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种红茶到功夫红茶、红碎茶,说说红茶的一些断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世界红茶出中国,中国红茶出桐木。

这是跟一位斯里兰卡小开聊天之后,所得出来的结论。

这位有着一口大白牙的混血男生,据说他的第一任女朋友是台湾人——嗯,他们家族的红茶,最便宜切得最细的那种,主要销售地就是台湾和日本。

台湾籍的女子,教会了他一口道地的国语,也牵引了他对中国的关注与牵挂。

他把这种牵挂,理解为乡愁。

最终,他的乡愁归属地,是上海。

说起他打算在上海建的分公司,打算把斯里兰卡红茶销售到中国的梦想,这位小开满眼放光。

仿佛在陆家嘴看到了金融精英们商晤会谈时,人手一杯斯里兰卡红茶的盛景。

这么一个时髦的人,很难想象,他是认可桐木红茶的。

在短短一小时的谈话里,他无数次说起,他们家族的百年产业,是起自于红茶,他们家的红茶树,是移植于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

他还提到了那个著名的“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堪称世界红茶的搬运工,把桐木关的红茶,茶树,大量搬迁到了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地。

在百年前,他家族的祖先们,就开始种植茶树,跟中国人学做红茶。这一做,就是上百年。

后来,凭借红茶赚来的第一桶金,开始涉足珠宝行业,家族产业日渐庞大起来。

现在,红茶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盈利模块了。

故而,这块业务,才放到了他这样一个初出校门不久的新人身上。

不过他说,他有信心,把红茶产业,做得更大更好。在占领了日本和台湾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中国大陆。

我对他的雄心壮志,表示了由衷的敬仰。

不过心里有一个声音暗暗叫嚣:小样儿。等我让大多数国人都喜欢上了白茶,看你还有什么机会!

《2》

桐木关有个青楼。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人,照例是会想歪了。

觉得是秦淮八艳、李师师之类的美女居住的地方。

然而,此青楼非彼青楼。这青楼,不是名妓们居住的地方,是桐木关上好的茶青们,从茶青变成小种红茶之所。

青楼是楼,是制作茶青的楼。

一栋三四层楼高度的木质结构的楼房。

底层是燃烧着炭的。炭的原材料,是一种产自于桐木关的植物——马尾松。

李麻花是因为梳着麻花辫而得名,马尾松是因为形似马尾而得名。

青楼的二层三层四层,是由木板铺就,木板中间有缝隙,缝隙的大小,以可以透风,透烟,又不致于让茶叶掉落为宜。

炭生出来的烟,直直向上,透过这些缝隙,直直熏向平铺在楼板上的茶青。

烟还带着热量,热量有令茶叶细胞中的水分蒸发的作用。

于是,这些茶青,便在这一次二次三次的熏蒸中,走掉了水分,完成了自己从青到熟的涅槃。

去青之后,红茶还要经历很多工序,才可以成为一款真正的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

青楼只是它华丽转身的,一个起点。

时至今日,桐木关里延用青楼制茶的茶农,不多了。大家都改用了机器,改良了设备,工业化大生产的作用,是最大程度地解放劳动力。

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增收利润。

但却让传统的烟熏,成为了一种稀罕物。

每年,只会在遇到特别好的茶青,特别好的天气的时候,有条件拥有青楼的桐木关茶农,才会制作一批烟熏小种。

因为稀少,因为传统,所以,格外珍贵。

《3》

桂圆汤,花蜜香。

这六个字,是正山小种的精髓所在。

拥有橙红明亮的,像晒干的桂圆(龙眼)炖的汤那样的甜果汤,以及,拥有像鲜妍的花朵那样的花香,和花蕊中的蜜香,是一款红茶出自桐木关,出自传统工艺的最佳注脚。

是的,别的地方的红茶,要想冒名正山小种,名字易改,但香气和汤水难变。

那些金黄的,带毫毛的,冲出来金黄色的茶汤,汤水里是一股蒸地瓜味、煮地瓜味,没有花香,也没有蜜香的,立马就可以鉴定出,它不是小种。

顶多是功夫红茶罢了。

桂圆汤,是发酵的结果。花蜜香,是山场的气韵的凝聚与综合。

唯有产自桐木关的菜茶上采下来的茶青,在桐木村里,用桐木关的正山小种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红茶,才可以称作,正山小种。

