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泰顺
寻梦泰顺
“走走泰顺,一切都顺”,冲着这句旅游广告词,我们来到了泰顺。
泰顺,因廊桥而闻名,全国32座国宝级廊桥,泰顺占了15座。一座座桥,一段段故事......
泰顺廊桥以北涧桥为首,号称世界最美廊桥,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蓝天、碧水、游鱼、碇步、虹桥、古树、木屋,恰到好处的相映成趣,一幅憾人心肺的美图!
一桥飞架,犹如彩虹。
溪水连碇步、古桥挽古树,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精致唯美的画图!
在你的行走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瞬间?我说,是在蓝天白云下,天真的孩童雀跃漫行涉水碇步......
远远地被桥边参天大树吸引,你能想到这棵樟树的树龄?1200年!看到挂牌的时候真吓了一跳,风风雨雨经历了一千多个年轮,至今仍是枝叶繁茂、冦大浓密。
走过碇步,来到北涧桥边,参天古树倒影里,金红色鲤鱼们如同精灵一般游走,与廊桥屋檐上的脊兽和民宅山花上的悬鱼一起,构成一组动静间相得益彰的别致景观。
簇拥迎客,吉祥如意!
在蓝天白云的烘托中,北涧桥如长虹卧波,千年老树护着它,唇齿相依、融为一体。
桥旁古树遮荫,水面金鱼戏游,还有人们悠闲的身影......
北涧桥整座桥采用榫卯结构,没用一钉一铁,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使用相同规格的杆件,顶、别、撑、压,构件之间越压越紧,由此搭接而成。
北涧桥的每一个角度,都能让你感叹造桥人的智慧,那气势不凡的模样,震撼人心。
百年老茶馆,为喝一壶香茗来;
十里廊桥路,且留几行脚印去。
廊桥红茶馆,不可或缺!很多人慕名而来,喝一杯口感清脆、气味宜人的泰顺三杯香,静听廊桥与光影的对话……
引桥的部分都是石阶,石板的间隙处爬出青草,透出浓浓的古朴味道,桥旁古树参天,景色静谧甜美。
拾级而上的桥头旁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仿佛走进了江南古镇。
石板桥面和青瓦廊檐一起组成了供人行走并遮风避雨的廊桥,甚至有人在桥上摆摊,生活气息十足。
你来与不来,“我在廊桥等你”。
北涧桥的风雨板外部施加了颜色,廊屋的柱樑却保持了木色,天然且质朴,桥屋的石质部分也没有太多雕琢,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感。
咋看并没有多少惊艳,但当你走过那吱吱嘎嘎的木制廊桥,满心都是泛黄的历史感,桥下流水淙淙,带走了多少沧桑,又激起多少风流?
她的美,她的气势,在文字里只能体现一二,驻足桥上,才知道原来在这里就能体验到“人在画中游”是这般意境。
北涧桥桥西有三座塑像,是发起建桥的陈汝昌、林友卿和僧明灯,被人们永远铭记。
驻足桥西首的“北涧桥”桥碑和“廊桥爱情”,油然而生“廊桥遗梦”,感觉像是在跨过一段段历史,讲述一段段故事。……
廊桥之美,美在气质不凡;廊桥之美,美在内在底蕴;廊桥之美,美在被时光深深打磨;廊桥之美,美在载着无数人回忆……
北涧桥和溪东桥称为“姐妹桥”,是泰顺众多廊桥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两桥相距百米,从北涧桥到溪东桥,先要走过一段江边小径。
再走过一条长长的灯笼街道。
蓝天白云绿荫之中,一抹飞红,溪东桥宛如一位隔绝尘世的仙子。
静望溪东桥,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两桥历史相差百年,人流量也是“天壤地别”,北涧桥人来人往,是每一个来泰顺旅游的游客第一个打卡的景点,而溪东桥相对来说“清净”一些,可我感觉单纯从桥景来说,溪东桥更加引人入胜,比起北涧桥的柔美,溪东桥多了一丝狂野霸气,当之无愧“造型最美廊桥”。
南北桥头各挂着温州书法大家林剑丹所书的横匾:“虹桥凌云”、“影摇波月”。桥的东西两侧钉有挡风板,板面漆色赭红,
桥上天花板及四角雕有花卉和蝙蝠图案,工艺精细,栩栩如生。
桥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三间向上突起为楼阁式,设有神龛,绘有壁画。
溪东早时以碇步渡水,津道多阻,林正绪倡首建造蜈蚣桥(即溪东桥),这是桥首林正绪塑像。
溪东桥下也有碇步,呈弧形在桥侧的水面展开。那碇步像半边拉锁,要把两边翡翠般的流水整合起来,映出头上的天光云影。
如果说北涧桥受大众欢迎,那溪东桥就是更受专家学者们的喜爱了,黄金比例的桥身让它有着不凡的气势。
胡氏大院是江南少有的大型台院式民居,规模宏大,做工精细,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
偏离大院中轴线的进门朴实无奇。
胡氏大院在当地被称为“石门楼”,但是它的正门却不是石条砌成,而是传统的宅门。
做工精细、别具一格的门楼,见证了胡氏大院的文化气息,诉说着大院曾经的繁华,尽管而今铅华尽洗,淡雅犹存眉宇之间。
下堂通往上堂的中间甬道,是胡氏大院最具特色的部分。甬道两边是猫背起伏式山墙,中间是台阶,上面是上堂的门楼,错落有致,造型独特。
胡氏大院为木结构建筑,柱、梁支起一片遮风避雨的屋顶,用料讲究,粗壮结实,牛腿、斗拱的雕琢简洁精细,朴实无华。
最喜欢它还住着人家,不似一般古镇古村,像罩在玻璃罩里的展品,没有生气,我们喜见的是浑然天成,看岁月静静流淌在寻常日子里,嗅得到生活的气息。
