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铁娘子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九)

--------------

上一次介绍到战后的英国,在经济低迷和失业率攀升的灰暗里,摇滚乐冲破云霄,点燃了年轻人的激情。

第五十九篇: 铁娘子亮相

年轻人在披头士、滚石、影子等摇滚乐团的音乐中激动着探寻明天,与此同时,英国难堪的经济状态也在持续着。

二战后上台的工党遵循其初衷,实现了企业国有化改革和“福利社会”,在此体制下,工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家都还记得吧,工党本就是从工会的土壤里长大的,所以即使双方有了冲突,一开始也努力采用协商的态度来解决。

1973年,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经过协商,彼时在野的工党和工会达成一项《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工会支持工党上台后,实行入息计划,规定基层劳工的加薪幅度不可高于政府设定的上线,该计划分三个阶段执行。

上台后的工党遵守约定,按部就班地执行着计划、顺便也不时给工会一些新的好处,在双方努力下暂时地控制住了失业率。1976年英镑贬值,英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会贷了23亿英镑的款。然而算盘没打好,就在工党执政的最后一年——1978年,全球利率上升,这意味着英国政府的贷款不好还了啊。

这时候的工党必须要奋力一搏控制通胀了,于是他们自顾自地推出了第四阶段的入息控制,规定工人的加薪幅度不得高于5%。

这把火点燃了工人们积压已久的愤怒。

三年来,政府的入息控制已经导致工资不降反跌——在通胀的社会环境下,根本就是大幅度降薪啊。从9月福特15000名员工的非正式罢工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各地罢工活动的热情可说是你追我赶。

1979年2月首相接受访问时,引用“不满的冬天”来形容此次罢工浪潮,从此这个词条被记入史册。

注:“不满的冬天”来自莎士比亚的《查理三世》开场白 ‘Now is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made glorious summer by this sun of York.’

在工党丧失民众信任后,1979年的大选中保守党不出意外又坐了上来,而此时的保守党党魁是划时代的人物——英国第一个女性首相撒切尔夫人。

出生于英格兰北部林肯郡的姑娘玛格丽特走上从政之路不是意外,她的杂货店主父亲就热衷于此道,常年担任地方议员,还曾做过一年的市长。

年轻的玛格丽特,大概没几个人会想到,此时这个看似柔情似水的姑娘,会成为影响英国、乃至世界的“铁娘子”。

成绩优异的玛格丽特去了牛津学化学,顺便做了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毕业后她一边从事和化学相关的工作,一边投入到政治中去,和她父亲一样做各地议员。

撒切尔这个姓氏来自她的丈夫,一位富有的商人。也正是她的丈夫资助她继续研读法律并最终取得律师资格。

撒切尔是个目光长远的人,她婉拒了几个选区的邀请,最终靠着一路正确的选择,成为下议院议员,从此开启她逐渐上升的政治生涯。

1976年,已经成为保守党党魁的撒切尔在一次演讲中,针对当时的苏联做出尖刻的抨击:

苏联人正不怀好意地存心支配世界,他们正极力使自己成为世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帝国。那些在苏维埃政治局的人根本不需理会民意的波动,他们一向都是把钱花在枪支(军事)而不是牛油(民主)。但我们却把枪支放到最后。

苏联必然要做出反应,其国防部官方报刊《红星》反抨击撒切尔为“铁娘子”,这个名字随即传到世界各地。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正式组任新一届政府,除了被民众寄予厚望改善国内经济形势,她给自己的使命还包括重建昔日大英帝国的光辉、或者叫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因此,她与在她后面当选的同期美国总统里根保持了盟友关系。

至于改善经济形势,她强硬地采取大幅调高利率的方式来减少货币供应,借此控制不住飙升的通货膨胀。

这样的策略给社会加大了痛感,人们都在等待着她的态度反转,但铁娘子说:若你要转弯便由你,而女士我绝对不转。(You turn if you want to, 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

纵使有三百多位经济学家联名发公开信,呼吁改变经济政策,撒切尔依旧坚持铁娘子的风采。

终于到了1982年1月,数据显示通胀率从18%的高点下降到8.6%,经过经济规律的自然调节,利率也随之下降。

不过形势依然严峻,失业人数高达360万,撒切尔夫人的支持率下降到32%,这样的摊子,铁娘子又会怎样发力呢?

她实行了“撒切尔主义的关键内容”(a crucial ingredient of Thatcherism)——企业私有化。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开篇的回顾吗?也就是三十多年前的二战结束后,英国才进行了大张旗鼓的企业国有化,那时候是为了挽救百废待兴的各行各业,随着国有化同时进行的,是国家福利的全面展开。而走到八十年代的英国所面临的困难却和战后不同了,国家已经扛不起那么多的企业和工人。

最终政府卖出了290亿英镑的国有企业和180亿英镑的国有房产,这笔钱不仅解决了国内的很多经济困局,也被有效投资到海外市场;然而与此同时,与私有化同时出现的情况就是大批裁员,于是失业者更多了。

市场是需要被慢慢调节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企业私有化对整个英国市场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着市场的良性发展。但对于广大工人阶级来说,尤其是矿区的人们,撒切尔夫人是切断他们生活的坏人;旧世界被消灭,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再次寻找自己的人生。

第六十篇: 世界舞台上的撒切尔

铁娘子在解决国内经济危机时采取铁一般的坚定态度,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她延续了这种风格。

一,北爱问题

1980年到1981年,北爱监狱里逮捕的爱尔兰共和军和爱尔兰民族解放军举行绝食活动,抗议1976年工党政府废除政治犯待遇的政策。对此撒切尔的态度十分强硬——“犯罪就是犯罪,与政治无关!”

