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子语神聊 寻回跑偏的视点
每天打开中青看点搜索不子语,带你从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中医宝库的“别有洞天”。
站在跑偏的位置上,说说跑偏了的糊涂方。
多年的闲读医书药册使我兴趣盎然,持续经年却欲罢不能之感日甚,有时候感觉就如同是满地鸡毛,拣多了以后有冲动试试看能不能凑一把小掸子。
按照文化人的说法似乎叫一不留神量变就攒多了,累计而想要质变一番——也说不好或许是或许不是,但对岐黄之学拿起来放不下却是不争的。系统读学经典大部头,自然是饕餮大餐,民间偏方、医学小品却也如大餐偶尔吃顶了的时候弄个酸咸小菜。
不知到从何时起收集整理中医药偏方也成了个废寝忘食的毒品,上瘾的代价真的很难一言以敝!
* * *
起初时,收集的各种草方传文如两脚书橱来者不拒,以多收为主,后来渐渐越读越多,终有一丝豁然的感觉之后,随之而来的杞人忧天也变得愈加沉重。
眼看各种网上网下的偏方验方和流言谣言,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不仅是乱花迷眼,更经常看到莠言乱众,感觉误用偏方者不仅不都能从中获益,更可能反被其所害,有时读来常有触目惊心的感觉。思考良久终于下决心将手中收集的各种处方资料整理归类,但仅仅几个月弄下来经常头昏眼花、每日昏天黑地,却发现成果不丰。
除了将处方按照脏腑经络筋骨脉肌皮和内外用与剂型等粗分类别,最大的功夫花在了删除叠床架屋的重复内容和修改明显的差错和毛病。但就是这么批改,依然是一头雾水,满篇错别字,文理不通等小毛病就跟不用说了。因为医道虽然是大道通天有迹可循,但药石之术却太过广泛,仅仅中国就因为南北差异很多东西看起来面目全非,要是再把内容时空的变化因素跨度拉到千年以上,作为一个业余好事者就更不敢妄言了。
实事求是的说,偏方大多数到今天都已经是在民间瞎传乱用,多数来源于道听途说、内容零敲碎打,口口相传和不懂医药的人出于热心的记录和自发传播,真正懂行的反而基本不传。
不仅内容鱼龙混杂,而且各种以讹传讹导致乱七八糟,比如:主次不分、堆叠重复、成分错乱,药量随意。最可怕的是除了偏远地区的穷人为省钱而用之外,没有致病致残的大问题反而是没人想着求助偏方的,真正体现的就是病急乱投医!
用药如用兵,不准确的下药即便伤害性不大也跟竹篮打水有一比,效果或许就是聊胜于无 —— 并不能真的治病。
经常看到某一方子与其他方相比,基本结构差不多,用药和搭配比例并不相同,可哪个才是准确的呢?
从药理看,两个方子都没有错,这种无从整理精炼的内容其实很多也是因最初对于不同情况和患者体质的特点各异而生,多一味少一味 主药(剂量)变化和搭配有稍微差异 效果却不一定是医生水平的差别——而是病情症状的程度和气候、年龄、体质、环境和其他条件的不同,甚至这两个不同来源的方子也许当年就出于同一个医生或者不同医生开给同一个病人.......!
但是,从现在见到的传抄偏方之中却根本无从揣测最初作者的用心和体会了。 以方测证那是医学大专家的行径,越是沉迷于偏方的“白丁”或“草士”反而越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偏方成了莽夫手中的双刃刀,越是读得懂的就越是对其效用敬惧不安,对其误用或滥用的担忧始终怀“临渊履冰”之心。
误打误撞也能治病,而且还取得了走阳光大道没有获得的成效,这就是合格的偏方或叫秘方。但其实有些秘方其实可能是民间草医虽精于术业却为了保住饭碗而祖祖辈辈秘而不宣的“箱子底儿神技”,俗语说的“偏方一味,气死名医”就有这个意思。尤其是这些深闺秘识流入民间被广为传播的一招鲜,就更显得神秘而霸气。
好在收集的众多偏方中经常还夹杂着许多专业人士的小文章和精品资料,大多数有助于读者学习和研究,既然没办法杜绝偏方误用的可能性,能这样点评一下助人也算一点小小的功德。
用偏方,大有讲究。偏方一个“偏”字,引来争议无数。偏方到底好不好?该如何正确对待呢?民间好多偏方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确实有一定效果。
有人问我关于偏方的使用时,我每次都会反问提问者一个问题:什么叫偏方?——偏颇冷僻,不行走于大医大药行列所以谓之偏,这只是字面的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偏方治大病的说法,那是因为大病就是人体发生了大的偏颇,治大病就是大纠偏。所谓的偏方、效方理解为纠偏有效方更为贴切。
试想:如果大医院束手无策,反而是偏方治大病?排除水平限制、治疗思路、规则因素的影响,就药论药的说,这个偏方的策略得有多威猛?药量和药效要有多强烈?一旦用错,后果如何肯定是不言自明!
而且当病情变化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一方用到底,没有调整和变通呢? 所以:治大病经常需要冒大风险,大纠偏必然需要大智慧!
