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仗打得好,指挥长津湖战役的宋时轮将军,书法水平也很高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洗中华民族从清末开始的百年耻辱,让西方列强从此改变了对中国人的看法。志愿军战士用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战胜了西方国家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在人类战争史上也是个奇迹。这个巨大的奇迹是由一个个战场上的小奇迹组成的,长津湖战役无疑就是这众多奇迹中的一个。让你想不到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9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不仅能打仗,还是一位书法高手。
开国上将宋时轮,1907年9月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一户贫苦的农家,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年入党。从组织游击队开始,将军先后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可谓身经百战。将军最后一战,也是为他赢得国际声誉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此战创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还被美军作为经典战例,写进了西点军校的教科书中。
在这场战争中,将军指挥的9兵团,由于匆忙入朝,穿着南方单薄的冬衣,在后勤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靠着钢铁一般的意志与真正的钢铁展开了较量。在四十厘米的积雪中,大批战士被冻成了冰雕,最终歼敌1.39万人,给予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以沉重打击。用伟人的话说就是“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这样一支钢铁部队的首长,一定是一位外形粗犷的牛人。实际上,宋时轮将军是一位儒将。尽管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由于那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氛围还是非常浓厚的,但凡是读过书的人都练过毛笔字,从将军的笔迹来看,他在书法上有比较高的造诣,应该是幼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时轮将军手迹
能看出来,宋时轮将军的字学自二王一系的帖派书法。学习帖派书法最容易陷入软弱、媚俗一路,就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都被人批为媚俗,更不要说后世,尤其是清朝的帖派书法,一路向媚俗和软弱的方向发展。要不是帖派逐渐没落,也不会给碑派书法的兴起创造机会。正是由于帖派的弊端日显,从清代中叶开始,碑派书法才逐渐兴起,一扫帖派的俗媚和软弱。一直到民国时期,书坛一直是碑派的天下。真正能将帖派书法写到一定高度的,少之又少,就是后来的帖派大家沈尹墨先生,都显得秀美有余,骨力不足。
元代 赵孟頫 作品
由此可见,在将军那个时代,能够选择帖派书法就已经很有个性了,还能将字写得相当好就更不容易了。将军的书法,点画富于变化,结体生动自然。丝毫没有时下专业书法家的习气。最难能可贵的是将军的字,既充满了流动感,又毫无轻浮之弊,能将轻灵和沉实结合得如此之好,就是专业书法家都很难做到,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能够轻易做到,的确令人刮目相看。
沈尹默 作品
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将军的字骨力雄强,这也是学习碑派书法很难做到的。这一点就和将军的性格有关了,清代书论家刘熙载就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写什么样的字,古人所言不虚。另外有一个细节也值得一提,宋时轮将军的印章也非常专业,用的是阴刻的篆体,这与一般的书法爱好者截然不同,可见将军对于书法还真是按照专业标准去要求的。
清代 刘熙载 《书概》语
能打仗,还有比较高的书法造诣。除此之外,宋时轮将军在军事理论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不仅出版了多本军事专著,还发表了大量的军事论文。让人想不到,一位作战十分勇猛的将军,居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人。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