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力:中国古代书院及藏书
古代书院的起源
谈及古代书院的起源,我们常常引用袁枚《随园随笔》里的一段话:“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讲出依据来,究竟书院起源于何时,历史上没有记载。陈登原先生曾说:“在唐以前,私人授学之所,名曰精舍。谢承《后汉书》云:‘陈实,字仲弓,归家立精舍讲授,诸生数百人。’‘董春,会稽余姚人,立精舍,远方门徒从学者常数百人。诸生多升讲堂,鸣鼓三通,横经捧手请问者百人,追随上堂问难者百余人。’此即书院之前身。六朝以后,此风愈盛,僧道又各有精舍,以授其徒。此盖书院之前身云。”(《中国文化史》)。陈登原把早期精舍视为书院前身。但若以讲学论,孔子聚众授徒发生在春秋时期,想来那时应当有一个固定的讲学地点。关于孔子的讲学地点有不同的说法,具体是哪里我们不去探讨,但总之,有了讲学就有了精舍,有了精舍就有了书院,那么中国书院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春秋时期。
从文献记载来讲,最早的书院是“隐学书院”。古代徐国的国君徐偃王,德播四方,许多诸侯国都来依附他。周穆王担心徐偃王的势力强大构成威胁,决定除掉徐偃王。徐偃王不想天下生灵涂炭,避走东南,来到浙江宁波东钱湖边过起了隐居生活。徐偃王在当地建起书院,一来自己读书,二者传播中原文化。且不管它算不算书院,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说法。
浙江东钱湖畔,复建中的隐学寺
古代书院的性质,首先是指私学的书院。古代私学兴盛,早期书院大部分由私人自己建。像现在,书院如果是为了教学的话,往往会建在城市的市中心,好处是利于招生,便于学生上学放学。但是真正去考察历史上的书院,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比如说宋代的华林书院很有名,但是我去寻访它的时候,发现它建在一座大山里面,从县城开车过去要走一个小时的盘山路。所以我就很疑惑,当年他们建书院是为什么,建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学生怎么上学放学,难道他们都是寄宿制吗?在古代建那么多学舍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为什么建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呢?这一切疑惑,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答案,因为对书院的探访,尤其是寻访式的总结,我也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得出结论,发现了结果但是不知道产生结果的动机。
江西奉新县浮林山华林书院遗址
书院的功能与性质
早期的书院跟现代书院最大的不同,是古代书院的主要功能是藏书,而今天的书院更多承担的是教育的功能。《新唐书》记载,唐开元六年:“乾元殿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设置该书院的原因,《旧唐书》载有:“无量以内库旧书自高宗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弘经籍之道。玄宗令于东都乾元殿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数年间,四部充备。”由此可知,丽正书院的前身乾元殿乃是专门的藏书之所。
既然如此,书院的功能为什么演变成了今天的教育功能呢?我个人理解,古代毕竟书少,能看到很多藏书是不容易的,但是官府可以集全国之力把大量好书聚集在一起。在古代,书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大部分人是读不到书的,读书人想看到这么多好书,使得许多学人纷纷到书院读书。读书的时候,每个人对书的理解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引起了学人之间的探讨,由于探讨,藏书处变成了交流处,因为这样的交流使得很多人想听到大师们对此怎么理解,所以大师就来到这里精讲,慢慢地,古代书院就变成了一个学习的地方。
我认为书院的性质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原本专门的藏书机构变成研究学问的地方,又演变成传道受业解惑之处,逐渐融合了讲学功能,再往后书院本身又刊刻书,同时书院又会祭奠孔子和先贤。书院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又要有一定的收入,就通过田产经营换取收入,使得书院能维续下去。故后世把书院的功能总结为藏书、教学、祭祀三大任务。
书院的兴盛与终结
古代书院的数量,没有准确数字,很多书院都是旋生旋灭。邓洪波先生曾总结出历代兴建书院大约有7500座,遍及除今西藏之外全国各地,吸引各层次读书人在其中开展藏书、刻书、读书、教书、著书等各种活动。然而,古代书院能留存至今者不足此数的零头,我多年来寻访到的书院加起来不过100多家,和历史记载的相差很多,可见古代书院大多数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古代书院的辉煌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四大书院。这四大书院是指宋代的四大书院——白鹿洞、嵩阳、岳麓、应天府四大书院,古代书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影响非常大。白鹿洞书院出名主要是因为朱熹曾在那里讲学。嵩阳书院也曾吸引很多名家来讲学,如范仲淹、朱熹等,宋代为什么这么讲学,就像一种游学制,大师每到一个地方便会宣传他们的思想。岳麓书院一直延续至今。书院后来演变为不同的学校。今天通过寻访可发现,大多数有历史的学校是由书院演变来的。
为什么宋代书院影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代理学的兴起。理学对中国影响至深,一直到“五四”之前。在理学兴起前,主要是经学,之后的学术高峰就是理学。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称:“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长河中占特殊地位。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学术史上开出的不同花朵。”从南宋开始,“理学”基本是一统天下。大家会说,清代是以经学为主,但其实清代学术界就是“理学”与“经学”的博弈。理学的出现使中国有了这样一个思想体系,不管是陆王心学,还是程朱理学,都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元代开始,它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实,当年的书院,主要讲的就是理学价值观。
