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的辨治经验

中医书友会第293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呕吐是儿科疾病中仅次于外感的一种常见病,病因中饮食积滞又占了大多数,也曾听闻有些儿科专家仅凭一剂保和汤加减治疗各种儿科疾病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从脾胃气机调治小儿呕吐的诊疗思路,但作者也提出其他疾病造成的呕吐也是不容忽视的哦。(荐稿人/唐义超,编辑/个个)

小儿呕吐辨治经验

作者/胡思源 刘虹

呕吐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使饮食、痰涎等物自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类病证,可见于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中,如消化道功能紊乱、胃炎、溃疡病、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肝炎等一些急性传染性疾病,或颅脑疾患、尿毒症,以及中毒、药物、食物影响等。小儿以消化道功能紊乱所致者最常见。

01

呕吐的病因病机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常见饮食积滞、伤暑冒热、感受寒凉、胃气虚寒以及痰饮留滞,病机关键在于胃气上逆,失于和降。

胃为燥土,主受纳、腐熟水谷,在病理生理上以通为顺,以降为常,以润为和。小儿脾胃薄弱,胃体未全、胃用未壮,凡是可以引起胃腑不通、不降、不润的原因,均可以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而发生呕吐。

02

分清寒热虚实,和胃降逆为要

呕吐一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和胃降逆总为核心治则。“寒则温之”,降浊阴之上逆;“热则清之”,折火势之上炎;“实则泻之”,导滞通便,胃气自降;“虚则补之”,补气益阴,胃气自和,胃气和降,呕吐自止。

临床中常将呕吐根据病因辨证分为伤食吐、寒吐、暑热吐、胃虚吐以及痰饮吐。

1.伤食吐

小儿胃气薄弱,“脾常不足”,若饮食过量、添加辅食过早或质与量的不合理,致胃纳过多,脾运乏力,宿食积滞中焦,气机受阻,上逆为吐。该证型呕吐的特点为食入即吐,次数少而呕物量较多,且多为不消化之食物残渣,气味酸腐,兼见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臭秽而溏或便秘,舌苔厚腻,脉滑实,指纹紫。

治以和胃降逆、消食止呕,方用保和散加减(连翘、藿香、半夏、云苓、陈皮、厚朴、枳壳、莱菔子、生姜、吴茱萸、神曲),症状重加竹茹、代赭石降逆和胃;伴恶寒发热加荆芥穗、薄荷疏风清热;腹胀便秘加大黄、槟榔导滞通便;兼里热者加黄连、芦根清热和胃。

2.寒吐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伤于寒冷者,吐势多缓而有实虚之分。胃气素弱,过食生冷,则寒食中阻,胃无热以腐熟,脾阳虚而不运,壅塞中焦,气机上逆,发为呕吐,证以寒食积滞为主;脾胃素虚,感受寒凉或过服苦寒之药脾胃阳衰,虽为宿食中阻,但阳气虚乏则胃不受纳脾失运化,水谷食入而复出,形成“朝食暮吐”,证以脾胃虚寒为主。

呕吐的特点为朝食暮吐,状如“反胃”,或进食后有相当的间隔时间始作呕吐,但呕出物臭味不大且为清稀之液,食物残渣或奶水如故,兼见面色㿠白,喜暖恶寒,甚则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指纹淡。

寒食积滞者治以温中通腑法,方用温脾汤加味(党参、附子、干姜、大黄、吴茱萸、当归、半夏、厚朴、甘草、生姜)。脾胃虚寒者治以温中补虚,和胃降逆,方用吴茱萸汤加减(吴茱萸、党参、生姜、大枣),呕吐剧烈者加半夏、陈皮、丁香、伏龙肝,温胃止吐;脾胃虚寒者,加白术、干姜、山药健脾温胃。

3.暑热吐

感于暑热者,因暑热侵袭,胃热上冲而呕吐急迫,可谓“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以其热性炎上,气机冲逆而致。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伤津耗气,又因暑多夹湿,故人体若为暑邪所犯,伤及阳明,则会出现发热,呕吐,烦躁等临床表现;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阻中焦,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会出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大便不爽,呕吐清水等症状。

呕吐时,势急迫,发作频繁,张口即吐或食入即吐,呕物腥臭,其质黏滞,色带黄绿,婴幼儿呕吐物中可见奶块,大便干燥或黄绿黏滞,尿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方用藿连汤减(藿香、黄连、厚朴、枳壳、半夏、竹茹、砂仁、芦根、甘草、生姜、薄荷),热重者加生石膏、荆芥穗清热泻火;暑湿重者加佩兰、白豆蔻祛暑化湿。

4.胃虚吐

多种原因所致的呕吐,均可损胃伤脾,特别是呕吐剧烈反复发作时,更易造成胃液丢失,气津耗伤;脾胃素弱或久病胃气虚乏,胃纳脾运乏力,或热病后期,气阴耗伤,胃燥不和,虚热冲逆,也可以出现呕吐反复发作。脾胃既虚,精微无以运化,气血无以化生,多亦合脏腑失常,气血虚乏的症状。

《活幼心书▪明本论▪诸吐》云:“脾气弱,不能运化,故有此证。譬如小器盛物,满则溢。”其呕吐点为久吐不止,呕多吐少,或闻食嗅则呕,吐物清稀少臭。食欲不振,脾气薄弱者兼见腹胀腹泻,面色淡黄,舌淡少苔,脉沉细弱;胃阴虚乏者兼见大便干结,面赤颧红,唇红口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以益胃和中、降逆止呕,方用加味旋覆代赭汤(党参、云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旋覆花、代赭石、甘草、生姜),呕重加吴茱萸、伏龙肝温胃止吐;腹胀加白术、葛根健脾理气;食欲不振加炒谷麦芽养胃气。胃阴虚乏者,治以甘寒养阴,益胃降逆,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枳壳、竹茹、枇杷叶、半夏、生姜、鲜芦根)。

