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这个东北老头曾火遍全网,如今他的人生更加“彪悍”
如果有人问你,48岁能干嘛?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退休、在家带孙子。
但有这样一个老头儿,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年过半百,只不过是人生的开始。”
2015年,北京国际时装周上,造型各异的模特正缓缓走过T台,突然,一个老头儿的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苍白的头发和胡须,赤裸的上半身,硕健的肌肉,以及豪迈的步伐,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特立独行。
在以年轻人为主的模特走秀中,这样一位独特的老人,瞬间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一夜间,老头儿火遍了整个互联网,被许多网友称为“最酷爷爷”,而他的故事,也被外界赋予了许多深刻而富有故事性的标签。
他叫王德顺,一个人生远比标签来得更加精彩的东北老头儿。
从事人体艺术却不被认可,大半辈子默默无闻;
43岁不幸患病、48岁毅然选择北漂,79岁一夜成名。
时代的传奇有很多,但像王德顺这样的传奇,却少之甚少。
正如人们所说:“传奇并非是指所做的某一件事,而是他本身所蕴藏的精神,就是传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德顺的彪悍人生,感悟这个东北老头的奇特之处。
饿不死就好,喜欢折腾
王德顺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传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总感觉人生的大起大落,是那么身不由己。
1936年,王德顺出生在沈阳的一户普通家庭里,父亲是工厂食堂的员工,母亲则是家庭妇女,家里有9个孩子,他排行老二。
那是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45块钱的月薪,养活着一家11口人,按照王德顺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在母亲散养下长大的,只要饿不死,就是最好的结果。
王德顺的父母没什么文化,对孩子自然也没什么要求,想走什么路,做什么选择,自己想清楚就好。
没有拘束的森林里,树木总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趋势,在这种放任的环境下,王德顺还没读完小学五年级,就选择辍学打工。
凭借着聪明的头脑,他考上了沈阳电车公司,成为一名售票员,那时,他才14岁。
售票员的工作谈不上累,加上年纪小,没有考虑那么多,满足于目前生活的王德顺,就这样在电车公司工作了2年,他一度认为自己会把这份工作做到退休,但抗美援朝复员归来的大哥,却改变了现状。
王德顺不懂得考虑未来,但年长的大哥懂得考虑,他知道:眼前的路不是真正的路,没有知识的人生,未来注定会很辛苦。
大哥不忍心弟弟就此荒废人生,多次劝其回去读书,而王德顺也听从了“偶像”的建议,回到课堂上。
因为工作耽误了两年,王德顺没办法回到正规学校,只能去私立学校上课,年纪渐长的他,直接跳过小学,开始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
人生许多事情总是后知后觉,那时,王德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曾踏入另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是大哥将他拉了出来,给予未来的希望。
读完高中,王德顺19岁了,靠着文化方面的优势,他到沈阳第一家军工厂里担任电工的职务,一个月42块5毛的薪资,成了他最为骄傲的事情。
这并非关于钱多少的问题,而是一级工人的待遇,证明他曾经的努力被外界所认可。
在工作稳定之余,王德顺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打小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他,又一次开始折腾了起来。
而事实证明,人生许多道路的出现,都是从折腾开始的。
不服输地死磕读书,转行
当人们不断提及王德顺身上的多才多艺时,很多时候都将其总结为天赋,但透过老人的经历后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王德顺的才华横溢,更像是个人兴趣与时代命运的交织,充满了乐趣和艰辛。
