的决策。

开拓新领域

除了刚才提到的边缘领域,第二大脑对于开拓新领域也有很大帮助。利用第二大脑我可以轻松地进入一个甚至多个新领域,合理规划闲余时间,一点点在第二大脑中推进,不会让这个新领域停留在第一大脑中产生焦虑。在这些新领域获得的成就,慢慢地就会形成比较优势,甚至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之前我了解到供应链领域非常地庞大,中国一年的产值有 18 万亿,约占中国的 GDP 的 18%,而且这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玩法,诸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以及连锁经营等等。今年就有一个供应链方面工作的机会,我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也真正地派上了用场,存储于第二大脑的这些研究使得我成功地从云计算领域转型到了供应链领域。

巩固核心领域

不仅仅是边缘领域,其实对于核心领域,第二大脑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个好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好的一个洞见,一个好的洞见,一定是来自足够充分的信息收集、然后经过内容梳理,最后才能提炼出来的。

单独依靠第一大脑,因为其有限的记忆力会导致整理与梳理得不充分,第二大脑为信息收集和内容组织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相对可以更轻松地提炼出更好的洞见。

前面讲了很多关于工具的事情,但我想说一下,对于第二大脑来说,

内容第一,工具第二。

毕竟内容才是你的第二大脑,而工具只是用来支撑你的第二大脑。关于这事,我对自己的告诫主要是两点:

一是工具会有很多,各自有自己的特性,每年也会不断地出现新的工具,千万别因为不停地追寻新工具,追寻新特性,而忘了构建内容本身;

二是如果可以不切换工具就不要切换,但其实工具的切换在所难免,毕竟世界变化太快,我们都不知道某个 SaaS 服务能够再活几年。但在工具切换时,一定要做好数据的迁移,避免换个工具,内容就损失过半,这些可都是宝贵资产啊。

最后希望大家能收获这句话:第一大脑擅长创意,第二大脑擅长记忆。 谢谢大家!

现场精彩花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