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灵应寺写意/欧阳冰云

木桥

一座木桥,通往彼岸。彼岸是一望无边的田野,新生的绿,一路铺展。春天提前抵达。远远地,几位农人正低头劳作,天空低沉,风在彼岸吟唱。

我站在此岸,面向一座桥。昨晚,我梦见一座桥。一座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倒在一条喘急奔流的大河上,一群人,扛着锄头、挑着粪箕,说说笑笑从桥上跨过,走向彼岸的田地里。桥,普度众生,桥沉默不语,它承载着无数的生命,而它自己的生命却在岁月中慢慢地走向荒芜。我从彼岸的梦境走到桥边,荒废了很多时光,我不知道一座桥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的梦中,直到一个电话把我惊醒。然后,我和朋友驱车前往灵应寺,遇到这座木桥,昨晚的梦突然清晰了。

我深地注视着木桥。心中顿悟,原来你在这里,你要渡我到彼岸。桥不语。我的心却豁然开朗。

桥下流水清澈,流淌有声。这条源自灵山的溪流,婉转低回,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波折,最后融入了长河。流水不止,生生不息。清澈的溪泉,给了河流永恒的生机,河岸的水草、树木,得到了滋养,显得更加丰润多姿。那些裸露在河畔的石头,因为有了流水的撞击,而有了响亮的回声,他们记着一条河的变迁,在岁月的风雨中低吟浅唱,成为桥忠实的伴侣。

顺着这条河往上走,一路杨柳依依,流水潺潺。路边新建的农舍,精巧别致,人们脸上洋溢着和谐、幸福和喜悦,无论此岸还是彼岸。

山路

山路弯弯,九曲连环。路顺着山的弯度,弯出曲美的弧线。无论从山脚往山顶仰视,还是从山顶往下俯瞰,山路都有一种飘逸的美。

山路,通往灵山圣境。山上原本没有路,2011年五月,得道高僧慈光大师回祖居地灵山开山晋院,兴建灵应寺,传经弘法,一时朝圣的众生云集,广大四众弟子、各界善信虔诚膜拜,寺中香火日益旺盛。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何况慈光大师一片虔诚,不辞酷暑严寒,广结善缘,四处奔波,行修行志,助美襄盛。在原来的路基上铺上了新土,没有路基的地方,挖掘拓宽,顺着山的弧度,一路盘旋。

即使坐在车上,我们的身体有时候也不得不顺着路的弯度倾斜。这是一种自然的回应。路顺从山,我们顺从路。一切顺从自然。

仰望山路,仿若一条巨龙,静卧在青山之中。那黄色的鳞角,一直伸向苍穹。云影徘徊的山尖上,有一平坦的弯,灵应寺就坐落在山弯里。仿佛一双巨大的手,托着寺庙,更添了灵应寺的神秘感。

灵应石

灵应寺的后面有天然奇石,硕大无朋,巍然屹立。因千百年来,沐浴仙山圣水,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呈乾坤之祥瑞,遂显灵异。为乡民心中的圣物。远望灵应石,像一尊打坐的大佛,拈花示众,普度众生。近看灵应石,隐纹奇异,仿若僧人的袈裟,奇石的一侧俨然一位慈眉善目的僧人,浓眉大眼,脸部轮廓清晰可辨,万种禅机,尽显佛家气象。

灵应石背靠灵山,面向大自然。站在灵应石前,一览无余。我们上山的时候,还下着零星小雨,雾气朦胧。此刻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山脚下阡陌纵横,田舍俨然,一派和谐的景象。慈光大师以“和谐社会,孝道为先”为开山建寺的宗旨,想必也是因此情此景所动吧。和谐能够永恒,佛祖功德无量。我们能够在和谐世界里与佛共存,是佛光的普照,是灵应石的护佑。

沿着云梯拾级而上,仿佛踩在琴键上。和煦的春风,各界的善信,梵音四起,绝唱回响。站在九米高的青石浮屠“报恩塔”前,望灵山寺,仙雾缭绕,梵音不绝。灵应石,依偎在灵山的怀抱之中。