1958年,苏联专家到中国挑选有文化的学生做学徒,自幼对科技感兴趣的王德顺,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在三千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被选中的三名学徒之一。
但好景不长,因为国际形势恶化,仅仅过了一年,苏联专家就全部撤走,这也意味着学徒们的水平,连“半桶水”都没能达到。
王德顺的第一次兴趣尝试就此破灭,但这个土生土长的沈阳小伙,却并未放弃:“科技学不成,就学其他的东西”。
20来岁的王德顺,已经不是最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在默默感激哥哥用心良苦的同时,他也越发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每天下班,王德顺就跑到沈阳工人文化宫的兴趣班,学习各种东西,舞蹈、唱歌、演戏,甚至是朗诵,他都通通来者不拒。
在别人看来,一下子报这么多的兴趣班,注定是多嚼不烂,但王德顺却不服输,靠着刻苦认真的态度,硬是把老师教授的东西全部学了进去。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努力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命运都会对其十分宽容。
那时,恰好军工厂组建了一个演出队,而外貌声音本就出众,加上有演戏基础的王德顺,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其中的主角。
那是王德顺人生最为惬意的一段日子,演出队需要到全国各地的军工厂巡回演出,一个星期换一个地方,在忙碌的工作中,他不知不觉完成了转遍全国的壮举。
回到沈阳后,王德顺决定从军工厂转行到话剧团,而结果也出乎意料地顺利,有着丰富演出经验的他,成功考上了沈阳抗敌话剧团。
刻苦的付出再一次获得回报,这让王德顺欣喜之余,也更加重视学习的机会。
话剧团要求成员“一精多能”,在会唱歌的同时,也必须肩负跳舞、说快板等其他能力,而这些,王德顺都做到了,这既是出于他的兴趣爱好,也是对工作更好的追求。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归于何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眼前的事情”,这句话,被王德顺牢牢记在心里。
在沈阳抗敌话剧团待了十年,岁月磨平了王德顺的青涩和棱角,也让他的演技更加深刻动人,期间,他与一同在团里工作了10年的女学员结了婚,并生下了一儿一女。
30多岁的年纪结婚生子,这在如今看来或许有些太晚,而在当时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一个男人有了牵挂,他所焦虑的事情就会逐渐多了起来。
尽管婚后的生活幸福快乐,但王德顺依旧感到沉重的压力,而命运似乎也不再眷顾他,逐渐开始露出狰狞的一面。
人生的至暗时刻,悲喜交加
当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形象与生活中的窘迫结合在一起时,迷茫就会接踵而来。
70年代,王德顺的月薪只有50多块钱,这对于一家四口而言,无疑是不够的,每次去买菜,他都必须挑那些烂了准备扔掉的蔬菜,以此节约开销。
但这还不算最糟糕的,除了生活上的拮据,王德顺的事业也遭受了重创。
那是1979年,在一场演出中,王德顺昏倒在舞台上,若不是身边的同事一巴掌打醒,他可能就此彻底躺下。
王德顺原本以为只是自己过度疲劳,没有在意,但在回家的过程中,他又一次昏迷了,冬天的长春,大雪厚得像棉花堆,王德顺不省人事地躺在雪堆里,最后被路人发现,及时送往医院。
只是,诊断出来的结果让他久久无法接受:植物神经紊乱,窦性心律不齐。
“你演戏再这么投入,很快就会变成精神病”,医生的这句话,无疑是给王德顺的职业生涯判下“死刑”。
没有深刻的投入,意味着作品没有灵魂,任何一个热爱演艺的人,都无法接受自己敷衍的作品。
王德顺告别了相伴20多年的话剧舞台,看着儿女和妻子,他一度感到深深的绝望,之后的一年里,他没有碰过话剧,转为行政人员。
但骨子里对演戏的热爱怎么可能如此轻易被抹去?心里和猫抓似的王德顺,决定另寻出路。
恰逢王德顺的妻子在北京陪女儿读书,机缘巧合下接触到哑剧,回来后她把所见所闻都说给了丈夫听,他也由此萌生了从事哑剧的想法。
从电工到话剧演员,再到哑剧,这是王德顺事业生涯的第二次转变,但这个过程却远比他想象的要更加艰辛。
不可否认,王德顺在哑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仅凭自己的摸索,他就创作出了让中央戏剧学院丁杨忠教授震惊不已的作品,并被邀请参加中戏第一届布莱斯特学术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王德顺靠着自己创造的哑剧“农夫与蛇”,被德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邀请去参加世界哑剧节。
