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故事

包子的故事
■刘水芹

一九八六年九月,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同学,背着书包,开心地组建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初一(6)班。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比较偏远的地方不少。对于所有同学来说,是一段崭新生活的开始。以前我们在家主要吃饼、卷子,有时候是菜饼,过年时吃馒头,馒头里包豆糜、萝卜、酸菜……馒头大,馅儿少。

在家时,受父母管理,没钱。现在独立自主,自己在县城读书,住校。家长怕孩子受委屈,在家省吃俭用。离得远,一个月回家一次,家里给的钱,除了交给食堂的菜钱,一般剩下十元、五元不等。记得我们一周是六天,每天二毛钱的菜钱,一周一块二,一个月就几块钱,平时我们一般不乱花钱,省下钱来买学习用具,自己订报纸杂志,记得当年我订的是《少年智力开发报》,想想那时我是多么爱学习哟。也有的同学离家近,一周回家一次。

我们住校生,平时吃卷子,偶尔吃豆腐卷也开心许多。一周两周回家一次的同学,回校后,一般都会在宿舍分享各自带来的美食。有的同学带饼,有的带花生,也有家在果园的同学,把苹果分给我们吃,记忆最深的是还是巧丽同学带的“三合炒”。据说是她奶奶做的,“三合炒”是面里加碎花生米和糖,放在油里炒,非常香,感觉就是现在的桃酥味道。装在玻璃罐头瓶里,这个可以吃时间长,晚自习分给我们吃一两口,美味至极。偶尔下晚自习会去门口下半份面条——一份两毛钱,学生优惠,可以买一毛钱的。有汤有水,吃饱喝足。

但是,最难忘的美味还是包子。肉包子太好吃,特别是八十年代,对于我们那是奢侈品。那时候的肉包子,一毛钱一个。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货真价实,那时的猪肉确实香,咬一口,满嘴流油,满口肉香。

尤其是学校门口的那家包子铺,早晨蒸笼抬起,热气弥漫,人们排长队买包子。直到今天,那家店县城还有,拆迁到别处了,包子生意依然兴隆。

我有个好友,个子不高,人也较瘦,大眼睛。她家在集镇南面,大运河边上,离学校十几里,每周六放学,如果她父亲有空,一般都骑车来接她回家,如果放学时父亲没到校,也说好,按着约好的路线顺着大运河步行。

刚开学三周,家里农活忙,准备收水稻。那周放学后,父亲没到,她觉得自己肚子“咕噜噜”在叫,如果步行回家,怕走不动。摸摸自己的口袋,还有一块钱,走学校门口买了十个包子拎着,沿着大运河堤岸往家走。背着书包,顺着运河边,边走边吃,边吃边玩,一口气吃八个。那时包子个大,油多,肉香。已经吃饱了,还剩下两个包子,攒劲又吃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真是吃得多,剩下一个实在吃不下去,怎么办?走了很长一段,还没遇到父亲。怕父亲看见说自己乱花钱,也觉得包子在手里碍事。顺手把包子扔进大运河喂鱼了。

同学聚会,她讲给我们听时,满脸愧疚,糟蹋粮食,更后悔自己没想起把包子放在书包里,带给父亲吃,带回家给弟弟吃。其实父亲很少吃包子,一是乡下没有卖包子,二是有包子,也舍不得自己买着吃,而是省给孩子们吃。

我们班有两个男生,个子都不高,一个胖胖的,一个瘦瘦的,他们两个是同桌。开始他们也不知道包子好吃。一个周末,从家到学校,还没到晚饭时间,肚子在“咕咕”叫,两人相约到门口买点东西垫垫,就转到包子铺门口。包子的香味扑鼻而来,馋虫被包子勾上来了。一人买两个包子,真是没想到还有这么美味的东西,三口两口,包子已经一扫而光。听到学校吃饭的铃声,迅速回到学校准备吃晚饭。学校的卷子、稀饭哪里比得上包子啊,经常吃,天天吃,再好吃的东西也不好吃,何况刚刚吃了那么美味的包子呢。晚饭草草收场。晚自习后,两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来到包子铺,每人稍微留点量,一口气吃五个。

从那天后,两位同学像变了一样,以前吃饭时很积极,现在每顿都随便吃点,早自习下课不见踪影,笆斗经常剩下两个馒头,伙食委员找不到他俩,经常把馒头放在他们的桌子上,直到上课他们才慢吞吞回教室。晚自习下课,不见他们回宿舍,而是向外面跑。有同学发现端倪,告诉老师。老师找他们谈话,他们支支吾吾,说家里亲戚在门口开包子铺,他们在那里吃包子呢。几天后,他们向同学借钱,周末回家告诉家长要买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料,家长哪里知道,他们把钱都送给包子铺了。后来实在编不下去,开始在包子铺赊账,因为最近天天去吃,老板认识,也赊给他俩,俗话说:“开饭店还怕你肚子大吗?”

