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视角,解读《山海经》:“窫窳”究竟经历了什么?

导语:看过《山海经》中“贰负杀窫窳”这个故事的小伙伴,是不是好奇窫窳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从万人敬仰的神沦落为食人的兽,贰负又为什么要杀窫窳呢?其实呀,这个神话故事可能与“夏启杀伯益”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揭开层层迷雾......

窫窳,究竟经历了什么?

贰负杀窫窳”,是《山海经》里的一个故事:

窫窳(yà yǔ)本是一位蛇身人脸的天神,却被同样是蛇身人脸的天神贰负所杀,天帝知道后,便把挑唆贰负的禁锢在了疏属山上,并铐住了他的右脚,又将他的双手与头发反捆在一起,绑在一棵树上。

之后,开明兽东部的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这六大巫医簇拥着窫窳,用拿着“不死药”极力抵抗着“死气”,最终救活了窫窳,但复活后的窫窳形象大变,成了食人怪兽,他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其实,这个故事也是“拼凑”的

在《山海经》中,“窫窳”的事迹其实是分别记载的,《海内西经》中的窫窳是“蛇身人面”

他在《海内南经》中却变成了“龙首,居弱水中”的食人兽,

而在《北山一经》中,“窫窳”再次变了身,“状如牛、赤身、人面、马足,音如婴儿”,

窫窳的结局,也并非出自《山海经》,而是另一部古籍《淮南子》。

想象一下,一群巫医拼命挽救窫窳的场面,是多么惊心动魄,但“剧情”并没有顺着我们的想象发展,而是出现了“大反转”——

窫窳复活后,没有变回万人敬仰的天神,却沦落为食人的兽。

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而危又是用什么理由成功挑唆了贰负杀窫窳,我们依然无从得知

但是,在“贰负杀窫窳”这段神话里,值得注意的是:

1.贰负行凶的动机不明:危说了什么,能让贰负对同部落的人下杀手?

2.惩罚危的“帝”是哪位天帝?

3.贰负受到了什么惩罚?被绑在疏属山的是(贰负之臣),另通过“贰负之尸”看不出死因。

4.六巫为什么要救“窫窳”?另外四巫为什么没来?(我看了好几遍没看见哪里记载是天帝的意思)

如果从历史视角来看,透过“贰负杀窫窳”这个情节描述,

却像极了夏启杀伯益的故事!

夏启与伯益的夺位之战

说起伯益,可能大家很熟悉。

他辅助大禹治水,功绩显赫,此外传说他发明了凿井技术,

另外,他也被认为是《山海经》的作者之一。

在史料记载,大禹继位后,原本打算将帝位传给皋陶,但没想到皋陶病死了,于是禹帝就将帝位传给了益,也就是伯益。

但是大禹死后,事情发生了变故,三年丧期过后,伯益就将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自己跑到箕山隐居了起来,而启因为贤能,受到诸侯和民众的拥戴,再加上伯益辅助禹的日子不长,根基不牢,所以诸侯们不服伯益,都去朝见启,声称帝位应该是禹帝儿子的,于是夏启继位称帝。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记载,然而另一本古籍《竹书纪年》不是这么说的,

据《竹书纪年》记载,大禹是想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的,但伯益发动政变夺了帝位(益干启位),并将启拘禁起来,启逃脱后反杀伯益,夺回了帝位。

还有《韩非子》的说法,是“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也就是说,启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

另《史记·燕召公世家》云:“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这四份记载各不相同,谁是谁非目前也弄不清楚,

但是,不难看出,大禹去世后,伯益和夏启之间的斗争很激烈,最终是夏启夺得了帝位。

那么,为什么说“贰负杀窫窳”与“夏启杀伯益”的故事有关联?

铺垫完这两个故事,咱们大开脑洞切入主题——

有关的线索

窫窳最初的形象是“人面蛇身”,而贰负也是“人面蛇身”,这说明窫窳和贰负其实是同一个部落的人,

我们知道即使上古时期的动物与今天有差异,但是不可能出现各种“四不像”的动物,

怪兽的形象应该是跟每个部落的头饰、服饰、配饰有关,

人面蛇身,很可能是身上的衣服是用蛇皮制作的,人们在形容这个部落时,强调他们身上的特征,于是就用了“蛇身”这个词。

当然,传统说法是图腾。

那究竟哪个部落的图腾是与蛇有关呢?

