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从北京到保定,从保定到神星
翻看皇城根儿胡同串子公众号的过往文章,忽然发现这样一篇:童年去保定火车上的记忆,作者署名追逐绿皮火车,从这署名可见这位作者对绿皮火车的爱。
牛黄解读小时候的童年回忆里面,也有火车,不过我第一次见到的火车是黑皮的,货车,就在我眼前呼啸略过,那火车头得有一房多高。后来过了好几年,去外地上学才有机会坐上作者写的这种绿皮火车。
——直隶尚书房推荐阅读
童年记忆里的绿皮火车:
从北京到保定,从保定到神星
儿时的能记事的时候算起记得是上小学二年级,大约是1988年,在暑期二姑接我们哥倆去保定神星的惠阳厂玩,正好和表弟他们一起会师;在计划经济的时期,别说去周边的外省市,就是到北京郊区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啊。
记得那天北京的早晨飘着雨,气温不算高,三叔一早起来接上我们开车把我们送到北京南站,等一会儿天津开过来的505次去保定,当时这趟车是慢车,每天在天津—保定往返一个来回,算是现在俗称的“站站乐”。
这趟车虽然慢,但是人少,加上暑期暑运,要是坐快车的话还不一定能买到座位,因为是不多的旅行,所以每次这种旅行的画面都会在脑海里完整的保留下来。
如果旅行一切顺利这趟列车到达保定火车站的时候,正好能赶上保定——神星的“小火车”,这趟当地人俗称的小火车就是往返保定-满城-神星的一趟通勤列车,车次是721/2、723/4次每天两趟,当时保定-神星之间公交车不多,所以火车成了往返于两地职工的重要的交通工具。神星其实就是当年一些国家因为形势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三线地区开设的一些国有特殊的军品设计制造的单位,当地也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到医院学校,小到浴池理发店,你所想到的都会满足。
505次慢车主要是服务沿途居民,一些走亲访友的旅客乘坐的多,因为住南城,离着南站近,所以选择这趟车一来不用去北京站,省了折腾的时间,三叔给我们送到快到站房,也让我们能少走几步道,想得太周全了。
做火车对于大人来说是一种煎熬,尤其这趟车要做6个小时,时间太长一点;对于出门少看着什么都新鲜的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丰台、长辛店、良乡、窦店、琉璃河、松林店、高碑店、定兴、徐水、漕河、保定、工业站、小车乡、南奇、满城、市头村、神星等等,可能有一些小站也实在想不起来了。
北京南到保定是152公里,保定到神星是35公里,全程不到200公里,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来钟,全程走了将近9个小时,当时出行的时间与条件和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碑店站台上有卖豆腐丝的,二姑是个心细的人,到了站台上特意买了一些给我们哥倆吃,也让我们缓解一下旅途的劳累。我记得旅途中二姑的一句话终于快到了,好像是已经到了徐水还是漕河吧。
那天基本没有怎么晚点,到了保定,就去换小火车了,小火车当时有那么几节,坐的是行李车改造的,更突发我们哥倆的好奇心,可能这些车厢里方便旅客还能放一些物资以及其他东西,很宽敞。
小火车倒是不怎么需要避让其它列车了,只是到满城站要调换方向,再开向神星。
姑父带着表弟早到了站台上来等候我们,火车站就1个站台,当时的火车站是人们感情流露的地方,送别离别相聚都在车站这个小社会里面真实地不加以掩饰的展示出来。二姑父当时身体好健壮,人很开朗、随和。
记得二姑家离着火车站不算太远,下了火车往北走了一段就到二姑家了,那种红色的楼房,能透着当时的元素,但是给人以安逸亲切踏实的感觉,丰富可口的饭菜早已经等候好了我们。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单位的配套服务都做的很好,公共浴池成了必备的项目之一,而且价格公道,我印象里是2分钱洗了一次澡,透着实在与满足;滚烫的洗澡水祛除了我们一路旅途的劳苦。
第二天去了二姑父的父母家,两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一家亲戚那种热情劲儿,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除了走亲访友,当地一些著名景点也留下了足迹和回忆,还有医院,记得我是突发高烧,二姑父连夜特地带我去了他们的职工医院,开了药打了针,很快就退烧了。
现在三叔和二姑父都离我们而去了,这段记忆一直是封存,但对它们的记忆却是那么地清楚,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这段旅行记忆都快将近30年了。
转自皇城根儿胡同串子,作者:追逐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