这场旅行让他一生难忘,其中的苦难和喜悦,难以诉说。
很少有人知道,参加世界哑剧节的作品,是王德顺和妻子用两个月时间匆忙赶出来的,之后,他带着家人和作品来到北京,交给德国大使馆审查。
没有固定居住场所的他们,只能借住在一个“说不清关系”的亲戚家里。
一家四口人窝在一张大床上,没两天就被赶了出来,那时正值三月份,北京下着小雨,王德顺只能带着妻儿躲在王府井的地下通道,熬过艰难的一晚。
“人间烟火百般苦乐,唯有身处其中方可知晓”,漫漫长夜,王德顺内心的苦涩,像雨后冒头的小草,不为人知,望着地下通道形形色色的从业者,他第一次感到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二天晚上,作品顺利审查过关,而王德顺一家人也被招待所邀请入住。
或许是经历的困难已经足够了,之后的事情很是顺利,王德顺把中国哑剧搬上了世界舞台,开创了这个行业的首次国际之旅,也赢得了许多的赞扬。
但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王德顺并不知道,更大的苦难正在向他袭来。
“疯子”北漂,迟来的立足之地
世界哑剧节给了王德顺更大的信心,碍于受众问题,活动结束后,他决定离开长春,带着家人前往北京发展。
48岁开始北漂,王德顺的这个决定,成了街坊邻居眼中的疯狂举动:“再安稳十年就退休了,咋这么不会考虑?”
“疯子”,成了王德顺年近半百的标签,但为了工作和梦想,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
“疯不疯”,王德顺不知道,可在北京生活的艰苦,他是真实感受到了。
失去了话剧团经济来源,一家人居无定所,放眼北京东西南北,没有他们不曾住过的地方,偶尔去亲戚朋友家借住,成了奢侈的事情。
“我们所有的精力都在演出上,如果没有这个精神寄托,肯定熬不过去”,时隔多年,再次提起那段漂泊岁月,老人依旧唏嘘不已。
妻子做编剧,女儿弹钢琴伴奏,儿子主持报幕,而王德顺则负责主演,国内一次演出几百块钱,外国的价格则高一些。
靠着省吃俭用,在北京流浪了整整8年的王德顺,1993年才攒下足够的钱,在河北沙河埋下了一个三居室的房子。
那一年,他56岁,人生过了半百,才有了一块落脚之地。
王德顺是不幸的,他投身于艺术的河流中,却未曾激起一片浪花,默默无闻度过半生,但同时他也是幸运的,有善解人意的妻子,争气努力的儿女。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到了这个年纪怎么也该消停了吧?但王德顺却用行动证明: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不愿消停”的王德顺,在57岁的时候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三次转型。
那是罗丹博物馆到北京的一次出展中,王德顺看着眼前的雕塑,萌生了从哑剧转到“活雕像”的想法。
而事实上,之所以选择转型,其中固然有受到罗丹雕塑展的启发,但更为重要的是王德顺年纪的问题。
他老了,许多哑剧的高难度动作,都无法做出来。
“老”是老人的禁忌,但王德顺却从不避讳这个问题,他说:“身体上的衰老是老天爷的事情,无法改变,我所能做的就是维持心里的年轻,保持活力。”
1993年12月1日,在北京国际艺宛酒店的大厅里,王德顺进行了人生第一场活雕塑演出,前来观看的人数超出他的想象,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
第二天,国内外各大知名媒体就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就连中戏也邀请他在学校里出演。
诺大的剧场挤满了人,王德顺一个动作,一个姿势,就能引起台下无数的掌声。
活动结束后,中戏的副院长对他说:“你把雕塑演活了,但你“活”不了。”
那时,王德顺并不理解副院长话里的意思,直到之后几场演出无人问津,他才明白这句话:“人们天性喜欢娱乐、活跃,严肃的作品注定受众极少。”
有一次,王德顺受邀在游乐场演出,隔壁的明星台下几千观众,而看他表演的人却不足十个,这让全心全意付出的王德顺感到无比难受,但难受过后,他又坦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自己发光就好,不要去在意别人的评价。”
相比于曾经生活的压力,如今儿女已经双双成材,王德顺追求艺术更多的是出自兴趣。
然而,原本认为这辈子就此做个“无名艺术家”的王德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火遍全网的一天。
一夜成名,让人震撼
2015年,王德顺的女儿在为中国国际时装周做音乐,而服装设计师胡社光恰好看到了她手机里关于王德顺的照片,于是便好奇地问:“这老头是谁?”