夏部落——“夏后氏蛇身人面。”(《列子·黄帝篇》)

这是两个故事相关的第一条线索

虽然没有证据将“窫窳”与“伯益”联系在一起,但“贰负”的原型有可能是“夏启”

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禹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

在《瑞应图》残卷中也记载,“禹平天下,二龙降之,禹御龙行域外,既周而还。”

并且,《山海经》中也提到“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这本奇书里神的“座驾”似乎都有“二龙”,“龙”的作用就是“飞天”。

所以,“二龙”应该是指在大禹治水过程中,出力的两个部落(龙图腾),这两个部落是禹的势力,在他们的帮助下,禹“飞天”(登上帝位),夏启也是这样。

那这跟“贰负”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夏启“御龙”,其实也是二龙“负”夏启

在上古时期,文字可不是今天这样的,看看甲骨文、钟鼎文,而且文字发展有漫长的时期,

所以,很有可能当时人们会用“二负”来称呼“夏启”,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1/2/3/4的问题都能有答案了。

这是两个故事相关的第二条线索

暗含“夏启杀伯益”的内幕

“贰负杀窫窳”的故事,出场人物的原型应该如下所示:

贰负:夏启

窫窳:伯益

帝:禹

六巫:六个支持伯益的部落

没来救窫窳的四巫:四个支持夏启的部落。

并且,应该记载的是这么一段历史:

夏启与伯益同为夏部落里最优秀的人,但禹要把帝位传给伯益,这造成了支持夏启的人不满,于是煽动夏启用武力夺取帝位(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史记·燕召公世家》),

这是禹还在世(及老),当他得知儿子启没沉住气,竟然攻击伯益,禹很生气(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于是就重重处罚了煽动夏启并且破坏自己安排的人(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但是对于夏启并没有做任何处罚。

被攻击的伯益只是受了重伤,所以被已方六个部落的人救走,交由巫医们治疗。

经过巫医精心治疗后,伯益恢复健康,但是他看透了禹和夏启父子二人的打算,于是离开了夏部落,来到以头戴“龙首”,或者“龙首”图腾且居住在“弱水”附近部落里生活,后几经辗转来到少咸山中(将自己浑身涂满红色)的部落里生活,这个部落的口号声如同“猫叫”。

伯益休养之后,发动了对夏启的战争()

窫窳食人兽的形象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跟当时人们的观念有关,在中原地带生活的远古先民认为自己是“正统”、“中心”,而周边的部落,尤其是偏远发展落后的部落是“北狄”、“南蛮”、“东夷”、“西戎”,这个观念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

所在山海经的神话故事里,离“天帝”中心越近的神与兽都是“人”的元素比较多,而离得远、生活习惯还比较原始粗俗的人物形象就很诡异,认为这些部落“食人”

而关于窫窳之死,是《淮南子》的说法,而且猰貐与窫窳是不是同一怪兽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即使是后羿射杀了窫窳,

但也能追踪到一些相关线索。

我们知道其实古籍中出现了两个叫“羿”的人:一个是尧帝时期、传说中射日的“后羿”;另一个则是夏朝,有穷氏的首领'后羿',善于射箭。

两者除了出现的年代不同,从名字和特长上来看很容易弄混,

那么,神话故事在流传中,有没有出现混淆的情况呢?

要知道, '有穷后羿'在夏启死后,驱逐了启的儿子太康。

这足以说明,夏启在位期间,有穷'后羿'已经成为部落首领,

有没有可能,他在伯益和夏启的夺位战争中(益干启位),射杀了伯益?

关于伯益若是窫窳的原型,如何写出《山海经》?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山海经》完整的一部作品,实际上,山经、海经、大荒经并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这个问题比较明显,山经或许是有伯益记载的可能,但海经肯定不是,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讲过郭璞之前,古代学者对这部奇书的研究,

第一次出现“山海经”这个书名,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也就是汉武帝时期,

但比《史记》要早的《尔雅》里,只见“五藏山经”一说,即《山海经》中的“山经”,根本就没提“海经”。

从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观《禹贡》一书是见梗概,因知《五藏山经》五篇主于纪道里,说山川,真为禹书无疑也。

有人认为,

「山经」,是战国时楚人所作;

「海内外经」,是西汉(淮南子以后,刘歆以前)所作;

「大荒经及海内经」,是东汉、魏、晋(刘歆以后,郭璞以前)所作。

当然,这个说法也是没有定论的,不过,“山经”和“海经”内容和风格相去甚远,

“山经”的性质更接近于史料中的“地理志”,“海经”的神话元素却很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