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醉乡记(戴名世)

昔众尝至一乡陬[1],颓然靡然[2],昏昏冥冥[3],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4],心为之荒惑[5],体力之败乱[6]。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7],甘旨之尝[8],以徜以徉[9],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10]。当是时,神州陆沉[11],中原鼎沸[12],所天下之入,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巳。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13]。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追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音欤[14]?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15],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注释

1.乡陬(zōu):偏僻的地方。陬:隅,角落。
2.颓然靡(mí)然:颓唐萎靡的样子。该句以下七句,均系写酒醉时的状况。
3.昏昏冥冥:昏暗不明。
4.眩:眼花,看不清。
5.荒惑:恍惚迷惑。“荒”通“恍”,恍惚。
6.败乱:受到损害扰乱。

7.酣(hān)适:酣畅适意,指痛快饮酒。方:地方,处所。
8.甘旨:美味。
9.徜徉(cháng yáng):安闲自在。
10.刘伶、阮籍:俱为西晋人,与嵇康、向秀、王戎、山涛、阮瑀、阮咸等五人交好,世称“竹林七贤”。刘、阮好酒,刘伶尤甚。《晋书刘伶传》说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chā)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11.神州: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陆沉:国家陷于灾祸,有如大陆沉沦。
12.鼎沸:形容局势不安定,有如鼎水沸腾。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器。
13.或以为可以解忧: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相传杜康为始造酒者,曹操诗以杜康为酒之代称。
14.“其不入”二句:意谓不入醉乡而昏迷荒惑的清醒之士,还是有的。
15.“而荒原”二名:醉乡中的荒惑败乱者,不自知其昏迷颠倒,反指清醒者为可笑。

译文

从前我曾游至一地方,一到那里就浑身发软,歪歪倒倒,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天地因此变换了位置,日月因此失去了光明,眼睛因此发花,心因此荒乱迷惑,身体因此衰败不堪。我向别人打听说:“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畅快舒适的地方,可以尝到美味的地方,可以徘徊闲散的地方,这里便是醉乡。”

啊!这里便是醉乡了吗?古人果然没有欺骗我。我曾听说刘伶、阮籍这一类的人迷恋醉乡的事。在那个时代,国土沦丧,中原纷乱,天下的人,放纵自己痛饮之后便颠颠倒倒,一个接一个不断的进入醉乡了。据我所见,那里不曾有可使人快乐的地方,有的人认为那里可使人消除忧愁。如果是可以消除的,就不是真的忧愁;如果是真有了忧愁的人,或许也不必去消除它。何况醉乡实在不能使人消除忧愁,那么,进入醉乡的人,都是没有忧愁的人。

啊!自从刘伶、阮籍以来,醉乡遍及天下;醉乡有了人,天下就没人了。这样的境况昏昏沉沉,迷迷糊糊,颓废消沉,萎靡不振,进去了就不知道出来了。虽然不曾进去而被迷惑了想进去的人,难道没有那样的人吗?而昏聩无能,丧德败乱的人,常被人指着他们取笑的人,就真不愧是醉乡中的酒徒了啊!

名家点评

谢楚发《绝妙好文》:“文章描写与议论结合。作者对于醉乡的描写,与晋刘伶的《酒德颂》,唐王绩的《醉乡记》所描写的‘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大不相同,他只觉得‘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基于这种感受,对醉乡的看法,自然不同。这是一种形象性的议论,尽管也在说理,但并不枯燥,而且前后贯一,具有一种简洁精致的整体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