其它的,只能是功夫红茶,或者,红碎茶。

从前的红茶,只有小种红茶。慰为寂寞。

后来有了红碎茶,绿改红的时代,工夫红茶横空出世。

现今的斯里兰卡,便极为流行红碎茶的制作方法。极碎的作为奶茶的原料,中碎的作为普通茶销售,微碎的成为中档茶销售。

是的,大家在台湾或者日本喝到的价格不太高的产自斯里兰卡的红茶,便是这种极碎的红碎茶。

当然它是黑色的。

只冲泡后,才会绽放出艳目的红来。

《4》

据说在清朝的某年,桐木关的茶农们,仍然在制作绿茶。

把武夷山脉上的菜茶们,采下来嫩芽,制作成绿茶,销售到北方去。

再换回皮毛,香料,铁器等物资。

有一年,有一批预订要发出去的春茶,遇到了战乱,在中途停留了一段时间,鲜嫩的绿茶,被闷到了,生出了红色。

绿茶变成了红叶片,这可怎么交货。

这些货拉回来,这回彻底红透了。老实巴交的茶农们一筹莫展。

这批绿茶卖是不能卖了,倒掉也可惜,有人泡了喝,咦,口感还不错,是一种有别于绿茶的新的风味。

留下自己喝吧,有人提议。

但这么多绿茶,怎么存放呢?会坏掉的吧!

有人提议压饼,做成宋朝时流行的蒸青绿茶饼,或者边茶那种砖块茶。

都被否决了。

有人灵机一动,不如烟熏。

武夷山脉自古潮湿,为了让农作物们能储存下来以供冬季食用,山民们流行用烟熏的法子,采下一种叫做马尾松的松枝,烧出烟雾,蒸出肉类,笋类,豆腐当中的水分,让它们干燥到底,从而实现在没有冰箱的时代,可以让食物干燥储存的方法。

这一次,烟熏法被运用到了这批发酵闷红了的茶叶身上。

它们被烟一熏,水汽尽失,干到彻底。

并且,生出了一种略带烟味的茶香,不仅如此,在花香烟香袅袅间,又在茶汤里,喝到了一种类似甜果香气的汤感。

与原来的绿茶相比,另具一股风流姿态,特别能捕获人心。

从此,桐木关的茶农们,便在这种制茶技术的基础上,做出种种改良,最终,发明出了一种新的茶类——红茶。

这便是著名的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由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且是正山小种诸多传说中的一个。但是,村姑陈觉得,这是最贴近真实的一个,也是最有趣的一个。

人类历史上的诸多发明创造,不都诞生于一个个意外吗?

比如豆腐的发明,来自于术士炼丹。比如飞行器的发明,来自于一位万户飞起来的妄想。

一队秦人的士兵,因天气延误了行程,从而发生了著名的大泽乡起义。

一批绿茶,因为天气原因加重发酵变了红,从而发明了久负盛名的红茶。

历史,总是这么可爱,而有趣。

《5》

贾宝玉家里,可以喝的茶很多。

有绿茶,有乌龙茶,有红茶。

主人喝的是高档茶,下人喝的是劣质茶。

甚至,只是有点茶叶味道的,水。

晴雯在宝玉房里的时候,天天挑这茶不好,那茶不好。刁钻古怪得紧。

被王夫人赶出去之后,寄居在姑舅哥哥家,想喝口水也不得。

好容易得了一杯充满铁锈气味的,有几片茶叶子飘着的水,就当是茶了,如饮甘霖般的灌下去。

可见,人,是最容易适应环境的动物。

晴雯最后,后悔没有跟宝玉真的发生什么。换下了自己贴身的红小袄,给宝玉做纪念。

她应该是恨袭人的,才故意留下自己的东西,让宝玉穿回去,想着膈应袭人。

晴雯是贾宝玉最早怀念的一个红粉佳人。那篇《芙蓉女儿诔》,字字血泪。不像祭奠晴雯,倒像是提前写了祭黛玉似的。

饮一杯红茶,想一想那红绡帐里的甜蜜往事,这桂圆汤,更甜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那就多饮一杯桂圆汤、花蜜香的红茶吧。

这甜,足可以抵挡一阵,命运中的苦。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红绡帐里,公子多情。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