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五苓散的证治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论述太阳病过汗伤津的证治,与汗后表不解,膀胱蓄水的证治。
太阳病发汗,应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本条汗后,大汗出,如水流漓,伤津液,就会胃中干,胃为水谷之海,津液干涸,阳气有余,就出现烦躁不得眠、想要饮水,但这时候应该少少给饮,只有慢慢、少少地喝,使胃肠得润,使胃气和就会痊愈。如果喝得急、喝得多容易造成停水。
如果脉浮,还有点儿发热,说明表未解。太阳之表叫太阳经证,经与腑整体联系,经表之证不解,再加大汗,膀胱功能失常,出现小便不通利,“消渴”是饮水多而小便少。饮水多不解渴是因为发汗不得法,伤了膀胱的气化功能,水蓄膀胱,津液不能蒸腾上滋而消渴;水停膀胱不能下通,决渎失职而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实际上五苓散是治疗太阳表里证,或者说是经腑证的方子,外有太阳经证,内有膀胱气化不利,治当发汗利小便。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白饮就是白米汤。方寸匕是古代量药的器具,大约一寸见方。饮后多喝暖水以助发汗就好了,就像服桂枝汤后啜热粥一样。该方用猪苓、泽泻利水于下,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桂枝通阳化气解表,所以本方为解表利水之专剂。使用该方不要局限于表里双解,即使无表证而水蓄下焦也可以使用。因五味药有四味渗湿利水,独一味桂枝解表助气化,行十二经之水气,故以白饮和,多饮暖水助桂枝发汗行水。如无表证,桂枝合四味利水药温阳化通,利水同样有效。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承接上条,补出五苓散的脉证。
上条讲“发汗后,脉浮”,此条讲“发汗已,脉浮数”,都是表邪未因汗解,浮数比浮更具体。表邪随经入里,膀胱气化失司,下焦蓄水,津液不能往上滋养,故心烦、口渴,烦渴都是突出渴得厉害,饮水不能解渴;其次是小便不利和表证不解。治疗仍可以用五苓散发汗利小便。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这一条用对比手法,总结膀胱蓄水与胃脘水停之不同,也就是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区别要点。
“伤寒,汗出而渴,五苓散主之”,是总结前两条,略言伤寒发汗表不解,水蓄膀胱而小便不利、口渴,用五苓散治疗。若汗后胃阳被伤,胃的功能失调,水停中焦,故不渴,因无关下焦气化,所以小便自利,治疗应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
所以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渴与不渴,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渴者,五苓散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方茯苓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生姜温胃散水,甘草和中。可治中焦水停,口不渴而心下悸证。与五苓散对照,五苓散是治下焦蓄水,气化不行的口渴、小便不利证。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论述太阳蓄水重,致水逆的证治。
太阳中风有发热恶寒、头痛的表证,六七日应解不解,出现心烦、口渴欲饮,邪气随经人腑,以致经腑俱病,故称有表里证。
若口渴能饮,水入则吐,吐后仍渴,再饮再吐,则称为“水逆”。水逆即水邪上逆作吐之意。其临床表现特点是饮水即吐,进食却不吐,一般吐水而不吐食。病因非痰、非火、非食、非郁、非寒,而是由水邪上逆所致,故以“水逆'命名。由于此证为水蓄膀胱,气化不行,所以在渴饮的同时必见小便不利一证。此证水遏于下而气化不利,上迫于胃而胃气不降,故见吐水;津不上承,故见口渴不止,从而形成再饮再吐,而渴仍不解之证。吐水而饮不解,我们简称之谓“水吐”。治疗用五苓散解表利水,小便利,则气化行,津液通达,胃气因和,而口渴自止,水逆自愈。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