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癥瘕门(八则)
人有肝气甚郁,结成气块,在左胁之下,左腹之上,动则痛,静则宁,岁月既久,日渐壮大,面色黄槁,吞酸吐痰,时无休歇,人以为痞块也,谁知木郁而成瘕乎。夫肝木之性,最喜飞扬,不喜闭滞。肝气一郁,必下克脾胃。脾胃受克,则气不能畅行于脏腑,遇肝之部位,必致阻滞而不行,日积月累,无形化为有形,非血积而成瘕,必食积为 也。治法舒其肝中之郁,助其脾胃之气,则有形仍化为无形矣。倘见有形,误认为食与血,妄用消食败血之剂,则脾胃之气大伤,而肝之郁仍不能解,势必其形愈大,往往有致死不悟者,不重可悲乎?方用平肝消瘕汤治之。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鳖甲(三钱) 神曲(一钱)
山楂(一钱) 枳壳(一钱) 半夏(一钱) 水煎服。四剂块小,又有四剂而块又小,十剂块全消矣。
此方全去平肝以解郁。郁气一舒,不来克脾胃之土,则土气自安。加白术以健脾开胃,则脾胃气旺,不畏肝气之克,则气自通,肝何阻滞之有。况用鳖甲、山楂皆是攻坚去秽之神药,何至有郁闷不舒哉。
此症用化痞膏外治亦可。
大黄(五钱)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枳实(三钱) 丹皮(二钱) 鳖甲(一两)
神曲(一两) 山楂(五钱) 麦芽(五钱) 浓朴(三钱) 当归(一两) 白芍(一两) 使君子肉(三钱)
两头尖(二钱) 蒲公英(一两) 金银花(一两) 生甘草(二钱) 槟榔(二钱) 防风(一钱) 川乌(一个) 香油(三斤) 锅熬以上药,煎数沸,用白布将药渣漉出,再煎,油滴水成珠,然后再入后药末∶
薄荷叶(二钱) 乳香 没药(各五钱) 麝香(一钱) 赤石脂(二两) 冰片(二钱) 阿魏(三钱)
血竭(三钱) 各为末,入油内再煎,又入炒过、水飞过黄丹末一斤,收之成膏矣。贴痞块,止消一个即消。其膏药须摊得浓,不可大也。
人有脾气虚寒,又食寒物,结于小腹之闲,久不能消,遂成硬块,已而能动,人以为 结而生瘕也,谁知是命门火衰不能化物乎。夫脾乃湿土,必藉命门之火熏蒸。倘命门火衰,则釜底无薪,何以蒸腐水谷哉。譬如阳和之地,有太阳之照,则万物发育。处于阴寒幽冷之区,则草木萎稿,安得有萌芽之达耶?又譬如淤泥湿田,非遇烈日炎氛,未易烁干,是土必得火而燥也。人身脾土何独不然,无火则所用之饮食停积于中,而 瘕生焉。若用攻逐之法,则亏损脾阴,势所不免。何若仍补命门之火,扶助脾土,则旺土自能消化,不必攻逐而 瘕自开,更觉渐移默夺之为胜哉。方用温土消瘕汤∶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肉桂(二钱) 枳实(二钱) 人参(五钱) 巴戟天(五钱)
山楂(一钱) 水煎服。二剂块少减,又二剂块又减,十剂消化于乌有矣。
此方用巴戟天、肉桂温补命门之火,火旺则阴霾自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又能利湿,湿去而土燥温和,寒虫水怪何所潜形。况有枳实、山楂之类,原能攻逐乎。此方殆治其源,而又治其标者也。
此症亦可用化块丹治之。
人参(五钱) 白术(二两) 肉桂 神曲(各二钱) 荸荠(一两) 鳖甲(三钱) 水煎服。
人有胃气虚弱,食不能消,偶食坚硬之物存于胃中,久则变为有形之物腹中乱动,动时疼不可忍,得食则解,后则渐大,虽有饮食亦痛,人以为痞块成鳖也,谁知似鳖非鳖乎。盖痛之时,以手按之宛如鳖身之背,四足之齐动也。夫鳖动物也,岂肯久安于一处,其非鳖也,明甚。何形之宛似乎?盖胃属土,土中所生之物,大约四足者居多,土中所生之物,喜静而不喜动,故安士重迁,形如鳖而不移也。但既不喜动,何以乱动?盖性虽喜静,而觅食充饥,则动静之物相同,试看其得食则减,而不乱动,非索食之验乎。日用饮食以供其口腹,则身形日大;身形既大,所用之饮食,何足以供之?自然啮皮伤肉,安得不痛哉?治法自当以杀虫为主。然杀虫犹攻邪也,攻邪必伤正气。补正以杀虫,又何疑乎。方用攻补两益汤∶