一阵浓雾,笼罩在灵山。灵应石在雾中隐去了。也许,从来没有灵应石。灵应石,只是灵山一高僧。

云开雾散。灵应石安然静立,慈眉善目,打坐念经。风,掀起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灵应寺

那九曲回肠的山路,如果是盘旋的巨龙,那灵应寺就是龙首了。那飞翘的屋檐,是龙须;开山祖殿和正在动工的藏经阁,合抱着灵应石,呈双龙戏珠之势,气势非凡。

2011年春天,太湖县小池镇灵山演绎了一次改变千年沧桑的盛典,得道高僧慈光法师回祖籍地,开山晋院,弘扬佛法。慈光法师,俗名殷炼,法号西士、字慈光。清心斋主人!公元1971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三)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为安庆迎江禅寺方丈皖峰长老之关门弟子,九华山佛学院第四届毕业生、首届研究生。2000年正月十五,慈光法师蒙得戒、受业恩师九华山仁德大和尚提携,调任九华祗园禅寺书记、九华山佛教协会仁德会长之秘书之职。从而得以亲近依止于一代禅门大德。2000年腊月初八,慈光法师29岁,喜接依止恩师仁公上人禅法于九华山祇园寺大雄宝殿。2001年9月9日应石台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邀请,移锡慈云山,荣任慈云禅寺住持。慈光大师仁慈大德,广结善缘,曾多次为家乡学校、图书馆捐善款,积善德。今慈光大师能主持灵应寺,真是广大四众弟子、各界善信大福。

在灵山大山门上有一幅楹联,上书“灵山开圣境目连孝行传千古,应迹显妙相地藏慈恩颂万年”,由慈光大师亲笔书写,笔力遒劲,气度不凡。不仅为灵山增添了许多书香气息,也把仁孝的美德广为传布。

站在云梯前,我指着来时弯曲的山路,问慈光大师,山路为什么那么弯?

大师曰:路,顺山意。山,顺天意。天,顺民意。民,顺佛意。

我不解:佛呢?

大师曰:佛顺其自然。

我困惑:山下有弯曲坎坷的路,有笔直的路,人们是愿意走弯路还是直路?

大师曰:路没有曲直,是走路的人,心中顾虑太多。不信,你看,山下本来没有路。

顺着大师手指的方向,我望见山下风起云涌,一片汪洋大海。山下阡陌纵横淹没在云海之中。

受了大师电的点化,心中顿时开悟了。

我突然记起昨晚梦见一座大木桥,告诉慈光大师。大师笑而不语,半晌,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没有那座木桥,你怎么达到彼岸呢?

阿弥陀佛!原来我已经在彼岸了。

心中一片平静!四野想起了梵音绝唱。灵应寺,尘世中的一块净土,人间一处仙境,心中的圣地。

作 者 简 介

欧阳冰云,女,1975年生,安徽太湖县人。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抱着月光回家》、《石磨上的时光》,小说集《云湖之恋》、《生儿育女》等。发表大型古装黄梅戏《伊犁月》(新戏剧2015年冬季卷)、《灵山缘》(黄梅戏艺术2016)。

近年来,创作了微电影剧本和广播剧剧本。微电影《民兵营长黄大勇》参加安庆市微电影大赛,并在电影院播出。广播剧《诗魂朱湘》获得全国好剧本优秀奖,获得安庆市剧本大赛三等奖。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州官窑艺术总监张辉(电话/微信13526260505)提供奖品赞助

各奖项入围奖皆颁发“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金奖”证书,证书不标注名次。为使获奖者享受获奖的荣誉和成就,本届获奖名次在“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文作者交流群中通报,在新媒体《行参菩提》刊登。

征文时间:自2018年元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稿件处置:选出优秀的征文作品刊登在新媒体《行参菩提》【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栏目的,读者打赏不再返还,作为本届征文行政管理费用使用;稿件达不到征文要求的,会列入新媒体《行参菩提》非征文栏目刊出。

重要提醒: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评出入围奖和等级奖;获得各奖项的作品,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