在得到答案后,胡社光又将王德顺的照片拿给公司总裁看,于是,巧合出现了:这家服装设计公司的总裁,正好是王德顺曾经的模特学生。
在看到昔日的老师风采依旧后,总裁决定邀请王德顺帮忙走时装秀。
一开始,服装师设计师打算让王德顺穿个东北大棉袄,凸显东北的人文风情,可后来又觉得不合适,无奈之下,只要对他说:“老大爷,您自由表演吧”。
“十年苦练无人知,一朝光膀天下闻”,决定用健硕肌肉展现东北汉子特色的王德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就此走红。
人是火了,但王德顺起初对这场火,却显得并不开心:“人们所关注的点大都是我的身材、形象,而不是对艺术的重视。”
不可否认,那段时间里,网上曾围绕着王德顺的“奇异造型”,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却忽略了他最为宝贵的内在精神。
“传奇并非单指某个行为,而是做出这件事的人,他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就是一种传奇。”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
“硕健的老人固然罕见,但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王德顺身上那种不屈的精神,当我们还在抱怨沦为生活的奴隶时,这个老人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生活的主人。”
纵观王德顺的人生,其实和普通人并无太大区别,有幸福,也有艰苦,唯一不同的是,相比于其他人,他选择更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在与生活的“相爱相杀”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外界曾赋予王德顺许多意义深远的标签,但实际上,他的人生远比人们口中的故事来得更加精彩,“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这句话,在老人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生活的苦难,去不断改变自己,只是有人选择被动,有人则选择主动,而王德顺老人,恰恰是后者。
人生本无意义,精神赋予生命意义
生命燃烧的篝火,总是显得格外动人。
T台走秀并非王德顺的人生终点,老人依旧活跃在各种场合,影视剧、健身房、以及许多“专属于年轻人”的新鲜事物。
人生很短,转瞬即逝;人生很长,足以无憾。
44岁学英语、65岁学骑马、78岁骑摩托车、80岁学打碟、84岁学滑雪。
今年夏天,王德顺又报名了飞行员考试,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拿到了飞机驾照,成为我国年龄最大的飞行员,并非还在北京上空飞行了40分钟。
提及这个特殊的学员,教练都在感慨王德顺的学习态度极其认真,就连央视还为其点赞。
王德顺的每一步都堪称传奇,但这种传奇,来自于他对生命的珍惜,敢于尝试的精神。
在追逐一个个梦想的同时,王德顺还带着家人一同签署了遗体捐赠仪式,他说:“我这副身躯,活着的时候是艺用之躯,死后是医用之躯。”
在最初走红的时候,央视的记者曾在健身房采访过王德顺,并询问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健身。
和预料的答案不同,王德顺说自己并非为了锻炼肌肉,而是想要呈现出一种气质。
记者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能努力将其解读为“运动气质”,但王德顺却摇头否认:“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化。”
或许,许多人都无法理解王德顺这句话的含义,但这并不妨碍老人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所带给我们的震撼感。
人生本无意义,是人内在的精神,赋予了生命意义。
王德顺的传奇人生,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的硕健身材,更不应该沦为饭后话题,而是需要被细细品味,在其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这位彪悍的东北老头儿,值得我们每个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