胡氏大院历经数百年,完美无缺,古朴大方,感受到的是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置身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似乎每一扇门、每一堵墙,都在讲述一个故事,突然觉得,什么是家?什么是家乡?我想,这就是了吧。
历经岁月的石砌围墙,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厚重却不沧桑,历史的沉淀在这片青山绿水间也显得生动起来了。
大院门外广场右侧的胡氏宗祠。
说起土楼,一般都会想到福建的南靖、永定,在泰顺也有土楼,位于城边的上交垟村,称“交垟土楼”,当地人称曾氏土楼。
从福建迁入的曾氏家族在泰顺这片与世隔绝的立足之地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时,处处考虑防御,建造贮藏粮食的土楼时,充分顾及了防御功能,土楼的前后左右挖有护楼河,既能防火,又能隔离。
为了达到防御的目的,土楼只有一扇大门,选取厚实硬木,采用双门设计,可以有效地抵挡火攻、射箭、撞木等进攻。
倉楼土楼被称为“四面厅”,因为土楼是四面夯实的高墙,再在墙内建造屋室,四面的建筑围成了中央的天井。
二楼是住房,村民避难时居住。
二楼朝天井的一面是四周连通的回廊,内外双层四周联通的回廊是福建土楼所没有的构造。
外回廊窗户可以作为哨岗观察敌情,也可以进行火力攻击。
回廊的四个角有楼梯上下。
站在红灯悬挂的窗前,让人恍如隔世。一座土楼、一落古村、一个小城,给我们做了一次惊人的展示。它们组成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仿佛谱成了一曲芬芳的心音,在我们内心回荡!
土楼西面还有一个弧形的土楼建筑,叫“水城厝”,是较晚时间建成的,曾氏家族不断扩大,倉楼土墙已经不够用,于是又建了水城厝,现正在修䦅中。
漫步穿梭于土楼间,那一垛垛粗糙的土墙,一片片黑色的屋瓦,还有那古朴的木门与横梁,一下子好像都有了历史的温度,仿佛在你眼前弹奏出一曲芬芳的心音。
在这里,似乎重现了年轻时的影子。
现在土楼作为文旅融合项目,依托国保土楼和周边古民居村落文化资源,致力打造浙江唯一土楼古村。
但愿土楼今后依然以古朴纯真的面貌呈现给游客,让更多的人知道泰顺有座双回廊土楼。
库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唐宋遗风”历史文化古村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己有1200年,因为街巷、山墙皆用鹅卵石砌造,被称为“千年石头城”。
一进村口,显入眼帘的是溪桥边一幢临水而建的三屋木头大屋,其门楼通道与村间巷道相通,在整个古村落中独树一帜。
过了桥,就来到了世英门,库村以世英门为界分为东吴西包两个小村。世英门又名石门楼,用石柱、石梁、石楣、石瓦、石墙叠砌,门前还有上马石、下马石,石条凳等,额间有浅浮雕,是浙南地区典型的石门楼建筑。。
漫步古村,仿佛穿越在吴越文化的历史画卷中。
古村新碑,历史的延续。
古村也有小清新,古今相得益彰。
库村古村落布局沿袭唐宋时期的特色,其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和山墙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了库村,就进入了鹅卵石的世界,整个村落仿佛就是一座鹅卵石砌成的城堡。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会唱时光歌谣。一块块鹅卵石铺就了历史文脉,绵绵不断。
村中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律是用鹅卵石铺设的,鹅卵石路的两侧,也是一律的鹅卵石墙。因为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墙脚做得要比墙顶宽得多。鹅卵石的个儿也是下大上小。
石头砌成的小道上,两边是或高或低的石墙,虽不似砖头砌成的那般秩序井然,也非胡乱堆筑,每一块石头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斑驳的花纹,潮湿的青苔,更为石路石墙增添一份韵味。
库村的美在于那些构筑精美的院落、那些石头垒砌的民居,充满了幽雅的气息,漫步其中,仿佛与历史同行。
你听到过石头会说话吗?
我听到了,
石头在低语,
那千年的情话......
新晋网红打卡地南浦溪,这里是一个有诸多元素表达的地方。
从停车场坐景交车进入景区,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沐湾沙滩。
把阳光沙滩安置在大山深处的南浦溪边,绝对有创意!
顺水势而建的碇步好像一排飘盈硕长的钢琴键盘,静静的躺卧在溪水之中,水流声恰似在为她伴奏。
独特的地貌,独特的景观。
青山环抱,步履幽雅。
在泰顺,看似简陋的碇步桥可是与那些精美、造型各异的廊桥同为廊桥之乡的瑰宝的,这个现代碇步让人为之动容。
水是眼波横,山是绿峰聚。
欲问学友何处去?眉眼盈盈。
端坐山水间,回温一段段过往,奔跑的身影变得明朗起来。
原始状态下的山,形成原始状态下的水,南浦溪的自然美景在三重漈得以升华,一条溪涧由于自然落差从海拔800米的翁山剧然降至200多米,造就了高度不等的三重七折梯级瀑布群,风姿绰约。
一个淳朴又满是故事感的小城,
来过便难忘记,
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陶醉;
被这里的古老建筑所吸引;
被这里的别样底蕴所撼动……
来浙南山区泰顺走一回吧!
“走走泰顺,一切都顺”。
借用了网上的几张照片和文字,向原作者、特别是蜂蜂特工队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