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性格缺陷、婚姻问题,其实在童年早已决定了
文/老K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幸福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被一生疗愈”。
很多人性格畏手畏脚,做事优柔寡断;在关系中总是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现敌对情况。
其实这些问题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和我们早年的成长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认为,大部分性格的问题都源自早年的创伤。
比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用了一个词语描述叫“阴影”,即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儿时痛苦就像轮回
很多人认为长大之后,我们就有了自主意识,可以自己做决定,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早年经历很多巨大创伤之后,我们的内心就会笼罩在“阴影”之中,继而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
比如一个从小真实情感被父母总是忽视甚至打压的孩子,长大之后虽然ta可以远离自己的家庭,但由于早年的影响已经内化成为ta人格的一部分,所以成人之后便会努力去讨好他人。
当隐藏自己的情绪、感受时,便与真正的自我失去了交流,因为真实的感觉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生活在恐惧中——这个人担心,当摘下那个面具之后,我们将再也得不到关心和爱。
所以最后还是和早年的状态没有区别,哪怕这个人已经长大成人。
这样类似的问题还有非常多,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结合平时积累的案例,将原生家庭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写进了自己的书《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让人能够更加清晰看到自己性格和早年经历之间的关系。
就像书中说的:
“当我试着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这些伤害型父母所具备的共性时,头脑中不断闪现一个词——有毒。这些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在苏珊·福沃德接到的案例中,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一个38岁的男人与妻子在婚后六年闹矛盾,最终妻子离开他,丈夫用尽一切办法挽留,但妻子却说:如果他不改掉控住不住的坏脾气,我是不会回家的。
丈夫是知道自己的问题,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也想改变,可情绪就像诅咒一般难以扭转。
苏珊·福沃德和他做治疗时发现,丈夫特别害怕自己的父亲,他说:小时候父亲经常对他大吼大叫,偶尔还会挨揍。
有时候即便他没犯错,父亲也会毫不犹豫打他,这就是他的症结所在,更可怕的是,他已经内化了一部分父亲的人格,并且用“偶尔”两字弱化了自己家暴的问题。
心理学上,像他父母这样的叫做伤害型父母,这就像有毒气体一般逐渐会蔓延孩子的身心,并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加深,甚至复制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当中,从而成为婚姻不顺的导火索,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轮回的翻版。
单方面的原谅没有意义
《请回答1988》里面有句话:“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所以还要请你体谅一下!”
这句话也成为很多不负责任父母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特别重视“孝道”的文化,所以父母永远比孩子拥有更多话语权。除此之外和大人相比,孩子的力量远不及大人,有些人稍微为自己据理力争一下,立马就是一巴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一书里说道:“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责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为难过。”可谓切中肯綮。
虽然很多家长的确是第一次成为人父人母,他们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是是否故意和是否伤害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我们知道好多孩子成长之后由于文化的原因,单方面弱化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有时甚至为了原谅而原谅。自我意识在弱化抹杀掉曾经遭受的伤害,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苏珊在书中强调:这种弱化和原谅对于被伤害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带来的只是被伤害后却什么也做不了的消极情绪。
本来这就是你和你爸妈之间的事情,但是父母什么都没有做,你单方面的原谅不但没有意义,也说服不了自己更释放不了自己内心的委屈和伤害带来的悲伤。
这些阴影并不会因为你的“伪装原谅”而消失,相反它会更加肆无忌惮来影响你,直到你开始重视。
大家都记住了那句“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但是多少人却忽略了在这之前还有一句“爸爸妈妈对不起你!”
直面父母,让他们和你一同看到过去的伤害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面对过去创伤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童年带来的痛苦会让他们习惯性压抑自己,再加上本来就对父母有畏惧心理,所以这个因素也是导致很多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探讨过去的伤害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作者在书中还是鼓励直面父母,因为这会让你面对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恐惧,从父母给予的有毒的自责、痛苦中解脱出来。
作者给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写信,因为用语言可能一些人很难直面处理,写信是一个折中的方式。
信中的内容大致包含着四点: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可能很多家长面对这些后会失望、沉默、甚至会愤怒和埋怨,但我们这样做并非需要父母完美的回应,而是这样做了,我们可以开始直面自己脆弱黑暗的内心。
就像书中这样说:
“就算没有任何战利品,就算你没能把计划中的台词全部说完,就算你慌乱中又开始为自己辩解,就算父母愤然起身弃你而去.......你仍然做到了。你对自己和父母坦诚了你生活的真相。从今以后,你再不会受制于深陷与父母关系的旧有角色不得解脱的恐惧感。”
很多人觉得过去既然痛苦我们为何还要回溯,的确,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这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活下来,但荣格也说过人不光有生的本能,也有爱和发展的本能。
无论经历过什么,我们的心里总有个声音,或大或小,但不曾消失,像作者写到的:我们想要寻找自己痛苦的根源,我们期待经得住压力的真正改变。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我们进入黑暗是为了寻找光明,我们进入痛苦是为了更清楚的知道,对于你来说,到底失去了什么,又究竟想要获得什么。
最后借用荣格的一句话:“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
没有沉入黑暗的勇气,就没有改变的契机。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