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不靠谱
最近,市场上出现一种声称可以抑制甚至杀灭胃癌头号“元凶”幽门螺旋杆菌的牙膏。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多家网购平台上均有多款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在售,每支牙膏价格从十几元至上百元不等,还有商家称其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专治幽门螺旋杆菌,对口腔和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均有作用,一支就可见效。对此,专家称,胃才是适合幽门螺旋杆菌“定植”的地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要到医院就诊,通过刷牙治疗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性不大。此外,律师表示,商家如果在牙膏宣传中使用医疗用语或让消费者将牙膏与药品、医疗器械产生混淆,属于虚假宣传。
消化内科医生
口腔内未培养出过幽门螺旋杆菌
最近,网友对于购买幽门螺旋杆菌牙膏是否是交“智商税”展开讨论。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备受追捧的“抗幽牙膏”到底是否真的有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建湘表示,口腔内从未培养出过幽门螺旋杆菌,胃才是最适合幽门螺旋杆菌居住的地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要到医院就诊,联合用药治疗,通过刷牙治疗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性不大。同时,刘建湘表示,幽门螺旋杆菌只是导致胃癌的其中一个因素,胃癌的发生原因要肿瘤家族史、胃镜检查中胃黏膜是否病变等综合一起看,幽门螺旋杆菌并非100%导致胃癌。
一些网友认为,购买幽门螺旋杆菌牙膏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没用,还要支付比普通牙膏更高的价格,是在交“智商税”。
律师说法
牙膏宣传中使用医疗用语属虚假宣传
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是否真的有用?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售价30.9元声称一支见效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的产品页面末尾附有一则《关于新广告法的声明》,声明内容几乎是商家自己“打脸”。
该声明称:该店所有页面上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前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并称,该产品标题纯属运营和技术引流需求而设,仅是为了迎合买家搜索习惯而使用的关键词,并非产品功效宣传,不代表产品本身的实际功效与特性,请勿断章取义,实际配方结构功效以包装盒说明书为准。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时称,广告法里明确规定,除了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禁止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医疗性的用语也不能用,宣传牙膏能够抵抗、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显然是宣传牙膏具有某一方面的疗效,这种宣传对消费者,尤其年老的消费者可能产生误导,让消费者认为产品有一定的效果,就没有及时治疗相关疾病,这可能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危害。
对此,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的常莎律师称,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立案对上海一家公司销售的“抗幽门螺杆菌中药牙膏”涉嫌虚假宣传进行调查。常莎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否能够“定植”于口腔在医学界并无定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并不能将尚未形成通说的情况用于实际商品宣传。此外,商品在进行广告宣传过程中,对于特定功效进行宣传的,应具有注册生产相应功效产品的生产批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对于该种牙膏有相应的通过杀菌或其他方式预防疾病、产生医疗疗效的宣传,也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虚假宣传。
那么,如果商家在宣传某款牙膏可抑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之后又声明其特定关键词仅为迎合买家搜索习惯,不作为产品功效宣传,这种声明能否为商家免责?常莎称,这种声明并不能为商家免责,只要商家的宣传语有问题还是要承担责任。 文字摘选自:《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