绝食活动的结果是领导人鲍比·山德士和其他九名成员死亡,换来了政府的妥协。

爱尔兰主要政党新芬党的成员丹尼·莫里森评价撒切尔是“从未有过的最大恶棍”(the biggest bastard we have ever known)。

铁娘子当然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也不会被刺杀这种事吓坏。1984年在布莱顿酒店,爱尔兰共和军对撒切尔的刺杀失败,造成了五个无辜人的丧命;翌日,铁娘子按原计划出席了保守党大会,并未更换酒店。

姿态强硬是必要的,然而实际问题还是需要合适的方式去解决,最终在1985年,撒切尔夫人和时任爱尔兰总理签署了一项协议——昂格鲁爱尔兰协议(Anglo-Irish Agreement)。根据此协议,英国政府给予爱尔兰政府一个对北爱的政治咨询顾问角色,同时讲明以后不要再妄想吞并北爱了,除非北爱人民自己公投愿意归入爱尔兰。

撒切尔在北爱尔兰

这可以说是给了爱尔兰政府一个台阶下,从而在台面上解决了北爱争端。不过这么多年的北爱问题哪是这么容易解决的,爱尔兰人民还未发声,北爱的亲英派先坐不住了,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活动,谴责爱尔兰政府的此项权利是干涉他国内政,其口号千古流传——Ulster Says No。

这个口号有意思了。Ulster是介于爱尔兰和北爱中间的一个省,在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在位期间,政府鼓励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新教徒迁徙到此地,接管当地天主教徒手中的土地;而之后由于英爱两国的政治纠纷,该地区被分拆给两个国家。

二,没参加的和参加的战争

从二战结束冷战开始,英国当然是和美国站一起的。撒切尔从政赶上的六、七十年代,正是冷战的缓和期,双方的站队成员都根据新的国际局势在适应和调整。但就在撒切尔上任的1979年末,苏联入侵阿富汗,撒切尔对此表示谴责,建议英国运动员抵制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会,并支持美国对苏联进行的经济制裁。然而此时的英国经济也在岌岌可危,这可说是撒切尔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大危机。

1981年强硬派美国总统雷根上台后,撒切尔加紧了跟美国的亲密关系,不过蜜月期仅仅两年,便以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带来裂痕。

格林纳达是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个小岛国,曾为英国,1974年独立,1979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发动政变,建立了新的政权。但即使废除了其他政党,该党内部却斗争不断。1983年,美国以保护侨民和东加勒比国家为由,联合了附近七个国家的军队,出兵格林纳达。

对于美国的举动,撒切尔像当初对待苏联一样,表示了严厉的谴责。

而此时的英国,前一年(1982)刚刚经历了福岛战争(或称马岛战争)。

这片位于南大西洋、阿根廷附近的群岛,关于它的主权问题,从它被人类发现那天起就一直没有定论。1840年始它成为英国,加入大英帝国的版图,但一百年后阿根廷申诉主权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其实英国是想把主权移交给阿根廷的,奈何岛民不同意(绝大多数岛民是苏格兰和威尔士后裔);1979年撒切尔上台后,英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令她第一时间想到削减政府开支,于是她再次计划将该群岛移交给阿根廷。

多年的贸易往来和英国后裔岛民,令这件事并不容易进行,双方的谈判一直存在很大分歧,直到两年后也未能解决。而此时的阿根廷也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出现了很多反对执政党的运动。1981年新的权利团队上台,该团队正是强调福岛主权的长期积极分子;与此同时,由于和英国的谈判一直进行,也知道英国正在准备从福岛撤军,阿根廷的新领导人于是判断此时福岛的英军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会进行抵抗。

于是,就在1982年的4月2日,阿根廷正式发动了武装进攻。可惜,他们估计错误。

战争在两个月之后结束,英国胜利。这次发生在遥远小岛上的战役,令一片低迷气氛中的英国人爱国情绪高涨,撒切尔夫人的权威上升,直接导致了她在第二年大选中的连任。

 福岛的企鹅们

三,归还香港

从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始,就一直没有放弃申诉香港的主权。1972年,时任联合国代表黄华在周总理的授意下,致函联合国去化委员会,表明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的中国领土,中国有权对其恢复主权,该两处无法以身份进行独立。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两地从名单上剔除。

1979年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北京,提出香港前途问题的讨论,邓小平表示会在适当时候收回香港。

英国针对海外,一贯执行协助其恢复为主权独立国家的政策,比如加勒比沿岸国家。然而香港并不在此列,它已经被联合国从名单上划除。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做为第一个到访中国的英国首相来到北京,同时中国也是她访问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关于香港的主权,小平同志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意思是中国一直毋庸置疑拥有香港主权,你方不过是租用罢了。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清楚,就不赘言了。

撒切尔夫人成功三连任,是20世纪英国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这12年她和英国一起走过很多艰难时刻,以上只是几件比较重要的事件。

1987年第三次当选后,撒切尔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对欧洲共同体的中央集权表示反对,推行令她最终失去民意的“人头税”。

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正式卸任,全球的冷战时代也结束了,保守党和工党继续在英国的政治舞台上轮流登场......

下期预告:英格兰玫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