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467课:细说“證”字,它与“証”字的区别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證”。“證”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证”,“证”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入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因此要加强记忆,特别是要注意“證”与“証”的区别,不能犯低级错误。详情如下:
證(证)。读zhè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证,告也。从言,登声。”形声字。本义是告发。
(告发)
我们在413课时说过:
“証”并没有简化为“证”,“証”不是“证”的繁体字,而“証”与“證”是有字义区别的。
《说文解字》“言”部,既有“証”,也有“證”。两个字的意义差别很明显。“証,谏也”,“'證’,告也。”但在简化字里,“證”被简化为“证”,証,没有随着言字旁的简化而简化,它还写作“証”。
那么,在实际应用简化字繁体化时,如果用到“證”的意义,一定要写成“證”,写成“証”是不规范的。比如“證明”、“借書證”,不能写成“証明”、“借書証”。
(413课證与証的区别)
因此,在用到“证”的篆书时,一定不能篆作“証”,它的正篆是“證”。
《论语·子路》:“其父攘羊,其子证之。”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将他的父亲告发了。潘岳《关中诗》:“当乃明实,否则证空。”李善注:“其言当者,明示以事实;其理否者,显告之状空。”
在本义之外,“證”还有很多用法:
(1)验证。《广雅·释诂四》:“證,验也。”《庄子·秋水》:“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验证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望延长寿命,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
(验证)
(2)凭证,证据。《晋书·范汪传附范甯》:“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甯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大量沿用。鲁迅《坟·人之历史》:“近三十年来,古生物学之发现,亦多有力之证。”
(发票凭据)
(3)善美,行为不歪邪。《太玄·从》:“人不攻之,自然证也。”范望注:“证,则也。”司马光《集注》:“君子率性自从于善,不待攻治也。”
(4)谏诤。《吕氏春秋·诬徒》:“愎过自用,不可证移。”高诱注:“证,谏。”自以为是,不能接受意见(谏诤)而有所改变。
(谏诤)
(5)佛家用语。指修行得道。《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6)病症。后作“症”。《列子·周穆王》:“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他的父亲便前往鲁国,经过陈国的时候,遇到老子,他就把儿子的病情告诉了老子。
“证”的小篆写法如图:
(证的小篆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