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土地的叹息
土地的叹息
文/胡桃夹子
半个月没有下透地雨了,土地已严重干旱。
豆子正值花期,玉米已出“天英”。这个时期的庄稼,最是需要充足雨水的时候,可是老天就是不落雨。
烈日下,玉米干的叶子卷了,豆子也蔫蔫的低下了头。种得稍微晚些的豆子,玉米,因为枝叶不能遮严土地,留不住土壤里仅剩的水份,已见枯黄。
满湖的庄稼渴望着水,这是它们生长最关键的阶段,错过了这个时间,今年的庄稼就是失收和绝收。如若是往年,肯定这个时候满湖都是抗旱的人们。可是今年,田里竟然没见到一个灌溉的村民,好像人们把土地遗忘了。
大河里不缺水,路边的沟里不缺水,地头的“机井”里水满满的,可就是没人来灌溉。看着几近干枯的庄稼,真的是让人心疼又着急。
生产队时期,农民靠土地吃饭,别无挣钱养家的门路,当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旦天气出现旱情,生产队会及时组织人力抽水灌溉,以确保丰收。如果是雨水过盛,社员们也会主动的去放水排涝。因为土地减了产,失了收,就意味着要饿肚子。
刚分田到户那段时间,人们对土地的热情和重视是空前的。田间管理无需人催,全凭高度的自发性。
又过了些年,计划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政府重工轻农,加上对土地征收的税赋繁重,一年种地的收入,除了上交国家,自己所剩无几,甚至不够。农民对种地失去了信心,因此导致土地抛荒现象严重。
后来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免除了农业税,并实行了农业补贴,虽然赢得民间叫好声一片,但是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因为现实是,农民手中的粮食已“不值钱”了。 一亩田一年的纯收入也就是八百元左右。而打工每天工资都是一至两百元甚至更多。真的是种一亩地,不如打半月工。这样谁愿意去搞田间管理,而误了打工?
三十多年过去,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和提高。可是,也从拿土地当命根子,变成了今天视土地为可有可无。
以前的靠天吃饭,是因为农业水利设施落后。但在水利设施齐备的今天,种地还要靠天收,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这一现象不能武断的看成是农民的变修和对土地的薄情,而应当解读为,农民对国家政策和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诉求!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