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只有10万兵力,三家里面最弱,为何诸葛亮却要连年不断北伐?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出师表》写得有多好,初中时的我一直没有个直观印象,因为当时我和一票小伙伴们都被“通读并背诵全文”这七个字支配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个问题却开始萦绕在我心头:就像诸葛亮说的“益州疲弊”,既然如此,满打满算只有10万兵力左右的蜀国,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屡次挥师北伐,去挑战曹魏这个大块头呢?

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深知后主刘禅烂泥扶不上墙,这才打算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先主刘备“兴复汉室”的遗志。可事实呢,刘禅虽然并不算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君主,但也绝对不像《三国演义》里面演的那样像个被刘备摔傻的傻小子。

至于为什么诸葛亮要用近乎穷兵黩武的方式带兵北伐,也有着在当时看来不得不为的原因。这个原因与刘备以及诸葛亮本人有关。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所构想的《隆中对》是刘备征战天下的重要战略指导。三顾茅庐时,看到诸葛亮提出的这个设想后,刘备没有别的反应只是大呼“老铁六六六”。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刘备其实并没有真正完成这一战略构想。

诸葛亮要求刘备要“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骤。一方面,益州(今天四川一带)有着险要的地势优势,拥有了益州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另一方面,荆州是当时除中原外最富庶和稳定的地区,同时也是进攻中原的重要跳板。

“跨有荆益”,才能保证相对孱弱的蜀汉政权进可攻退可守。有了这两块土地,蜀国才可以守好自己的基本盘安心发展,然后坐等“天下有变”。

注意!在《隆中对》中,即使是跨有荆益的蜀国,也不需要充当倒魏的急先锋,而是一个隔岸观火、随时等待入局的旁观者。但可惜的是,由于“跨有荆益”这一点没有做到,蜀国并没有底气和能力来当这样一位足以一锤定音的人。这就很让人头大了。

汉朝时荆州的范围极大,一共分为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七个部分,最早是刘表的势力范围,刘表死后。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开始争权,最后引来了曹操这只恶虎。赤壁之战结束后,战败的曹操依旧控制着荆州最大的南阳郡,而荆州七郡剩下的六郡被刘备、孙权瓜分。

但问题也出在此处,赤壁之战前,刘备以抵御曹操为由向孙权借取南郡,结果在赤壁之战后食言而肥,据不让出已经吞下的南郡,只将长沙、桂阳归还,这就是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来源。

在我国历史上,形成过多次南北割据的局面,南方统治者最重要的防区,除了江淮以外,就是这里。因此,对东吴而言,荆州是断不能拱手相让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了,对于这些统治者而言,背信什么的只是关于面子的小事,值不值得主要看能不能得到里子。素来以仁义面孔示人的刘备,之所以脸皮都不顾也要占据南郡,是因为南郡实在是太重要了,南郡是荆州南部核心的区域,无法控制南郡,刘备即使名义上掌控其余四郡,也只是有名无实。

所以,对于刘备而言,他也有不能不割舍南郡的理由。不过,原因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失信事件成了孙刘两家联盟最大的阴影和隐患。

正因为在南郡问题上的冲突,孙权才会在关羽攻打襄樊时偷袭荆州三郡。这次致命一击,让蜀汉政权失去了从荆州出兵北伐的通道,也失去了继续休养生息的理由:地盘就剩巴掌大一点了,继续休养生息就是坐视敌人日渐壮大。

有不少人觉得,人口、地盘和魏国有着数倍差距的蜀国,不应该在局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轻易出击。

但问题来了,对于蜀国来说,休养生息才是最不理智的选择,和幅员辽阔的魏国相比,只剩下益州一地的蜀国都不好意思提所谓的“沃野千里”。现在因为战乱,大家都一起苦哈哈的,如果打起来说不定还能让自己乱拳打死老师傅,可一旦等到魏国逐渐恢复,并从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中缓过神来,到时候两边的人口差距可能就不是现在的五倍了,而是更令人绝望的十倍和百倍。

也正是因为这个明摆着的道理,魏国在对待地窄人稀,没有太大发展潜力的蜀国,一直是一种不温不火的防御姿态。相反,对于疆域更广、人口更多的东吴,却是动不动就安排一次征讨。比如从曹丕称帝后开始的头五年里,这位新君乐此不疲的三征东吴,目的就是为了打乱对方的休息节奏。

虽然诸葛亮在《隆中对》强调要在“天下有变”时进军中原,但天不遂人愿,蜀国并没有真正占领他构想中的荆州,反而因为荆州与吴国爆发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口、土地均不占优势的蜀国,不仅不能安逸的偏安一地,等待魏国内乱的爆发,反而必须主动出击,做一个“不自量力”的破局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