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 临床应用(三)调胃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代半夏)30g、川椒(代生姜)10g、党参30g、大枣10枚]加陈皮30g、白芍30g、大黄5~10g

[煎服法]

上药十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

[适应证]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黏膜壅塞症、胃痉挛、或病见聚关脉明显者。

[方义]

本方实际是大柴胡汤加党参、甘草而成。

调胃汤的应用指征是聚关脉,可以这样说,解决聚关脉的有效方剂是调胃汤。前面已做过有关聚关脉的叙述,聚关脉在脉学上没有明确论述。有短脉,但是短脉和聚关脉是有区别的。上不盈寸,下不及尺,为短脉,它的相反脉是长脉,一般来讲,常人出现短脉多主短寿,短脉与聚关脉相比是关脉不足,寸尺不及,虚衰之象。聚关脉者,是由于病理变化,使其关脉变宽,变大,形如豆状。寸尺脉长度不变,宽度较关脉为细。根据聚关脉的程度,可以基本推断出患病的程度与年限。大凡聚关脉的出现,特别是关脉膨大如秀仁者,患者心中多因一件挂心之事,多年来反复思虑而形成。通系列病理变化而出现心烦、叹息、易怒、胃脘胀满等相应的症候。1983年,门诊遇一范姓老者求医,年已70岁,其脉聚关如杏仁大,试问其有何不快之事,起初矢口否认,尔后长叹一声,声泪俱下道出独子26岁,于3年前遭遇车祸身亡,老来丧子,孤苦无依,耿耿于怀,悬念心中,而不愿与人言。处以调胃汤服用60剂。聚关脉仍那样膨大,坚持服用130剂,方才消退。最终证明:调胃汤确能解决聚关脉,聚关脉的证治是经过几十年临床实践摸索出来的,它提示我们,患者有不快之事,隐藏心中,不暴露,欲言不能,老年女性多有此脉。

肝郁不舒的准确诊断指征就是聚关脉。肝亢的准确诊断标准是上鱼际脉。调胃汤的治疗主要不是治,而在于调整神经功能紊乱。间接或直接起到调整胃病的作用,故称“调胃汤”。聚关脉的出现是种病理变化,它的出现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迷走神经兴奋,可使心肌供血减少,又因迷走神经在夜间兴奋性增强,冠状动脉收缩,故心肌梗死多于夜间发生。同理,迷走神经兴奋性占了优势,作用于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跳减慢,冠状动脉收缩,心输出量下降,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功能低下,内分泌增加,同时使平滑肌收缩,分泌增加。胃肠道均由平滑肌组成,收缩后,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低,食欲不振,加之胃酸分泌增加,日久损及胃壁而引起胃炎或胃溃疡。血管亦由平滑肌组成,血管长期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使寸口脉由寸、尺二部向关部聚集收缩,而形成豆状。所以说聚关脉提示着体内的病理变化。

关脉与上鱼际脉可以客观地道出患者的隐曲,运用调胃汤治疗胃炎、胃下垂、胃黏膜壅塞症、冠心病者均能收到良效。我们用调胃汤的疗程一般是70剂而愈。服用70剂药,聚关脉平复正常者,占80%,70剂药而不开者,占20%。其原因有二:一是天长日久,积重难返;二是经常不断地受到精神刺激,病因得不到解除,必须坚持以治。当今太原,论我“百剂不更方”可谓名扬,是因不明真相,任何病证治疗都由其本质决定病程长短,世上没有超过程的事。症消不等于病好,痊愈与好转毕竟是两个含义。劝告治病者增强信心,不可中途停药,而导致前功尽弃。

[临证加减]

1、胃酸:加蛤粉30g。如不效,再加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各5g)

2、暖气:加代赭石30g。

3、太息:是肝气不舒,加瓜蒌30g宽胸。

4、纳食即泻者合甘姜苓术汤,加黄连。

[病案]

1、杨某,男,47岁,山西盂县农民。

主因呕吐反酸、上腹时痛而就医。患者于1958年始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时现心口窝烧灼感,体质渐渐消瘦,影响劳动。县医院多次诊为“慢性胃炎”,常服胃舒平、乌贝散等药,不能根除。1973年改服调胃汤,八剂而愈。

2、李某,女,42岁,大原某菜站服务员。

自述胃痛十多年,常有反酸,遇热天加重。素食欲不振,常头昏,周身乏力。1977年住院月余,当时由于胃痛彻背,恶心吐酸疑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造影未能证实。出院后改看中医,症状如上,并有聚关脉,遂处以调胃汤治疗,八剂痛止,食欲增,继服此方,到二十二剂时,泻出大量黏液,诸症骤消。两月后体重增加九斤。随访未见再痛

(0)

相关推荐

  • 胃真菌病的诊断及检查费用

    胃真菌病的诊断及检查费用

  • 用通降理论诊治慢性胃炎的思路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项纳入889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显示,13.1%的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的临 ...

  • 萎缩性胃炎吃啥药

    萎缩性胃炎也是个老话题,本身它也是一种慢性病,良性病,经常我们在门诊中或者是在临床中碰到病人,我这个萎缩性胃炎怎么办,是怎么回事,我发病原因是什么,这也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对萎缩性胃炎这么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八)调肾汤】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八)调肾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去甘草)加黄芪30g.郁金15g.白茅根30g.金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 [煎服法] 上药十三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六)调肺汤】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六)调肺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沙参30g(有时加用麦冬15g).五味子10g.瓜蒌30g.罂果壳5g. NO.2 [煎服法] 上药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四)调肠汤】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四)调肠汤 组成:调胃汤大黄倍量(10g),加小茴香15.川棟子30g. 煎服法:上药十二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两次药汁相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一)调神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代半夏)30g.川椒(代生姜)10g.党参30g.大枣10枚]加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车前子30g.大黄5-10g. [煎服法] 上药 ...

  • 【郭衷振: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心得】

    来源 | 郭衷振 辽宁葫芦岛 尊敬的马老师,我是一名中医大夫,擅长针灸治疗,很荣幸在两年前,接触到三部六病的学术,几次学术学习后改变了我传统中医的思路,在学习应用纠偏疗法中,见证了治愈的神奇!更加坚定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十)理消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去甘草.大枣)加黄芪120g.茵陈30g.丹参30g.郁金15g.天花粉30g.熟地30g.山药30g.石膏60g.车前子30g.五味子15g.猪胰脏半个(入药煎). [煎服法]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七)调肝汤】

    协调基础方加茵陈30g.大黄10g.陈皮30g.白芍30g.丹参30g.郁金15g.车前子30g.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300ml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五)溃疡汤】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五)溃疡汤 [组成] 调胃汤加五灵脂15g.川楝子30g.败酱草30g [煎服法] 上药十三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 ...

  •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二)调心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柴胡15g.黄芩15g.苏子(代半夏)30g.川椒(代生姜)10g.党参30g.大枣10枚]加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5g.瓜蒌30g.牡蛎30g(取生脉饮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