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游戏|和林曦老师一起好好读书和画画

今天终于看完了《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感觉收获满满,也越来越能体会林曦老师在课上所说的,“艺术是让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同,也去欣赏外在的不同”。而且对艺术中的“感受”的理解,也清晰了那么一些。

眼看一年就要过去了,今年感觉自己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报名学习了林曦老师的线上画画课程,因为从小就羡慕会画画的人,觉得画画神奇又美好,可惜小时候没有课外班,所以现在一定会珍惜机会然后努力学习。

不知道能否学有所成,暂且努力试试吧,至少现在感觉非常好~上林曦老师第一课的时候,布置的画画作业是临摹《芥子园画传》的房子。画帖上房顶的那些斜线疏密有致,显得很自然,但是我画出来要么是一组组死板的平行线,想刻意画得不一样,就会显得乱糟糟,缺少林曦老师说的韵律节奏;另外,结构也差很多,放在往常的时候早就放弃不画了,耐心真的很差,而现在我在努力体会老师传授的表达和感知,即所有的艺术,其实都在做着同一件事——表达。音乐家用音符表达,画家用笔触表达,诗人用诗句表达,最后都是关乎我们的心。这颗心的情感与教养,最终会如实地降临在我们的艺术作品里。而与表达力直接相关的,是感知力。调动自己的能量来感受这个世界,有所感知,才能有所表达。人跟艺术作品就像电脑主机跟打印机,我们可能没有注意电脑主机的升级系统,人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认真去体察、去感受,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体会、输出内容。消化林曦老师的这段话不难,真正做到才可以。

虽然才跟林曦老师学习不长的时间,而我已经受林曦老师和暄桐同学的影响,把要画的目标的清单列出来了,期待着一一打上勾,不过貌似好难,期待我的改变……近期还看了林曦老师推荐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内容很好懂,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林曦老师之前推荐的《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分析了成人后的一些心理问题的童年根源,这让人容易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父母或其他外在因素。《被讨厌的勇气》则是强调忘记过去,活在当下,接受改变不了的部分,多想能改变的事情,还有一整套教人接纳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理念,对我特别有启发。和林曦老师相处越久,越能体会她自身的魅力,她已成了我眼中最好的老师模样,也是魅力女人的模样。她博学多才,所以很多话特别滋养人心,她不仅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教大家为什么要学?如何去学,在画画、写字的过程中最重要是自己心灵的感受,是养心,我们应该去享受那个过程,并非只看重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