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故事 | 青云谱的来历
江西地名研究
青云谱的来历
青云谱,原是南昌市一所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道院,它座落在市南郊十五里的梅湖之滨,岱山脚下。传说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在这里创造道坊,“炼丹成仙”。汉朝县尉梅福辞官后也在这里隐居过。到晋朝时,许旌阳又在北开辟道坊,是道教活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唐朝至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刺史周逊类迠太乙观,宋朝至和二年(公元一零五五年),皇帝又勅赐为天宁观,随着时光的流逝,这座道院屡遭兴废。到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明朝朱元璋第十子朱权的后裔朱聋(号八大山人),因痛明室覆亡,不满满清的统治,乃赝居予此,潜心于书画艺术创作,并称这里山川风景为“净明仙境”便在原有道院基础上重新修道,取的“青云圃”。从此八大山人成为“青云圃”道院的一代宗师。
“青云”二字原来是根据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为什么后来将“青云圃”三字中园圃的圃,改为谱牒的谱字呢?这要从戴状元到此游历谈起。
戴均元,江西大余人,自幼劝奋好学,人才出众,只是当时南安的县令有眼无珠埋没了他好些年。他从十多岁起,一直考到三十方尽,连一个小小秀才也考不到手,可惜一块白玉埋没尘沙,难得出头。
那年又值罢考,戴均元仍是名落孙山。众过同窗好友不服,捐取他买了个秀才,才得取了乡试的资格。八十六当中他凭着满腹奇才从乡试到殿试。过关斩将,连中三元。皇帝召见,钦点头名状元,衣锦还乡。那位理没扼杀了国家栋梁的七品县太爷自知难当其罪,连夜挂印逃跑了。
戴均元为了出口怨气,警告那些闭目塞听,玩忽职守官员在故乡的祠堂上,挥笔题写了一副对联!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又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嘉庆二十年戴均元坐着轿子到青云圃来游玩,回忆起他早年的穷困潦到,而后科坊连连得意,直上青云的情景。于是头晃脑提议要说四言八句助酒兴,条件以“圣贤愁”三字为题,一人说一个字,每个字拆得开、凑得拢,还要说到做到。
铁拐李抡先说第一个字“耳口王、耳口王、壶中有酒我先尝;盘中无莱怎下酒,割个耳朵尝一尝。”说完,便用小刀将自己的耳朵,割下来;放入歺具盘中。
吕洞宾等铁拐李说完,即刻就说第二个字,“臣又贝,臣又贝,壶中有酒我先醉,盘中菜少难下酒,割个鼻子配一配。”说完,就用小刀将自己的鼻子割下来,放入歺具盘中。
秀才见他们割耳割鼻,滴血未出,深信自己是不可效法的,这一场风波该如何收场呢?他略加思索,胸有成竹,于是慢条斯理地按第三个字吟道“禾火心,禾火心,壶中有酒我先饮,盘中菜少难入口,拔······声音逐渐变得嘶哑,吕洞实、铁拐李急不可耐地问:“拔什么呀?”秀才若无其事地说出了最后一句:“拔根眉毛当点心。”说着拔下一根眉毛放在盘子里。吕洞宾铁拐李愤愤不平地说,秀才也太不近人情了,你连拔一根眉毛都不那么痛快……
秀才笑哈哈地说:“若不是二位大仙在前,我还一毛不拔呢!”
征得道长的同意,将“青云圃”改为“青云谱”,取青云之上,有谱可考的意思,这也许与他在故乡祠堂题联为“人眼不开天眼见”同出一意吧。
选稿: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