榧子(十个) 白薇(三钱) 雷丸(三钱) 神曲(三钱) 槟榔(二钱) 使君子(十个)
白术(一两) 人参(五钱) 水煎服。一剂腹必大痛,断不可饮之茶水,坚忍半日,如渴再饮二煎药汁,少顷必将虫秽之物尽下而愈,不必二剂。
此方神奇,方中尽是杀虫之味,用之于人参、白术之中,且以二味为君主之药。
盖冲锋破阵之帅,必得仁圣之君,智谋之相,筹画于尊俎之间,始能奏凯成功耳。
倘舍人参、白术不用,徒用杀虫之味,亦未必无功,然斩杀过伤,自损亦甚,非十全之师也。
此症用化鳖汤亦效。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白薇 百部(各三钱) 麝香 枳壳(各一钱) 槟榔(二钱)
鳗鱼骨炒黑为末,煎汁服。
人有气虚下陷,饮食停住于脾胃之间而成块者,久则其形渐大,悠悠忽忽,似痛不痛,似动不动,人以为痞块也,谁知是阳气不升之故乎。夫脾胃之气,日动宜升,不可一朝下陷。倘饥饱劳役,以伤其形,房帏秘戏,以伤其骨,加之浓味醇醪,不节口腹,则脾胃之气何能升哉。于是阳闭于阴之中,阴离于阳之内,阴阳两不交接,饮食不易消化矣。即能消化而气结不伸,亦能成形,但其形外大而内歉,按之如空虚之状,见假象以惑人也。治法不必治块,惟升提阳气,则脾胃无下陷之虚,气块不消而自化矣。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三钱) 黄 (一两) 当归(三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升麻(四分) 半夏(一钱)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乃提阳气之圣药也。此病原是气虚,故用黄 补气为君。用白术一两者,以块结于腹,取其利腰脐,以通上下之气。参、归助 、术以健脾胃之土。
土气既旺,用升、柴提之,则气尤易升。 瘕之块,未必无痰涎之壅。加半夏入于陈皮、甘草之中,则消痰而又不耗气。同群共济,发扬阳气之升,即有邪结无不散矣。况原系气块,而非食块,有不立时消化者哉?多亦不过数剂,便可奏功也。
此症亦可用加减六君子汤治之。
人参(三钱) 白术 茯苓(各五钱) 甘草 山楂 麦芽 浓朴(各一钱) 陈皮 枳壳(各五分)
神曲(一钱) 水煎服。
人有正值饮食之时,忽遇可惊之事,遂停滞不化,久成 瘕者。医有作痞块治之不效,用补药治之亦不效,盖惊气之未收也。夫少阳胆气,主发生者也,一遇惊则其气郁结不伸。胆与肝为表里,胆病而肝亦病,必加怒于脾胃之土。脾胃畏木气之旺,不能消化糟粕,于是木土之气两停于肠胃之间,遂成 瘕而不可解也。治法必须开少阳之郁为先,佐之平肝之剂,则脾胃不畏肝胆之克,自能分消水谷,何至瘕之不散哉?方用逍遥散治之。
白术(二钱) 白芍(五钱) 当归(三钱) 柴胡(二钱)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鳖甲(三钱)
甘草(五分) 茯苓(三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十剂全愈。
逍遥散乃解郁之神药也。肝胆二经之郁结开,则脾胃之 瘕不攻自破矣。
此症用消瘕汤亦神效。
白芍(一两) 白术 鳖甲(各五钱) 甘草 郁金(各一钱) 枳壳(五分) 天花粉丹皮 香附(各二钱) 茯苓 巴戟(各三钱) 白豆蔻(二粒) 广木香(五分) 水煎服。
