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师对待职业的五种态度——你是哪一种?

同样是教师,同样在一个学校,同样是待遇不高,同样是承受各种压力,同样是面临各种莫名其妙的形式主义干扰,同样是置身于目前不理想的教育环境中……有的老师虽然也不是没有郁闷的时候,但总体上很幸福;有的老师虽然也不是没有高兴的时候,但总体上很痛苦。

这与教师本人对待职业的态度有关。

我想了想,对待教师职业,可能至少有这几种态度——

第一种,把教育当“差事”。

所谓“差事”,有两个特点,一是别人叫自己做的,而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做的;二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而不是固定的长久工作。因为这两个特点,如果把教育当差事,很容易有一种应付的态度。

本来就不喜欢教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教书,觉得大材小用了,心情郁闷,于是只好应付了。何况本身也没想过要干一辈子,“差事”嘛!什么时候说走就走,那么认真干啥呢?于是,没有教书育人的热情,只有怀才不遇的叹息。这样搞教育,自己痛苦,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也痛苦。

当然,说到“应付”,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因为不熟悉业务,不适应新的生活,手忙脚乱,没有章法,不得不应付,这种应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新教师走向熟练之前必然要经过的一道槛儿。但是,能够做好却有意应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则太不应该――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孩子。这样的老师如果实在无法改变心态,不如改变职业。

第二种,把教育当“饭碗”的态度。

所谓“饭碗”,就是我们常说的“谋生的手段”。既然做了教师,就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因为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饭碗。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教诲:“不要把教育当做饭碗,而应该……”其实,在我看来,把教育当饭碗无可厚非――作为教师不把教育当饭碗,吃什么?所以通过本职工作谋取生活的物质基础,一点都不耻辱。

有人会说:“当成饭碗可以理解,但不应该仅仅把教育当做饭碗。”我说,应该允许有教师“仅仅把教育当做饭碗”,因为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人。而且,如果一个老师真正把教育当饭碗,因而珍视这个饭碗,怀着敬畏之心(怕失去饭碗)对待自己的职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你看街边修鞋的师傅,对每一双鞋都特别认真,精心修补。他不一定很热爱修鞋这件事,但因为是饭碗,不得有半点马虎。如果老师们真把教育当饭碗,就会格外认真地教书。怕就怕连饭碗都对不起!

比起教育家们的追求,把教育当饭碗也许谈不上有多么高尚,但绝对不低下。现在教师队伍中依然有少数教师,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相比之下,忠于自己饭碗的老师同样令人尊敬。

第三种是把教育当“事业”。

应该看到,确有不少教育者不满足于仅仅把教育当饭碗,而是把教育也当作自己的事业。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的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而非外在的强迫)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等)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

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上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第四种是把教育当“宗教”。

上次我在一篇文章中用了“宗教”“上帝”的说法,结果被一些具有高度“阶级斗争觉悟”的老师批评。其实,我那是一种比喻,并不是真的说“教育是宗教”。就像毛主席当年说“共产主义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教”“人民是上帝”一样的道理。今天我继续用这个比喻,请对“宗教”这个词感到恐惧的读者跳过去。

所谓“把教育当宗教”,就是为教育的一切付出,都不是来自上级的要求,也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当然,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已经具备),而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召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是看领导的指示或“舆论导向”,而是基于自己的良知和对教育的信仰——在这里,“信仰”二字依然是比喻。

上了一堂精彩的课,不会因为领导没有看到便感到“白上了”,而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出现了一次教育失误,首先不是想到别人会怎样看,而是内心的不安和自我谴责。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精神需求。把教育当“宗教”,必然视学生为“上帝”。注意,这里所说的“视学生为'上帝’”,不是迁就学生,而是从教育服务的终极目标来说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因此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于这一点。把教育当宗教,意味着教师不会让教育带上庸俗的功利色彩,更不会把学生当作牟利的工具。

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会把教育当宗教,但要看到,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崔其升,还有张桂梅等人,的确是把教育当“宗教”,视学生为“上帝”,他们不但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也因此而获得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把教育当宗教,但如果教育者具备一些宗教情怀,会享受到更多的教育幸福。

对于把教育当宗教的人,你可以不学习甚至不赞同他们的具体做法,你也有权不选择他们的职业态度和生活方式,但请保持对他们的一份敬意,这也是对教育的敬意。

那我是属于哪一种呢?可能有朋友会说:“您是把教育当宗教啊!至少也是当成事业吧?”的确,曾经有不少同行这样对我说。

但是很遗憾,我既没有把教育当事业——虽然我也喜欢研究教育,更没有把教育当宗教——虽然我也执着教育,我是把教育当爱好——这算是第五种态度吧!

所谓“爱好”,就是无论苦和累,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因为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快乐恰恰就蕴于表面上的苦和累之中。

不过,当初填报师范专业时,我倒不一定是出自强烈的职业选择。因为我并不认为我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其实我小时候的职业理想是当书店营业员或电影放映员,稍微长大一些,我的职业理想是当记者或作家。但当了老师后,我就发现,我还是有当老师的天赋的,比如喜欢小孩,有亲和力,容易被感动,富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等等。从教之初,至少不反感教育。当着当着便喜欢教育了。当然有失败,有挫折,有郁闷,甚至有时仿佛深陷绝境,但我总是想,这一切都是职业本身的内容,既然选择了还得去面对。纵观几十年,我从教育中收获的幸福远比有过的郁闷、悲伤(也有过的)要多得多!所以我不止一次庆幸地想,幸好我没当书店营业员、电影放映员,或记者、作家!

搞教育多好玩儿啊,真的好玩呢!

我现在已经退休两年,可依然为教育忙个不停:带着一群年轻人围绕教育而阅读、思考、研讨、写作,偶尔也给他们上上课;奔走于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和老师们一起探索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平时在家,每天都要阅读(重读)教育经典,在公众号“镇西茶馆”发布每天写的教育文章……

有人说:“为教育累了一辈子,退休后该歇歇了。”我说:“教育早已是我的爱好,而爱好是终生的,不存在'退休’一说。你见过爱好钓鱼的男人过了60岁就不钓了吗?你见过爱好逛商场的女士过了55岁就不逛商场了吗?”既然是爱好,哪有“退休”的?

当然,在一个民主的多元社会,应该允许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态度和生活道路的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所以,除了把教育当“差事”不值得提倡外——因为那样会影响职业行为而最终妨碍孩子的成长,其他几种都无可厚非。

只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得想明白——

我是哪一种?

2021年9月1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