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时间疑问:修元史、宋史用了2年左右,为何明史要修60年?

  明修《元史》实际花费一年半时间,元修《宋史》花了两年半时间,而清修《明史》却花了六十年,差别确实挺大的。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因素还是由当朝统治阶层对前朝的态度决定的。

  修史是个浩大的工程

  我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乃后世官修正史的模版,是太史公司马迁花了十四年时间才完成的。然而《史记》才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文字,放到当下的网文小说里面字数算是非常少的了。但是里面包括本纪、列传、年表以及书(包含天文、历法、礼制、典乐、水利、财政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首先得有这么多保存完好的资料,然后又要花时间多方考证辨别真伪谬误,工作量不是一般地大。

  由此可见,在古代个人修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朝廷牵头,史官们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这也是为什么陈寿的《三国志》要精简的原因,舍弃了经济、地理、礼制等方面大量琐碎的内容。

  即便如此,官修史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人主持修的《新唐书》是在《旧唐书》的基础上修的,但也前后花了17年之久。而且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口、经济总量也会不断提高,里面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也会一个朝代比一个朝代多,尤其是明朝、宋朝、唐朝这样时间较久的朝代。

  《旧唐书》实际也修了六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历史评价较《新唐书》更冗繁,这说明修的时间长短确实也直接影响了史书的质量。《宋史》、《元史》、《明史》所用的时间出现这么大的差异,肯定也会影响,所以当朝统治阶层对前朝的态度很关键,直接决定了前朝正史的质量与时间。

  元对宋态度

  如上图所示,南宋将绝大部分军事力量都压在了川陕荆襄江海要塞防御体系上。这条防线被蒙古大军突破,剩下的地盘不战而溃,很多地方都是望风而降。

  而元军方面统治者早已经从成吉思汗转换为崇拜汉文化的忽必烈,再加上此前丘处机的“龙马相会”劝谏成吉思汗减少杀戮,耶律楚材从中斡旋保存汉人,所以元军灭宋策略不再是西征欧亚那样不断屠城,变得较为温和许多。

  以上两方面因素导致除了长江流域以外的地方,受到战火波及较少,很多南宋的历史资料得以完好保存下来。另外一方面,金人实际比蒙古人还更崇拜汉文化,对待修史更加重视,所以也保存了大量北宋时期的历史资料。所以实际元朝是得到了两宋第一手完整的资料,是有资本修成史无前例的史学巨著。

  然而并没有!

  元修《宋史》花了两年半时间,质量实在堪忧。《宋史》里面内容确实丰富,堪称内容最庞大的史书,但是修订的时候却极其不认真,比《旧唐书》更加冗繁。很多地方说有传但其实无传,有的人多个传,很多人该有传的没传,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缺漏,内容编排也十分混乱。

  原来元朝的统治者虽然口口声声自称继承华夏正统,但是自我身份认同本质上还是蒙古帝国,并且从骨子里歧视汉人,将南宋的汉人列为第四等人。这样的态度,怎么可能会认真对待修宋朝正史的事情呢?

  而且《宋史》是公元1343年年开始修的,正值元末,时间也不够,只能仓促了事。另外一方面主持修史的丞相脱脱和阿鲁图也不是汉人,对汉人文化、历史的认知存在很大欠缺,这也反映出元朝统治阶层对官修《宋史》的态度实在是不重视。

  明对元态度

  明朝修《元史》其实是在明初洪武年间修成的,而明灭元都也只花了一年多时间,破坏其实不大,所以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其实是很丰富的。如果明初的史官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编排,肯定也修出高质量的官史。

  然而也没有!

  《元史》跟《宋史》一样也存在编排混乱的问题,而且还出现了随抄随用墓志、家传等未经考据的资料,导致书中出现更多谬误。光光蒙古贵族与大臣的名字,就不少错误,经常出现一人多名、不同名的现象,十分不严谨。

  明太祖朱元璋也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继承元朝正统的,但对待《元史》的态度却如此之差,可见他是有多恨元朝统治阶层。正因为是元对宋的歧视,将汉人压迫近百年,所以怨恨才如此之深。明初的统治者屡屡北征蒙古,也是仇视的体现之一。这样的环境之下,不要说朱元璋了,连史官可能都不怎么想认真修史。

  当然了这里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因为距离元朝灭亡的时间短,也有很多资料没来得及收集;加上朱元璋给的任务时间紧迫,史官们也没办法修出高质量的史书出来,所以也不能全怪史官,主要还是朱元璋的问题,仇恨元人才是最主要的。

  清对明态度

  元对宋是属于强者征服弱者的类型,明对元是正统血脉推翻仇人的类型,所以自然不可能认真对待前朝的修史。不过清之于明,可是臣属推翻主子的类型,不认真对待可就很难维持统治了。

  清朝前身后金的统治者,原本就是明朝的臣子,在取代明朝之后,统治阶层就必须考虑如何安抚汉人的问题,比如让他们承认自己的正统性。为了做足样子,康熙甚至还夸张到在朱元璋陵墓前下跪了。其意为尊其为祖宗,来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合法继承明朝的统治的。

  而修史自然也是被他们利用的一个手段之一,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来。不仅修史时间长,保障了很高的质量,而且里面也有很多刻意美化明朝统治者的内容。比如说对一月天子朱常洛与嘉靖帝的评价就很高,与实际情况十分不符。

  对明朝历史肯定多于否定,赞美多于贬低,这对安抚与拉拢汉人很有效。

  而且修史的时候,史官团队不仅有张廷玉这类站在统治阶层的汉人史官,也有黄宗羲的学生万斯同、儿子黄百家,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这类代表明朝遗老遗少意志的学者,可以说是偏向明朝的汉人是史官团队中的绝对中坚力量,是保障《明史》质量与客观性的最大保障。

  另外清初不稳定,这些学者招募进史官团队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有三藩之乱,确实也极大地影响了《明史》的成书时间。此外康熙、乾隆还不断干预修史细节,也说明两拨史官在修史过程中的明争暗斗是非常激烈的,也会拖进度。

  好在最终的成品《明史》还是比较好地问世了,成为仅次于《史记》的历代评价最高的官修史书。

  也正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明史》比《宋史》、《元史》修史时间长,质量也要高出好几倍,而这背后又是当朝统治阶层对待前朝的态度决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