你知道自己是往哪边偏了吗?如果知道,甚至还弄清楚了为什么,那就好办了——自然知道这个偏方对了还是错了,对你的情况选择哪个偏方才是合适的,甚至完全可以自己选择经方而不是偏方了。
可见,学用偏方还真不应该是现在的吃瓜群众“氓之蚩蚩”的不知不识就大着胆子靠拼信息比运气玩心跳大冒险。而是必须明医理、查病情知道自己或他人究竟什么原因引起的,哪方面为什么会歪到哪一边了,然后才可能反其道而行,才会出奇见效。
有人说:绝招传千年,偏方治大病,所以古人用得现代人缘何就用不得了?这个问题还真的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因为古医道很明确的是属于国学的一部分,过去考功名的秀才读书中就包括了医书在内,而且那会医生全在民间,草木药石和针砭罐灸几乎就是能见到的医术的全部。 一般人群没吃过猪肉也天天看见猪跑,所以近朱者赤并不奇怪。
而现在呢?百年来经过西学的打压和抹黑加上市场挤占,现代人有几个还具备基本古中医学基础常识和药性药效的正确观念呢?我们处于一个与古文化覆盖下的“强汉盛唐奢靡宋”完全不同的时代,说的通透一点现代人想问题的思路和定位与过去偏方横行的时代是完全对不上茬的。
所以,没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就套用那个时代的出土文物或者假古董,往往难免误用或耽误病情,一些简单轻症或许可以试着自行处理,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就医(当然是找个明医,一个真正合格的中医!)。偏方用了不见效就必须找原因,可能要调整或换用其它办法。所以,想要用好偏方,其实需要有一定的真知识的。
“偏方”也叫“验方”,因为这是多年多次的使用经验大浪淘沙的筛选而成,大多数对某个比较明显的特定问题管用。而且验方的结构大多数简单明了,一个偏方几乎肯定不会对所有人都管用,只因曾经对某些人某些情况下管用就被保留了。
而且,很多原本可能是好方子甚至原本就是经方加减的构架,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各种演绎摧残、以讹传讹加上思路没能与时俱进,导致残缺不全甚或完全面目全非根本就无法使用。
* * *
比如,某一胃肠病方剂中出现“白芨和芨石各一两”,但遍查本草也没读到有关芨石这个东西的存在——反复研读效用和查阅差不多功用的药物,感觉很可能这个芨石其实就是枳实。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口音芜杂,如果山东口音的人在基本不识几个字的情况下凭着道听途说记录枳实而不知如何写,干脆根据发音就坡下驴的跟着白芨顺溜下来倒也顺理成章,但到了民间使用者手里恐怕就大谬不然了——如果不确定哪一种是“芨石”,你知道是该用硝石还是该用信石吗?拍脑袋乱用很可能直接出人命的。
如果说这样的猜灯谜还有一线透明度,那么有些恐怕就连猜谜都叫你无从下手。再看这个例子:本草中有一味药叫补骨脂——现在一般人都听说过,但他最早的名字曾叫破故子、破故纸,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叫了。
在某个传方中出现了这样的组合:破旧纸 15g,补骨脂 25g......,这个破旧纸在本草中是肯定没有的,显然是从破故纸演绎而来,那么后面的补骨脂又是怎么来的呢?
而且用克做单位是近几年的事,这个僵尸方子不定是在什么情况下返生出土的,读来怎么不叫人感觉可笑而又可怕!
读书的所得越多,越发感觉中医的生存状态不妙,危机和功利导致一哄而上,外行跟风良莠不分自然带来泥沙俱下,中医药的生存状态好不尴尬,举目感前景堪忧,低头觉后果可怕!
浩如烟海的各种民间方剂整理起来简直就是无底洞,几个月晨昏颠倒的苦熬枯坐,回过头来其实发现不过杯水车薪的效果。
我曾把每个五行相合的脏腑或相邻、相对系统、基本的病类表现、药物的内服外用等分别作为基本划分条件,这个分类恐怕很多数人并不认同,但我作为兴趣只顾忌自己的感觉和对其内在关联关系的认识,或者说就是跟着感觉走。这十几个分类,每个类别收录了动辄十几万字的内容,多的有几十万字,仅仅从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造成逻辑错误、描述不精准等几方面粗纠一遍也需要很多时日。十几个类别弄下来也只是粗见框架,效果都无法自认合格,与达到满意就更是扯不上亲戚了。
这么看下来,偏方就是被时空错位带得跑偏了的方子,如果你真的大着胆子用,那就最好听一句劝——多少学点中医思想的皮毛,至少知道什么叫升降出入,如何看待寒热温凉。
既然是用药如用兵,那就必须明确: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道存亡之理,不可不察!更何况,偏方治大病几乎都是典型的杀伐之道。我就遇到过有网友因家人癌症晚期已被医院判死而到处找人咨询谁了解他手里的方子......,他希望求助于信石、狼毒、断肠草等毒蛇猛兽类江湖偏方孤注一掷的向死而生,但显然他几乎不可能在任何医院或论坛上得到确切的答复,即便是对毒药本草多少有点研究的医家,态度也基本肯定是宁可看着这样的病人自生自灭,也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让病人因为自己的一番解释而服毒求生,这个鬼缘不结也罢!
跑偏有时候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但那比下雨天滑倒路边捡到一块钱面值的一张彩票,结果误中税后收入一个多亿大奖的几率高不了多少,而远离正道顺着跑偏的感觉撞大运最终一脚踩到枯枝覆盖的排水沟里却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 * *
每天打开中青看点搜索不子语,带你从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中医宝库的“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