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妖怪录│ 断尾黑龙
【名称】:断尾黑龙
【别称】:秃尾巴老李
【类别】:灵、龙属
【特征】:有鳞有角的无尾黑龙
【能力】:积云、呼风、唤雨、落冰雹
【弱点】:下冰雹时,向门外抛菜刀、镰刀可将其呵退
“断尾黑龙”本是黑龙,因为人所生,被其父视为妖怪而被斩尾,故成断尾黑龙,民间称其为“秃尾巴老李”,尊称“李老爷”。民间说其龙托生于李家,故取其姓氏。另有一说,为“李子”所化,故以此为名。
“断尾黑龙”最早记于《文登文献》:“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娠,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复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殃焉。”
民间版本为明朝弘治五年夏,文登柘阳山下山前村李田斗娶得邻村柘阳山山后郭家村郭三佳为妻。婚后,郭氏于昌阳河中浆洗衣物时饮用河中之水而有孕。怀胎三载后的古历六月初八日夜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郭女产下一子,视之却为一肉状物。李家疑为妖孽,遂弃之昌阳河内。该物遇水迅即膨胀,竟为一黑龙儿。龙儿每夜夜半趁熄烛后回家哺乳,其时狂风大作,其母随之昏厥。此情不久便被其父李田斗察觉。一日晚,田斗瓢扣灯烛,持镰以待。风声过后,田斗猛掀瓢亮灯,但见一黑龙尾绕屋梁,头入妻怀哺乳。田斗惊怒,挥镰急砍,龙尾随即断裂。黑龙疼痛难忍,腾飞出屋,一路到了黑龙江。其说法基本与《文登文献》同。
而[清]袁枚《子不语》中则提出了“李子化龙”的说法:“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此事陶悔轩方伯为余言之,且云:“偶阅《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作者以《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为由认定“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这便是“李子化龙”版本的原型。
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民间传说很多,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当属“白龙江斗白蛟”。
相传,黑龙江本叫白龙江,因江中有作恶白蛟而得名。白蛟在此为非作歹,百姓苦不堪言。断尾黑龙见白蛟祸害百姓,怒不可遏,就和白蛟打了起来。由于黑龙断尾,落了下风,首战只得告败而逃。为了能打败白龙,断尾黑龙就托梦给当地百姓需要他们协助,协助办法就是,让他们守在江边,若见江中泛起白水就往江中扔石头,若泛起黑水就往水中仍饽饽(白面馒头)。人们依照断尾黑龙所言,带着石头和饽饽到江边助战,二龙相斗了三天三夜,断尾黑龙终于赶走了白龙,白龙江也自此更名为了黑龙江。至于,当初黑龙江上的船夫“没有山东人不过江”的说法,也是因为船上若载上山东人,秃尾巴老李会念在同乡之情庇佑其船,甚至会作为行人与船上的老乡攀谈,以了解家乡现状。
除此之外,关于李老爷的民间传说还有很多各个地区的衍生版本,虽多数已经失传,但在山东部分地区还延续着“三月初三”、“六月初八”给李老爷生日的习俗。
文献记载
《文登文献》
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娠,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复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殃焉。
[清]袁枚《子不语》
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此事陶悔轩方伯为余言之,且云:“偶阅《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
[清]光绪时期《文登县志》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一时合邑闹阗,立庙山巅,改名曰‘回龙山’。
(文:花红)
· 感谢阅读 ·
传播中华志怪文化,讲述九州妖怪故事。
版权声明:本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属作者本人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