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计划没有用?
从开始推进GJB5000A那天开始,我就经常听到有人说软件开发做计划没有用。
这并不是乱说的。
多年工作的经验,我自己也亲眼见证过很多计划变来变去的例子。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通常都会拿“计划赶不上变化”作为借口,认为这不是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会制定出一个根本得不到保证的烂计划,恰恰是因为制定计划的人没有做足准备功夫造成的。
行动之前一定要有计划,其实计划之前也一定要有行动。
计划之前的行动就是要为制定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所谓充分的准备工作,就是要收集那些对计划有影响的各种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
那么具体要收集和分析哪些数据呢?这个问题在GJB5000A的项目策划过程域中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对它整理一二:
项目的范围
所谓项目的范围,是指项目组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要完成的工作(包括软件重用的情况)。明确了这个项目范围,就可以估计出需要投入的工作量。
项目的资源
项目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工具、设备等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要不仅要考虑投入的人数和每个人的投入程度,还要考虑人员的能力;软硬件资源要考虑是否具备,是否方便获取,是否需要外购等因素。
分析清楚了项目的范围和项目的资源,就可以制定出一个粗略的、基本靠谱的计划。但它仍然不够,我们还需要考虑第三类数据——风险。
项目的风险
项目的风险对计划影响甚大。需求变更的风险,人员变动的风险,资源得不到保证的风险……都会极大地影响计划的顺利进行。分析项目存在的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也要在计划中针对这些风险给出足够的时间余量。
项目的利益相关方
一些外部的关键的利益相关方也会对项目的计划产生严重的影响。制定计划之时,分析清楚哪些外部利益相关方可能对计划产生出重要的影响,及时与其协调和沟通,必要时也要为这些利益相关方活动给出时间余量。
所以,一个好的计划绝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制定的,它一定是建立在充分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这正是:
计划不如变化快,不是无用好理由
数据分析打基础,制定计划不用愁
参考书目:从技术走向管理:李元芳履职记,作者:王树文,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