5.痰饮吐

脾胃是生痰之源,脾运不佳则湿聚为痰,水聚为饮;痰饮留滞中焦,致升降枢机不利,水饮上逆而发生呕吐,可于一些慢性、反复发作性呕吐。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有痰饮食不消候的论述:

“痰水结聚在胸腑、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或今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

此类呕吐特点为饮水即吐,吐物清淡稀薄呈水液状或吐涎沫,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饮,眩晕耳鸣,舌淡苔滑腻,脉沉弦,指纹淡。治以温化痰饮、降逆止吐,方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桂枝、云苓、白术、半夏、泽泻、生姜、甘草、陈皮),偏寒加干姜、吴茱萸温胃止呕;大便不畅加大黄导滞通便;胃虚体弱者加党参、山药健脾补气。

03

总结

陈宝义教授认为,呕吐有寒热虚实的区别,治法亦有温清消补的不同。但究其病机,总由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因此,调气和胃、降逆止吐是基本治疗原则。常用的止吐药物如半夏、竹茹、生姜、吴茱萸、丁香、旋覆花、刀豆、代赭石、伏龙肝及砂仁、陈皮等均可随证应用。剧烈或顽固的呕吐,可以配合针刺治疗。

他强调,临证中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小儿发生呕吐的原因非常复杂,一些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先天畸形、急腹症,以及感染、虫证、颅脑疾患、中毒等,也往往表现为呕吐,要结合四诊仔细辨病,才不致贻误病情。中医药治疗呕吐具有独到之处,如辨证精确,论治恰当,方药合理,每收良效。

✎ 编 者 按

需要注意,呕吐和小宝宝的溢奶是有区别的。溢奶多见与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是胃内容物的反流,通常拍嗝就可以帮助减少溢奶。

但呕吐不一定是坏事,它也是人体的一道防御机制,可以促进对身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排出体外。所以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吃任何止吐药,除非经过正规医院儿科医生同意。

此外,感染、食物中毒、药物以及颅脑疾患,都可能导致呕吐。

【今日思考】呕吐伴随哪些症状,就不能简单视为肠胃消化障碍,而要警惕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0)

相关推荐

  • 经方补:茯苓饮(脾胃虚弱,胃内停水)

    茯苓饮 [原文]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出自] <外台> [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橘柚  ...

  • 《本草纲目》脾胃病养治常用品物

    一.脾胃损伤 (一)[释名] 有劳倦内伤,饮食内伤,湿热,或者虚寒. (二)[劳倦] 1.甘草,补脾胃,除邪热,益三焦元气,养阴血,水煎服. 2.人参,劳倦内伤,补中气,泻邪火.煎膏和姜.蜜服. 3. ...

  • 脾胃好不好,看嘴就知道

    脾胃:免疫力大本营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健壮,肺能得到滋养,肺气充足,人体抵抗力就强.如果脾的运化能力弱,肺的宣降功能也弱,此时饮食中的水液就会滞留体内,形成痰湿 ...

  • 小儿便秘辨治经验​

    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便秘患儿有逐渐增多趋势.便秘日久,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甚至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严重者可导致脱肛或肛裂,使小儿恐惧 ...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辨治经验

    医道流芳 中医传承,医道流芳. 关注 針推承傳 中医针推技能传承. 关注 医道讲坛 名师名医讲解,中医学习提升的小天地. 关注 艾灸999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 关注 健 ...

  • 『名医经验』何镔痹证辨治经验

    痹证亦称风湿病,是在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风寒湿热燥诸邪入侵,痰浊淤血留滞,经脉不通,气血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

  • 益气升阳三方辨治经验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垣以<黄帝内经>为基础,汲取张仲景以及唐宋诸多医家辨证论治体系及临证经验,受其老师张元素和河间学派的熏陶[1],针对"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

  • 平冲降逆,化瘀安胎,妊娠恶阻与出血辨治经验分享

    妊娠病的治疗,首当辨识胎元正常与否,安全用药是考虑的第一要素.中医药在保胎上具有很大优势,但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故治疗应谨慎. 平冲降逆治恶阻 谨防输液添水湿 恶阻,乃怀孕早期恶心阻其饮食,头晕呕吐, ...

  • (61)《医路随记》——汗证辨治经验

    汗为心液,汗出过多有伤心气.汗血同源,经常出汗会导致血虚. 出汗的必然因素:①津液足.②阳气足.③经络通. 出汗的偶然因素: (1)积食内热--食后头颈汗出 出汗有利于机体散热,动态调节体温.积食内热 ...

  • 前列腺炎的辨治经验点滴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控制排尿.射精.内外分泌.运输等功能.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发炎.增生.结石.肿瘤.不育.阳痿.结核等,其中发病率最高者为发炎与增生.前列腺炎的发病率约37%左右,属于 ...

  • 基于数据分析探讨周仲瑛教授原发性肝癌辨治经验

    目的通过病案数据分析探讨周仲瑛辨治原发性肝癌"症-机-证-方-药"经验.方法收集和整理1994-2014年整理周仲瑛教授门诊经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记录,形成病案数据库,经数据清洗,采 ...

  • -李赛美运用葛根汤类方辨治经验整理

    目的:<伤寒论>自成书以来,有1800多年连续不断的学术研究与发展史,并且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国内外拥有一大批的的研究学者,著作有3000多种,医家有600余家,曾经发表的论文有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