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这么火?
在追剧方面,我永远后知后觉。
当初人家追《芈月传》,我没在意,看到铺天盖地的评论后才知道原来它那么火;最近,《人民的名义》被追,刚开始我也没在意,不就是一部电视剧嘛?!
一日,回乡下老家,却意外听到早就退休的公公说起在追这部《人民的名义》,而且不止是他,村里好多人都在追剧。我所知道的,身边无论是党政机关的,还是企业的小职员,年龄上更是从50后60后到80后90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但它的观众甚至普及到乡村,让我有些始料未及,同时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回家后,我打开电脑将该剧调了出来,几天内追着看到了今日,这才发现追剧有理,任何事物的流行都有它的道理。该剧之所以这么火,就在于它接地气很讨巧。每个人看这部剧都有自己该追的理由,某些政府的人看得心惊,百姓看得痛快,执法部门看得紧张......
第一,关注热点问题。近几年,全国上下掀起了“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潮流,从党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态度鲜明。老百姓时刻关心热点,每当新闻爆出大老虎落马,纷纷拍手称快。但对具体贪官能贪到什么程度、政企是如何勾结的、各级机关是怎么办案的、贪官是怎么被抓的等等都充满了好奇。《人民的名义》里各种真的假的桥段,满足了老百姓对政府抓贪官全过程的好奇心。
第二,与时俱进。该剧的很多桥段都将反腐形势跟自媒体时代的联系起来,能引起观众很大的共鸣,时代感强烈。该剧中,大风厂群体事件,因网络发酵而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事件,提醒自媒体时代的特殊性;郑乾因网上发布不实帖子等引发民警上门了解情况,顺便还给观众普了法。
第三,老戏骨演得好。这样一部正剧,难得聚集了一大帮老戏骨。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志坚、张凯丽、高亚麟、丁海峰、冯雷、李光复等都是多年的演员,对剧中人物把握到位,将人性的阴险、贪官的嘴脸、政府反贪的决心等等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观众爱看。
第四,以人民的名义想百姓所想。有些情节明显属于编剧意淫,却正中观众的下怀。就如当年包拯铡驸马,虽然历史查证,包拯和陈世美根本就不在一个朝代,包大人不可能维护正义铡了驸马爷,但却挡不住观众对此事如许年来的津津乐道。剧中,男主侯亮平以正厅级的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身份,竟然敢拦截副部级省委常委李达康的专车,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几率接近零。但男主不惧权贵、敢挑战权威却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看着就解恨。
第五,有很强的代入感强。官场有官场的法则,商场有商场的规则,但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无奈。看到大风厂的无助员工与拆迁队对峙,我们就是大风厂无助的员工;看到有上访百姓蹲在信访室的小窗户底下上访,我们就感觉腿部酸疼。小民无能为力,只能盼望着上层不要贪赃枉法不要置群众的利益于不顾。
综合以上五点,《人民的名义》绝对是站在了人民的立场,所以,它不火不行,甚至有新闻说,现在欧美也在平行追剧,其好评甚至超过了美国曾热播的《纸牌屋》。
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实,热闹追剧的背后都藏着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和不如意。
比如,有人喜欢追韩剧,内心藏着对纯真的爱情和为爱不顾一切的男主女主的渴望;有人喜欢追武侠剧,因为内心都有一颗想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心;有人喜欢追历史剧,幻想着古代皇宫里的爱恨情仇;有人喜欢追古装爱情剧,因为他们盼望的爱情里永远专一永远没有背叛......
《人民的名义》就是打着人民的名义,拍给老百姓看的一部正剧。当然它也代表着政府的一种态度,那就是,不管有多大的权利,只要违法乱纪——上不封顶,追究到底。
实际上,高玉良祁同伟是骨感的现实,李达康侯亮平是丰满的理想......这部剧时刻在警醒我们,现实社会有多苍白,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想要找到桃花源的愿望就有多强烈。
如果现实中的反腐真的按照剧中所演,有心底无私的侯亮平,有两袖清风的李达康,有正直不阿的赵东来,有知人善用的沙书记,百姓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乌托邦。
希望,乌托邦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