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IDG资本的'线上茶室'做客! 转眼假期已经过半,过去的几天大家是否都开心惬意?
最近,《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国庆档影片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也再次让我们体会到当今幸福的来之不易。
假期是享用精神食粮的极佳充电期。除了优秀的影片,纪录片也是精神食粮中值得自信品味的一类“佳肴”。
著名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没有演绎、没有渲染,纪录片用诚实的镜头纪录社会与自然,让我们通过影片可以真实地看到发生在我们自己生活之外的故事。
今天的茶室闲聊,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3部制作精良、内容有趣的国产纪录片,希望为你的假期增添多一分有营养的快乐。
“香巴拉”音译音译自藏语,意为“极乐园”,是藏传佛教中所说的神话世界。《香巴拉深处》制作团队把镜头对焦四川西部西藏——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东方文化里最浪漫的“香巴拉”。国庆假期没有出游的你,可以在纪录片里跟随好听到词穷的背景音乐,欣赏明镜一般的湖水、白雪覆盖的山峦、拥有多样植被与野生动物的密林......然而制片人和导演并不仅仅只想给我们看醉人风景。作为经典西藏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4的《第三极》制作人的又一部西藏作品(如果想找一部作品了解西藏人文,《第三极》是极佳的入门选择),摄制组历时两年,行程超过11万公里,用镜头纪录川西西藏的壮阔自然和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个普通人。制作团队在访谈中提到,拍摄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强化“香巴拉”这个信仰符号,而是为了试图拔开神秘面纱,去发现并记录一个散发着自然气息又充满人间烟火味的“香巴拉”。影片里的故事没有戏剧化的渲染,没有不必要的煽情,不干涉不参与,用直接且让人震撼的镜头真实呈现川西独有的故事。于是你会看到:在金川梨花沟熬了一辈子梨花膏的老奶奶,认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非常满意;做金刚面具的工匠觉得做手艺和吃饭一样,着急的话会尝不出食物的味道;牧民一家收养了被鹿群遗弃的小鹿,细心陪伴它长大之后又打算将它放回山林......假期里,随着镜头一起和生活在“香巴拉”的人们关心一朵花的盛开、一棵树的生长,关心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平日忽略的一切。PS:剧透一位我最喜欢的女孩的剧照。她是一位心灵手巧又太过于可爱的裁缝姑娘,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她。
《人生第一次》是《人间世》团队2020年的新作(没看过或没听过《人间世》的朋友,现在补还来得及),听到制作班底,相信大家无需我再对片子质量做多言语。别因为看到《人间世》这种“心痛核弹”就想滑走!《人生第一次》不是心痛核弹《人间世》的升级版,恰恰相反,这部纪录片极为亲切、可爱。它从12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第一次”切入:出生、上学、工作、入伍、结婚、买房、进城打工、退休、养老、告别等等,真真切切记录平凡人的生活碎片。纪录片里,你会看到其他平凡人如何面对你每日的问题:产房里除了疼痛也有“春和”、“景明”;幼儿园和小学的小奶音们被妈妈按着写作业弹钢琴;一个非常不爱说话的留守男孩把自己的心思都放进了诗;在北京工作的93年女孩通过爸妈的帮扶和贷款,终于在昌平买了一套小房子;爱荣奶奶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一辈子刚硬的巢爷爷不得已哭着把她送到养老院……“人生初见,春和景明”。相信我,看到这句话时你将无法再忍住眼泪。关于孩子们的诗,关于不被看到的成长,关于人自带的浪漫属性。舍不得剧透,不多放图片了,还是留给大家自己探索。想说的是,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真切记录平凡人生活的纪录片:烟火人间,灯火可亲。
压轴出场的是《河西走廊》。
作为国产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河西走廊》从2015年上映至今,仍在豆瓣保持着9.7的逆天高分,真真切切属于“有生之年必看系列”(总导演王新建是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
《河西走廊》制作团队联合20多位历史学家写出43万字的学术文本,力求做到100%的历史还原,奠定了拍摄的基石。
影片从张骞受命出使西域拉开帷幕,之后汉武帝、霍去病、鸠摩罗什、杨广、忽必烈、林则徐等等重要历史人物逐个登场,时间跨度从西汉到现代,八个小时的片长横跨2000年历史。然而,因为史料基石坚固,观看下来只觉得脉络清晰、镜头生动。小编忍不住在两天全部看完,被这幅苍凉厚重的历史画卷占据了大部分注意力。
与常见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不同,《河西走廊》大量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在每一集中采用对应时期代表性的故事再现历史,让历史书上沉默的名字有了血肉,生动起来。
在风光摄影部分,摄影手法也让人印象深刻,在广袤的大漠、壮美的雪峰、肥沃的草原上,白云快速流转,星空静默旋转,让人忍不住开始规划前往河西走廊的旅程。
无图无真相。小编特意截屏,让大家直观感受它的质感。
最后,著名作曲家雅尼所做的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是这部片子的另一大亮点。大气苍凉、激昂雄壮,让人舍不得按下暂停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