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屈原在其中绝对算是一位特殊人物,身虽死名不朽,他让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为其一次又一次的诠释。著有《离骚》留世,全文将近三千字,阐述了自己的坎坷一生和心中所愿,以及最后想要以身殉国的心境。其中蕴藏的精神,除了受到中国后人们的倍加推崇之外,其在全世界都享有着崇高的赞誉。
屈原虽然出身于贵族之家,但是却自幼同平民百姓生活,做了很多对百姓有益的好事,受到了楚国民众的一致称赞。在秦国进攻楚国边境的时候,还没入朝为官的屈原便组织家乡的人们抗击秦敌,在其出色的指挥之下,给予了秦军沉重的打击。后来屈原应召入仕,积极的进行变法改革,同楚国贵族势力进行抗争。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屈原的举动让朝堂上的另一帮人不满,楚王受谗言所误,将屈原降职,之后将其又流放到汉北地区。
虽然之后屈原被重新启用,但在出使齐国归来之后,却遭到楚怀王的疏远,一直不能参与朝政。后来又被放逐到江南之地,最后在公元前278年,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任何能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都必然是其精神和功绩带来的结果,例如孔子,其留下的思想在经历数千年后的如今,依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中国的古代文人无一例外,全都面临着仕与隐的抉择,屈原却是面临着入仕不能、归隐不得的两难抉择。欲竭己全力事君报国,但遭到佞臣阻拦;不愿与小人争,便无法为国效力。人们大多将屈原视作诗人,却常常将其卓越的治国才华忽略,而这便是屈原留名千古的起因,也是造成其暮年悲剧的原因。
只是屈原所在的楚国看似强大无比,能够与秦国抗衡,只是内部腐朽不堪,楚王昏庸无能,奸臣当朝误国。楚王听信佞臣谗言,不听屈原忠告,让楚国在政治和外交上几度失误,错失一统天下这丰功伟绩的良机,也造成了屈原的悲剧。屈原所在的战国时期,虽然依旧是群雄之间争霸的时代,但是最终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没人愿意遵循孔子“恪守本位,不得僭越”的思想,全都认为该靠实力说话,谁有实力能统一其他国家,谁就来当这个天下之主。
而屈原心怀远大抱负,也想辅佐自己的家乡楚国强大起来,成就一番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可惜这个愿望虽无限美好,却终究不可能实现。
楚王穷奢极欲,大臣敛财排贤,百姓怨愤横生,楚国表面上地大物博、兵多将广,却已经岌岌可危。反观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其经济、军事则不断强盛。因此六国无法灭秦,秦却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在屈原所著的《离骚》当中,便能从其中窥见楚国的忧患: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在这些诗句当中,足以看到楚国已经是风中摇曳的残烛,面对即将到来的风雨毫无希望可言。楚王的不作为,朝堂上大臣的愈加激烈的斗争,终于让楚国在统一战争中消亡。与秦灭六国一样,除了偶然性之外,还有着绝对的必然性。可以说是在天下大势所趋之下,秦国消灭其余六国完成统一,楚国的败亡也是必然,并不会因为屈原的一厢情愿而有所改变,这也是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屈原的悲剧还表现在尊崇儒家思想上,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但却遭到了昏君佞臣的阻拦。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犯上作乱,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而屈原不愿离开祖国背弃君王,也不愿独善其身随波逐流,更不想消极避世就此归隐。最终他选择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绑在一起,选择了以身殉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是屈原精神和人格的伟大之处,也是我们对其无比推崇的原因。
屈原一生忠君爱民正道直行,却接连被诬陷流放,心灰意冷的他投江自尽;而那些阿谀奉承的卖国奸佞,却受到楚王的恩宠重用。虽然他是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却是辉煌的诗人。而屈原之所以能够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源于他本身忠贞爱国精神的伟大,他的抗争是忠于君王和国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正因此,屈原的死才显得格外悲壮,与那些媚上的佞臣成了色彩鲜明的对比,从而令人为之动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于中国文人的悲剧性》——周宪
《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杜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