人有偶食难化之物,忽又闻惊骇之事,则气结不散,食亦难消,因而痰裹成瘕,人以为痞也,谁知是惊气之闭结乎。夫惊则气下,疑有食必随气而下矣,胡为因惊反多留滞耶?不知气乃无形,食乃有形也。无形之气,随惊而下降;有形之物,随惊而上升。且惊则气下于肝中,而不下于脾中也。气下于肝,则肝之气不散,而下克脾土,即无物相闲,尚留物不化,况原有难化之物,受于未惊之前,安得即化乎,此瘕所以生也。治法必去惊骇之气,大培脾胃之土,则 瘕不攻自散也。方用培土化瘕汤∶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茯苓(三钱) 山药(四钱) 神曲(二钱) 山楂(一钱) 枳壳(五分)
两头尖(三钱) 浓朴(一钱) 鳖甲(一钱五分) 白薇(一钱) 何首乌(生用二钱) 白芍(五钱)
白芥子(二钱) 水煎服。十剂 瘕消半,再服十剂全消。
此方用白术以培土,何又用白芍以平肝?盖脾弱由于肝胆之相制,用白芍以平肝胆,正所以培脾胃之土也。肝既不克脾胃之土,则土气升腾,无物不化,况益之消瘕破 之味,何块之不除哉?且方中柴胡一味,已抒肝胆之气,胆气扬而肝气快,总有惊骇,不知消归何处,宁患 瘕之固结哉。
此症亦可用消瘕汤治之。
人有饱食即睡于风露之间,睡未觉腹中饱闷不舒,后遂成痞,人以为食未消而成痞也,谁知风露之邪裹痰于胃中乎。夫风邪阳邪也,露邪阴邪也。二邪合,而不阴不阳之气最难化物,故往往停积腹中而不散。治法通其阴阳,使阳邪入于阴之中,阴邪出于阳之外,则阴阳正气两不相损,庶痰气开而邪易遁也。第阳邪易散,而阴邪难散。然虽有阴阳之分,而祛邪何论阴阳。但补其阴阳之正气,则邪不祛而自祛矣。方用两祛丹∶
白术(一两) 人参(三钱) 何首乌(生用三钱) 鳖甲末(三钱) 地栗粉(三钱)
神曲(二钱) 茯苓(二钱) 当归(三钱) 半夏(一钱) 贝母(一钱)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又轻,十剂痞块全消。
此方脾胃双治之法也。脾胃俱属阴,奈何置阳不问乎?不知阳邪入于阴分,已全乎为阴矣。全乎为阴,是忘其为阳也,故治阴而不必治阳。然方中虽是治阴,未常非治阳之药,所以能入于阴之中,又能出乎阴之外,而阴邪阳邪两有以消之也。
人有食菜蔬之类,觉胸膈有碍,遂疑有虫,因而作痞,人以为虫子之作祟也。
谁知是心疑而物不化乎。夫脾胃主化物者也,毋论菜蔬入胃俱化,即虫子之类,到胃入脾安有不化者乎?虫即消化,何能成痞?盖疑心害之也。夫脾胃之所以能化物者,全藉乎先后天之火气也。后天火气在心包,先天火气在命门,心包之火生胃,命门之火生脾。脾胃有二经火气,而后能化糟粕而出精微,土得火而生也。食菜蔬而动疑,则心动矣。心包代心出治,主动而不主静。今心动而心包反不敢动,心包不代心君以出治,则火气不入于胃。胃既不能化物,而脾遂不为胃以营运,其所食之物,又安能化?自然停住于腹,而成痞矣。若不解其疑,止去健脾消痞,则 瘕宁易荡除哉。方用释疑汤∶
人参(三钱) 巴戟天(五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五钱) 白薇(二钱) 甘草(一钱)
使君子(三枚) 砂仁(三粒) 肉桂(一钱) 广木香(三分) 菖蒲(五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又轻,十剂全消。
此方全去温补心包之气,心包气旺,则心包之火自必升腾,宁肯自安于无为,而不代心君以宣化哉。心包火气宣于胃中,而命门之火翕然相从,不啻如夫妇同心,内外合力,齐心攻击,虽有 瘕,不立时消化,吾不信也。
此症亦可用加味四君汤治之。
人参 远志 山药(各三钱) 白术(五钱) 甘草 枳壳(各一钱) 茯苓(五钱) 菖蒲(一钱)
山楂(二十粒) 神曲(一钱)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