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自然课 | 秋天第一课 • 秋虫

撅着屁股在河里捞蝌蚪,爬到树上看一看鸟窝,再拧个柳哨吹吹......对很多人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但你真的懂它们背后的道理吗?
当家长们带着孩子去到自然中时,看到鸟窝可能顶多说一句“哦你看那是小鸟的窝”;看到蝌蚪顶多就是伸出手摸一摸,而看到柳树有可能就更简单了,连想都不会想,只是从它身边走过。
而在一个热爱自然的人眼里,无论是悄悄伸出雌蕊的梅花,抓在芦苇上的蜉蝣,晾晒翅膀的豆娘,水里游的蝌蚪,在地下睡得正香的金龟子,战火不断的绿头鸭,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市面上有不少自然科普课,一上来就是告诉孩子这种花属于什么科,它的结构、分类等等这些十分抽象的理论知识,看上去学习力十足,其实并不适合孩子。
闻一朵花的香味,尝一口花蜜,去池塘抓一只蝌蚪,用手指戳一戳鸟窝....这些才是孩子们喜欢和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他们建立认知的重要方式。
研究了2年后,我们决定把课堂开到公园里,从身边最常见的生物开始,踏上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户外探索之旅,《城市公园自然课》应运而生~~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成熟的自然课,受到越来越多孩子和家庭的欢迎。我们意识到,所谓知识,并不是带孩子去认识尽可能多的动植物,去比谁记住的名字多,而是给他时间,让他真正懂得它是怎么回事。

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学会运用探究的态度和方法,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这是知识最好的来路和归途。

所以,从今年国庆开始,我们特别给这个系列的课程找了一个家——温榆河公园,让孩子们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去玩,去探究。

秋天第一课 秋虫

秋,自古以来就是秋虫的化身。

不信你看看古人怎么写“秋”?

本来是“禾”谷成熟,生“火”做饭的“秋”,主角却被秋虫们霸占了去,这些小家伙们到底有什么样的神奇之处呢?

蝗虫大哥,请留步!
说到蝗虫,你可能还比较陌生,好吧,其实就是蚂蚱~~
要学习昆虫身体结构特征,蚂蚱是最适合的入门研究对象,不过首先,我们要去草丛里和蚂蚱来一场智力与体力的对抗:
先确认位置,仔细瞄准,再抄起网兜慢慢靠近,迅速扣向地面,抓到!.....还是又给它溜走了?

仔细看,它们是怎么迅速咬断植物茎叶?

蚂蚱妈妈把宝宝藏在哪里了?

为什么蝗虫常常让农民头疼?

世界各地经常爆发的“蝗灾”是怎么回事?

爱打架的“歌手”?
在秋天,你常常能听到路旁草地里传来一阵阵可爱的叫声,这十有八九是蟋蟀在叫,也就是蛐蛐儿。

循着叫声,拨开草丛,很容易就能见到蛐蛐的身影,它们挥舞着头顶长长的触角,清脆的鸣叫声依旧不停。

蛐蛐是怎么发声的?

它屁股上两个“小尾巴”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蟋蟀又叫“秋虫”呢?

比比看,谁逮的蛐蛐儿跳得最高!

蛐蛐们不仅是歌手,还是爱打架的歌手,带上你捕捉来的得力干将,来我们的“搏击俱乐部”一决高下吧!
你好,夏洛特!

蚂蚱、蛐蛐、知了......这些都是很多人儿时的玩伴,但蜘蛛却很少出现在好友名单上,而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蜘蛛都有毒吗?

它们怎么吐丝?怎么织网?

蜘蛛网到底有多结实?
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常见的蜘蛛?
捉一些蚂蚁、蛞蝓、蜗牛,甚至是更大的肉虫子,看看哪个会被蜘蛛大哥放进菜单?
测试一下,蜘蛛网真的像电影里一样能够拉停汽车吗?

虽然蜘蛛好像无处不在,但我们要做的,是像法布尔那样,用一个个简单又好玩的小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它们!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把它带走的是蟋蟀的王。

——洛尔迦《哑孩子》

逮蚂蚱、抓蛐蛐、找蜘蛛.....从古至今,孩子们都是伴随着这样的游戏长大,这些拥有生命力的游戏才是孩子们最容易参与进去的。

当孩子们真正玩儿起来,也就真正开始认知这个世界。对生命和自然开始好奇,探索能力会随之而来,情感和人格丰富大门也就开始敞开了。
不像别的小动物能熬过冰天雪地,随着秋意渐浓,留给北半球的阳光也一天天减少,再来几场秋雨,秋虫们就要跟着陆续退场了。
或许哪天醒来,突然发现那些悦耳的虫鸣消失了,这才真是错过再等一年啊~~ 抓住秋虫的“尾巴”,跟我们出发吧!
-Q&A-
Q:活动地点及装备安全吗?
A:童行者选择的都是安全保障的成熟路线,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儿童户外自然老师带领,并且领队老师均接受过内部正规培训后上岗。
Q:报名后怎么联系我们?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A:报名缴费成功后,我们会在活动开始前2-3天,邀请您进入活动微信群,并且提供行前通知,其中包括您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注意事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