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广告牌”——幌子
广而告之的传播方式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从目之所及到口口相传,在没有现代传播方式的年代,最早的门店传播方法就是在门口或门两边挂上店幌(俗称幌子),形式各种各样,质地有铜、铁、木、布、纸。
商家为招揽顾客,家家都有各自的店幌,它会告诉顾客这是什么店铺,经营什么,经营范围和现在是否营业等。它是无声的广告,也是招牌,简便易懂,时间长了,就成了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商业标志。它很方便群众,是商业各行各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广告形式,有的至今仍在沿用。赤峰曾经的店幌有以下几类:
一、饮食业的店(铺)幌
四个箩圈幌:是大饭店、大饭庄、大酒楼,说明这里有高级厨师,单间雅座、设备齐全,可以包办酒席。
二、两个箩圈幌
表示一般的饭店,既有高档品种,又有大众饭菜,平时以中低档为主,是家常便饭随意便酌的好地方。
三、一个箩圈幌
属于小吃铺,多数经营单一品种,铺面较小,它的特点是经济实惠,花钱少、吃得饱。
饮食业的店幌,在颜色上也有区别,如汉族饭店,箩圈缀以鲜艳的花朵,箩圈穗以红色为主。回族饭店箩圈缀上多为典雅的白色花朵,箩圈穗以蓝色为主,区别严格、鲜明有异,至今仍在沿用。
四、围半圈红布的箩圈幌是旅店,这类旅店既可以住宿,又可以吃饭,这样的旅馆,规模较小,设备较简陋,大多设在农村集镇。
五、煎饼幌:它是代表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店铺。
六、酒幌:是指小酒店,这种幌,过去比较流行,解放以后,逐渐没有了,这样的酒幌,除了卖烧酒外,还兼经营一些简陋的酒菜。
1、身背工具布包,走街串巷,用唤头招揽顾客,就地理发。
2、挑担赶集、赶庙会,挑担的一头有盆生火烧热水,另一头是工具和座凳,选一个临时地址,就地理发。
3、有固定的门市,设备较全,能理男理女、烫发吹风等,门外立一高杆,漆上红白两色成螺旋状,营业时间挂幌子用。
八、浴池幌,大门外立一高杆,顶部挂上红色方灯表示浴池开始营业,不挂红灯,表示不营业。
九、药铺幌,俗称药铺、药店,经营九散膏丸,多数药铺既卖药也诊病。药铺幌,是用木板做成五块膏药形,上边有荷叶形的木板,下边有两条木制鲫鱼,中间用金属连接而成。
十、钟表幌。钟表店,主要是从事钟表修理,有的铺也兼营钟表,这种幌是用木板刻制或用薄铁板制成的。
十一、手摇货郎鼓,是货郎挑,在偏僻的山村,卖货用的工具。山村的妇女、儿童听到这种声音便围拢上来,货郎挑经营的是日用小百货、针头线脑、儿童玩具、各色颜料等,这种经营方式在解放后还沿用了一段时间。
货郎鼓:上面是一个小铜锣,下面是一个皮鼓,长约六十公分,顶端饰弹簧缨球。
还有一些店(铺)幌,如糕点铺的糕点幌、鞋店的鞋幌、烟具店的烟袋幌、帽店的帽幌、豆芽铺的豆芽幌、毡疙瘩铺的毡疙瘩幌等等,这些店幌的共同特点是以经营的商品为样,把规模放大,上边拴线,下边挂上红布,以标明本铺口经营的主要品种,这些铺幌,在解放前均都沿用过,解放后,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陆续取消。看看以下的几个店(铺)幌,你可以认出几个?
马车用具的幌子
风箱店铺幌子
传统灯笼幌子
棉花店幌子
面食馆幌子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