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行书有多妙?行至情深处,仿佛书写着他隐忍而精彩的一生
赵孟頫及其行书: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行书《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晓经济,工于书法,精于绘画,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书风遒媚、秀逸、温润,结体严整、笔法圆熟,独创“赵体”书风,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还提出了“书画同源”一说,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孟頫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师从“二王”书法,深得“二王”笔意,倡导以复古为创新的书法风尚,在篆、隶、楷、行、草五体中,均有建树。尤善楷、行、草。赵体楷书柔中带刚,雍容遒丽,并有行书之笔意。赵孟頫的行书遒劲沉着,灵动婉转,流畅潇洒。主要代表作品有《胆巴帖》《道德经》《赤壁赋》等。赵孟頫在书法艺术上成就卓著,直接追摹“二王”,历来被公认为“二王”书法的正宗传人。
赵孟頫在其所擅长的书法诸体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行草书,尤其是行书。后人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胡汲仲说:“赵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虽说得有点夸张了,但赵孟頫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实属难再有后人可与之相匹配了。
在赵孟頫传世的真迹中,行书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作品集中地体现了赵孟頫书法的特点与成就。赵孟頫的行书在其一生中的变化是很大的。不同时期,其书风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仔细地梳理赵孟頫各个时期的行书作品和书写特点,就不难看出其师承与书风的一些较大的变化。
早期书风:
现存赵孟頫最早的行书《秋兴诗》,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赵孟頫在题宋高宗赵构所书《孝经》时说:“孟頫丱角习书,至于圣翰,沉潜展玩,留心多矣。”可以看出,赵孟頫也承认初学书法时,是以宋高宗赵构为师,并下过一番功夫。
赵孟頫行书《秋兴诗》局部
赵孟頫初学赵构的书法,而赵构也是师从“二王”书法,而书法圈一向就有“取法乎上”一说,赵孟頫后来受到同为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点拨”,才转师专攻“二王”书法,但其结体上仍以平正为主,估计与其早期学宋高宗打下的基础。
从《秋兴诗》来看,赵孟頫行书还处在学习阶段,用笔尚不精致,多以按为主,笔画丰腴,因而全篇气势也不甚连贯,局部处理也略欠火候,且捺画雷同。
同时,赵孟頫初学宋高宗,也一直沿学其幼时学智永的习惯。因而后世之人多以“笔势圆熟”、“遒丽超俗”来吹捧赵孟頫,但早期行书作品还没有达到其最佳的巅峰状态。
中期书风:
这一阶段的初期,赵孟頫偶得《淳化阁帖》,这对于他的书法水平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这时开始,赵孟頫行书致力于对“二王”书法的追摹。同时,随着赵孟頫仕元,在元大都他可以看到更多的先贤名迹,开拓了书法的眼界,审美情趣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赵孟頫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来看,其行书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化,不难看出赵孟頫对“二王”书风的借鉴与吸收,虽然整体书风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作品在用笔和结体上,还不太扎实、稳妥。另外,或许赵孟頫这一时期政务过多,以至于无暇顾及书法。加之其在书写时融入了李邕、米芾等人的笔意,让人觉得有些迥异。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局部
自大德元年(1297年)开始,赵孟頫所作《归去来辞》及此后的一些手扎,其笔法渐熟,一去从前行书重按的流弊,运笔婉转圆润,牵丝、提按、转折自然流畅,结体端庄遒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足见赵孟頫对“二王”书法已有较深的功力,也可现其异乎寻常的天赋。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局部
随后,自大德三年(1299年)开始,直到至大三年(1310)约十年的时间里,赵孟頫为官较为清闲,因而沉醉于对书法的研习之中,这时的作品,如《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吴兴赋》等均显示出一致的风格。这一时期的行书作品点画呼应顾盼,使转灵便,笔法精致,结体端庄,体势秀美,潇洒多姿。
赵孟頫行书《后赤壁赋》局部
晚期书风:
此时,已为延祐四年之后的赵孟頫,行书已达到了一个最高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属《与山巨源绝交书》。单是把赵孟頫书《与山巨源绝交书》归入行书之列,未免有点牵强,因为此书中,包括了楷、行、草三体。
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嵇康,曾官至魏中散大夫,世人也称其为“嵇中散”,因性格耿直,后遭人构陷,被司马昭处死。山涛,字巨源,为司马昭的重臣。嵇康与山涛是好友,两人均名列“竹林七贤”。山涛后职位升迁,就举荐嵇康代任其原职。嵇康听闻消息后,便写信拒绝,是为名传千古的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赵孟頫书《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
被誉为赵孟頫第一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延祐六年(1319年),其六十六岁时所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开篇前半部分,尚处于一种谨慎的书写状态,却笔笔认真、精致。行至中段,便慢慢地放开了,行笔开始变得迅疾却不失苍劲。后又不时以章草之捺笔变换笔势,且转承自然,浑然一体,信手拈来,变化多端。足见其技艺已达到了书法艺术的巅峰状态。
全篇前半部分为行楷书写,笔法精致。写到后半程,楷、行、草并用,变幻莫测,跌宕起伏。赵孟頫行书有多高妙?行至情深处,赵孟頫仿佛是在书写着自己隐忍而精彩的一生!他一任手中之笔自由疾飞,最终达到一种心手畅快的书法最高境界。此时嵇康文中所言之事,恰如其分地处于赵孟頫奋笔疾书真实的一种情感呼应。
赵孟頫行书成就
赵孟頫晚年行书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赵孟頫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也被视为其追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范之作。
赵孟頫行书《吴兴赋》局部
明代文渊阁《清河书画舫》中,有文徵仲所言:“妙绝可爱,赵书传世颇多,此其第一帖也”。另有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评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裹铁’也。”
观其《与山巨源绝交书》,不但在用笔、结体上极尽变化,即使是在用墨上,也是浓淡相兼,时有枯笔,致使墨色纷呈,变化多端,极尽飘逸隽秀和典雅之态。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称赵孟頫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