好景不长,赊账不结账,店主找到教室,我们经常看到他在教室门前徘徊,在窗户口张望,教室里很少看到那两个同学的影子。其实也就少包子铺二十几块钱,但是在十几岁孩子的眼里就是天文数字。心也散了,学也不敢上了。后来和家长沟通,他们被家长带回乡中学读书了。

二〇一〇年元旦同学聚会,没有联系到他们,有位同学老家离他们老家不远,听他家人说,已经很多年不曾见到他们。我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后,想起“包子惹的祸”就心痛,包子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但是,又常常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因为转学退学,这两个同学或许有更精彩的人生故事,有更好的生活。祝福两个同学!

现在包子已经成为家常饭,有很多孩子不爱吃包子了,很多时候孩子吃饭变成一种任务。

岁月更迭,我难忘中学时代的包子味道,难忘中学时代快乐的学习时光。

刘水芹,女,1973年生,江苏省泗阳县人。喜欢每一片绿叶,耕耘在黑土地的园丁,爱与儿童在一起,喜欢读书,文章散见各类报刊。散文《车来车往》暗合2017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后被拍摄成视频散文,腾讯视频发布。

(0)

相关推荐

  • 考试前想玩……

    今儿,姐姐考完最后一门数学就放假了.   昨儿,姐姐上午考语文,考完,有消息灵通的家长把卷子发家长群里了,家长们一通讨论呢!有些题感叹自己也不一定能答对呢! (家长上网查什么什么的眼睛,ABB式)  ...

  • 经验分享丨武汉妈妈:高考最后一个月,我是怎么帮助孩子的?

    在我们昨天中午的直播<高考倒计时1个月:分享经验.盘点机会和风险>中,贾小岛老师邀请了往届优秀学生及家长为大家分享最后一个月的安排和部署,相信很多家长昨天都已经看过了. △截自高中生家长圈 ...

  • 魅力太行 ‖ 难忘的高中生活——食堂饭

    文/杏子 37年前,我们从邢西大山里的浆水中学走出来,奔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跑道. 在离开学校后的37年间,我们或偶尔相见一面,或匆匆擦肩而过,甚至只是望见一个背影,顾不上说一句话,哪怕是打一个招呼. ...

  • 散文《趟过岁月的河》大淑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离春节还有15天的时间,终于要放假了.看着宿舍里同学都那么兴奋,小美似乎也把自己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嗯,应该要保持一 ...

  • 小学到中学的梦魇: 始于被报错的志愿

    [留美学子]第2412期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小学到中学的梦魇 作者:詹志芳 1963年,是我们升中学的一年. ...

  • 【杂谈】回忆下幼儿园吃包子的故事

    有点意思 说说立场问题 这事要是追忆起来,那得是小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县公立幼儿园还不多,我所在的机关幼儿园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了. 虽然说幼儿园挨着我县文庙,但80末的娃娃们,最早接触的教育跟儒家没 ...

  • 包子的故事:全国各地著名的包子历史与故事

    对于包子来说 可爱的最高评价是? 暄软 南方的包子会蒸出热汤 北方的包子会蒸胖 那么,这小小的软包子 又有什么故事呢? 包子作为中国的一道传统饮食,可以蒸来吃,也可以做成煎包, 既能各种肉类为馅儿,又 ...

  • 我们连队:一个包子的故事

    作者:推诚相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军队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充分体现在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我连二台报务员吕敏回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写的这段"一个包子的故事"的文章,诠释了 ...

  • 小小包子创造的神话故事

    小区不远处有家早餐店,主要卖馒头.包子.豆浆.烧卖之类. 我基本每天都会关顾,十几样品种的包子馅,轮换着买,一到上班高峰期,压根挤不上前,大家自觉排好长的队. 店老板夫妇是安徽安庆老乡,约莫30多岁, ...

  • 故事|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 ...

  • 5-8岁 | 中国民间故事:狗不理包子的来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 本集话题 ⊹ 中国民间故事:狗不理包子的来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狗子卖包子不理人!" 魔力小孩,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高贵有脾气这么坏,还能把事情做成功!那我发发小脾气也 ...

  • 徐峥拒做监制、沈腾被摔17次,陈赫吃20个包子《李焕英》幕后故事

    大家都知道了,今年春节档的反转,比电影还要精彩. 前三天<唐探3>以预售10亿元票房的雄姿,一骑绝尘把其他6部电影甩在了后面. 但是春节档的第四天,出现了一个逆天的反转,15日票房冠军变成 ...

  • 民间故事:她在包子里放蟑螂,书生做客华狱庙,看见妻子变成蟑螂

    明朝成化年间,书生空飞文文名颇盛,受人尊重.他的父母健在,娶妻欧阳氏,生下两个儿子,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他家田产很多,家境不错,衣食无忧,故此,在他科举失意之后,他决定出去游玩一番,借此散散心. ...

  • 民间故事:村庄发生怪事,老人买包子,揭开怪事的真相

    宋朝时期,西河镇有个叫赵家村的地方,赵德源一家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他的妻子邓氏勤劳朴实,为人和善,街坊四邻都齐声夸赞.两口子育有一儿一女,生活过得温馨而甜蜜.赵德源在农闲时,总会走街串巷去卖些针头线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