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唐诗解读——杜甫之《诸将五首》(其三)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注:
化为烽:指洛阳宫殿在战火当中多次被焚烧。755年曾毁于安禄山,759年再毁于史思明。
秦关:即潼关。
百二:潼关险固,两万人足可挡住百万人。
沧海:指山东淄青等地。蓟门,指卢龙等地。禹贡,本来是《尚书》中的一篇,详述九州的山川、物产及贡赋等。尧封,周代封尧的后裔于蓟,和“禹贡”都是指代版图的。这两句紧接休道而说,河北藩镇非常跋扈,国内并未实现统一。
衮职:指三公。
多预:指当时武将还有诸镇节度使,多数在中央兼任中书令、平章事等衔。可见诸将得到的恩宠已极。
军储,指军需供给。
王相国:王缙。广德二年(764)拜同平章事,其年八月,代李光弼统领河南、淮西、
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兼领东京留守。这两句是说比较可喜的是王缙还可以注意让边
军屯田,以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
解读:
在说这首诗前,有必要将潼关的历史作一简单的介绍:
潼关的建成,距今已有1700多年。作为天险重关和历史名城,潼关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名人传说。潼关,从东汉建安年间兴建,到唐朝天授年间,曾两次迁徙,总共在三个地方设关。后又经历宋、金、元、明、清诸朝,城池多变,设施不一。今潼关县地,春秋时属于桃林塞,是黄河和渭河水运的交通枢纽。西汉时曾在今潼关地区设立船司空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曾记载了东汉建安十六年(212年)曹操同马超的潼关之战,第一次把潼关载人了史册。建关后,最初以黄河从北向南冲击关山,而取名为“冲关”。东汉潼关故城,一般称为“汉城”,或叫作“古城”。隋朝亡国后,唐朝仍在隋潼关设防了73年,所以当地人又把隋潼关城叫作“唐城”。
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关于潼关的诗词不胜枚举。《入潼关》是唐太宗在潼关有感而发写的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是对爱妃徐惠所写《秋风函谷应诏》的应和。前半部分叙写作者冬日入潼关时的所见所闻,描写了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历史地位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弃缩怀远志,封泥负壮情。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元曲大家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诗的思想内容。
晚清的谭嗣同有《过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人潼关不解平!”
杜甫这首诗所提到的秦关即潼关,全诗大意为:
洛阳宫殿已化作一片烽烟,就别再夸口潼关险固、二万足以抵当百万!青州一带还未完全归入大唐的版图,蓟门等地也还没有封赐之权。朝廷虽然把三公的要衔给予将军们兼任,但是各地的军粮还是不能自供。令人稍微心喜的是王缙宰相,他出任河南副元帅以后,实行屯田,使军粮得以保证。
洛阳的宫殿,天宝十四载(七五五)毁于安禄山,乾元二年(七五九)再毁于史思明,化为烽火了。自古都说秦地的潼关险固,二万人守关足当来犯的百万雄兵。如今一攻就破,这话就不必再说了。时卢龙节度使李怀仙等藩镇,收安、史余党,各拥劲卒数万,治兵完城,自署文武将吏,不供贡赋,割据一方。至今仍未像古时这地方归于《禹贡》,真正重归于唐朝的版图。诸将多入相,位至朝廷衮职的三公,可是都不去屯田积谷,致使天下军粮不能自给。前年(广德二年,七六四)正月,王缙拜黄门侍郎。八月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岁余,迁河南副元帅,请减军资钱四十万贯,肯熔化金甲铸造犁锄,不失农时,从事春耕,这稍稍令人感到高兴。
然据《旧唐书,王缙传》:
(缙)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营田观察等使,……太原旧将王无纵,张奉璋等恃功,且以缙儒者易之,每事多违约束,缙一朝悉召斩之,将校股僳。二岁罢河东归朝,授门下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时元载用事,缙卑附之,不敢与忤。
然而,老杜作此诗时,缙尚无附载种种劣迹,且老杜入蜀之初游新津曾以和诗寄缙(详第十三章第五节《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释),对之并无恶感,似不得深文周纳。
又据《资治通鉴》载:
永泰元年,正月,戊申,加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凤翔、陇右节度使,以其从弟殿中少监抱真为泽潞节度副使。抱真以山东有变,上党为兵冲,而荒乱之余,土瘠民因,无以赡军,乃籍民,每三丁选一壮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使农隙习射,岁暮都试,行其赏罚。比三年,得精兵二万,既不费廪给,府库充实,遂雄视山东。由是天下称泽潞步兵为诸道最。
看来,李抱真的做法该最合老杜之意。三年就取得偌大的成就.足证老杜的重屯田自给并非书生之见。可惜作诗时诗人还不晓得此事,不然定会喜之不尽。
全诗写得悲寂苍凉,诗人有感国事如此,情到浓时,往往难以直抒将情感寄于景、寄于物。宕开一笔,余韵无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