元代开始,书院开始官学化,朝廷开始干涉书院及书院讲学。朝廷出钱管理书院,宣传的也是朝廷认可的思想。
到了明代,禁毁书院之风渐起。明代最重要的是“心学”的普及,王阳明的学说被很多人认可,但这种思想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在王阳明生前,已经有人攻击阳明心学属于伪学,其去世后,因为有人弹劾王阳明,故许多书院被禁。《明通鉴》记载,嘉靖十六年四月“壬申,罢各处私创书院。时御史游居敬论劾王守仁、湛若水伪学私创,故有是命。”《皇明大政纪》记载:“嘉靖十七年五月,毁天下书院。”明末毁书院之举计有12次之多。其中万历年间的禁毁是由张居正一手策划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记载:“己卯七年春正月,毁天下书院。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
江苏无锡 · 东林书院
张居正去世后,经邹元标奏请,朝廷又下旨“凡天下书院,俱准复之”。但是到了天启年间,因为东林党势力渐渐坐大,魏忠贤等人借皇权之名阻止东林党在朝中的力量,于是禁毁书院之事再起。《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记载,天启五年(1625)禁毁书院:“秋八月,毁天下书院。御史张讷(魏忠贤亲信)上疏力诋邹元标、孙慎行、冯从吾、余懋衡等,请毁其讲学书院。于是,元标、慎行、从吾、懋衡俱削夺,东林、关中、江右、徽州及天下一切诸书院皆毁。”明代大部分书院禁毁,只有少数书院幸存下来。
到了清代,朝廷开始对书院进行新的梳理,认为堵不如疏。雍正年间,朝廷出资资助书院,但要求书院传播朝廷的声音,并希望通过书院培养出朝廷所需人才,下令:“省会之地,着该督抚商酌奉行,各赐帑金一千两,将来士子群聚读书,须预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封疆大臣等并有化导士子之职。则书院之设,于士习文风有裨益而无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从那时起,书院逐渐成为官办机构。
清末,书院更大的变化来自于西学东渐。《格致书院章程六条》专设“藏书”一条:“院中陈列旧译泰西格致书,各种史志,上海制造局新译诸书,各处旧有及续印新报,西国文字,各种格致机器新旧之书,格致机器新报,机器新式图形,以及天球地球各种机器小样……又备中国经史子集,以期考古证今,开心益智,广见博闻。”光绪二十年(1894),袁昶在书院内建尊经阁藏书楼,立下章程:“院中有尊经阁。阁上藏书四部而外……近日津局、沪厂、粤局、京师同文馆所刻西学、方言、格致、化学、天文测算、云台仪象、水陆军操、机器制造、植物、商务、公法律例等书。”五口通商使得西学传进来,书院也开始讲授西学,一些化学、数学等方面的书籍成为书院藏书。
浙江杭州 · 万松书院
清末,书院走上了终结之路。光绪二十一年(1895)闰五月,顺天府尹胡燏芬给朝廷上了《变法自强疏》,其中第十条为“设立学堂以储人才”,明确提议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特旨通饬各直省督抚,务必破除成见设法变更,弃章句小儒之习,求经济匡世之材,应先举省会书院,归并裁改,创立各项学堂。……数年以后,民智渐开,然后由省而府而县,递为推广。将大小各书院一律裁改,开设各项学堂。”
胡燏芬的提议未引起朝廷重视。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李端棻上《推广学校以利人才奏》再提设立学堂事:“惟育才之法匪限于一途,作人之风当遍于率土。臣请推广此意,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光绪帝看到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遂令两个月内将全国书院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阶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这样就有了“学校”的概念。
书院的藏书及归宿
书院本是以藏书为主,藏书才是书院的“正根儿”。历代书院大多建有藏书楼或藏经阁,但后来藏书已经成为书院教学功能的辅助。尽管如此,自唐代之后的书院很多都有着藏书事迹的记载,故而仍然可以把书院视为中国古代的藏书机构之一,它与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院道观藏书并列为中国四大藏书机构之一。可以说,书院的本义就是藏书。李国钧主编的《中国书院史》中称:“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王应麟《玉海》曾经作过解释:‘院者,周垣也。’书院是指用一圈土墙围起来的一个藏书之所,似乎就是古代的图书馆,后人也时常将图书馆写成‘圕’形,大概就是沿用此意。”书院藏书的来源之一是宫内所藏,皇帝会给书院赐书。书院藏书的特色是以实用为主,尽量藏一些通行版本。《旧唐书·职官志》记载:“汉魏以来,职在秘书。梁于文德殿内藏聚群书。北齐有文林馆学士,后周有麟趾阁学士,皆掌著述。隋平陈以后,写群书正副本藏于宫中,其余以实秘书外阁。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贮书。自汉延嘉至隋皆秘书掌国籍,而禁中之书,时或有焉。”丽正、集贤书院的藏书来自隋代皇室,而玄宗下令建造这两所书院的目的,也是为了藏书及相应的校刊整理。
经正书院 · 云南省图书馆
今天我认识的藏书家中还没有一位是以“书院藏书”为专题的,如果把它搜集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书院刻书是书院藏书的来源之一,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总结了书院刻书的优势:“山长无事而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版不贮官而易印行,三也。”书院刻书多为宋体字,因刊刻费用较低,书院刻书不讲究纸张。私家书院还有一个好处是会把自己刊刻书籍的书版放到书院中让学生去刷印,这样利于传播。书院的藏书也有制度,怎样收发、怎样管理、丢失了如何赔偿等等,和我们今天的图书馆借阅制度很相似,由此也可见古代书院对今天图书馆的影响。大部分书院藏书汇入不同的图书馆,这是它们的归宿。如光绪末年,经正书院停办以后,将经正书院、五华书院和育才书院的藏书汇集在一起,构建起云南图书馆的最初藏书规模。1911 年7月,该馆改名为云南图书博物馆,设立采编、阅览、印售、总务四个部门,其中印售部根据都督府的命令,接收了云南官书局发行的图书和曾刻印的书版,继续刻印书籍销售。如今公共图书馆的不少藏书来自于书院,只是我们很少提它。我觉得,我们不能忘掉书院藏书当年的贡献。(文字据韦力先生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