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一招!一张治脚后跟疼的方子,该补的补,该除的除,很实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药学》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如何来改善人脚后跟疼痛的毛病。
脚后跟疼,这是一个常见的毛病,60岁以后的人常有这个病。我以前也给你讲过,这里头可能要考虑到气滞血瘀的问题,还要考虑肝肾不足的问题。
但是今天,我跟你说的这个,是一张大方子。它源于实际临床,很有代表性。它体现了中医在对待此类问题时的一般诊疗思路。
咱们看一下吧——
准备中药杜仲10克,鹿角胶10克,穿山甲6克,肉苁蓉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骨碎补10克,枸杞10克,茯苓10克,鸡血藤15克,昆布10克,白芍30克,菟丝子12克,薏苡仁15克,胡桃肉2枚。
与此同时,患者用威灵仙50克,水煎取药汁泡脚。
这个配伍哪里来的呢?源于甘肃中医骨伤病名家李师。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以免广告嫌疑。
围绕这个配伍,还有一个医案。说的是,某患者,女性,年60岁,左侧脚后跟疼痛难忍2个月,而且偶发小便失禁,双侧下肢都比较沉。当时拍片子,说是有左侧足跟有骨质增生。看舌脉,主要是沉细脉,舌质淡。
当时,李师用上方为其调治,效果十分明显。5剂之后,疼痛大大减轻。经过巩固治疗后,未曾复发。
这里头是什么道理呢?我简单给你说一说。
我以前曾经讲过,我们的足少阴肾经,经过我们的脚后跟。所以对老年人、中老年人来说,脚后跟疼,往往考虑是肾气亏虚。对这个患者而言,恰恰如此。
你看,她偶发尿失禁,脉象沉细,双腿沉重,是不是都是肾虚的表现?肾气亏虚,膀胱开阖失常,所以尿失禁。肾主下肢。肾气亏虚,下肢萎软,所以沉重。脉弦沉细,为正虚之象。
因此,必须要益肾。
但是呢,说实话,你光益肾,有的时候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为啥?有两个因素。第一,肾主津液的代谢。肾气亏虚,津液代谢失常,就容易生痰。第二,痰浊阻滞经络,日久影响血运,所以容易形成血瘀。痰瘀互结,不通则痛,成为足跟痛的直接诱因。
所以说,对这个病,益肾是治本之策,化解痰瘀互结的局面是治标之策。
既然有了这样的认识,上面的验方,咱们就不难理解了。
你看,杜仲、鹿角胶、肉苁蓉、枸杞、菟丝子、胡桃肉,这些都是益肾的吧?总体看,是阴阳双补,大补精血的。接下来,白芍、鸡血藤、穿山甲,这些是活血养血的吧?目的是化血瘀。昆布、薏苡仁、茯苓这些化痰浊的吧?在这个基础上,用骨碎补、威灵仙、木瓜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这就是整体构思,十分简单。
总体上看,这就是该补的补,该除的除。
这个验方和配伍,一度很有名。大概在四五年前吧,甘肃省的有关部门,出了一本集子,精选了甘肃地区名中医的验案和验方。上头这个,就收录其中。我有幸得到这本资料,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一段时间。我个人体会,就改善脚后跟疼痛这个问题来说,上头的思路是比较典型和实用的,完全可以借鉴。
现在,我把它拿出来,给大家讲解,也算是一种科普吧。至少,可能让部分脚后跟疼痛的人,找到一点治疗眉目。这个配伍,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辨证一定要准确,必须牢牢抓住肾气亏虚这个根本原因。
好了,我累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