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太极真心议和?他的价码别说我给不起,换唐宋皇帝们也得搞众筹

冷兵器研究所

冷兵器评测和格斗研究11-20 14:03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皇太极和崇祯皇帝(第一次议和持续了三年)的议和一共有三次,很多人都以为皇太极的价码只是白银百万两,这笔钱看起来和明朝给蒙古人的赏赐差不多,觉得是崇祯太小气,造成了两面作战的局面。这是看书不仔细的结果,皇太极可是鳌拜的真上司,给的“我全要”价码别说明朝皇帝给不起,综合算起来中国的皇帝同行们要众筹才能凑够他的价码。

  1627年袁崇焕派著名临时工外交官李喇嘛(五台山的藏族喇嘛,原名叫锁南木座)参与努尔哈赤葬礼,顺便带回了皇太极的条件。皇太极议和价码是:明朝先给给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绸缎100万匹外加布匹1000万充当压惊钱;然后明朝每年给他黄金一万两,白银10万两,绸缎10万匹,布匹30万;他自己送上东珠十个、貂皮1000张、人参1000斤当回礼。这个条件一开出来估计袁大人早就在内心骂了无数个“丢你老母”,金银嘛拜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所赐,明朝真给的起,但丝绸和布匹的数量就纯属金龙大开口了,明朝财政收入里的丝绸和布匹全给皇太极都远远不够。

  明代夏税征收的丝绸从朱元璋时代就稳定在二十万匹左右,洪武二十八年明朝收了28万匹丝绸,收税能力差劲的弘治皇帝也收到了21万2000匹;万历时代夏税丝绸年收入是26万匹。明朝皇帝除了向丝户收丝绸,还向江浙的官营织造局和织染局征收(织造局专门制造大内用品,织染局可以收购丝绸,染色后送给皇帝赏人),占了官营纺织四成份额的浙江每年任务是数万匹左右,“要钱不要脸”的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才增加到15万匹。明朝官府手中的丝绸大致是在几十万匹到一百万匹左右徘徊,皇太极倒好,真要崇祯替他收丝绸当“税务打工人”。明朝的布匹数量也没有那么吓人,最大一次的赏赐出现在洪武年间(别以为朱爸爸老土,他的实物税倒是冠绝明朝),朱爸爸大手一挥赏赐全军两百多万士兵100匹布。

  你还别觉得明朝穷,唐朝、宋朝的皇帝也一样给不起。北宋的财政收入中“绢一百六十二万五千馀匹”,唐朝天宝年间更是高达730万匹(唐朝丝绸就是大额货币),但这两个朝代白银产量很坑,唐朝只有三万两一年的白银收入。崇祯和天启又不认识姓萧的,就算认识也不能保证自己祖爷爷会不会抽死自己,这个价码当然就没法答应。

  皇太极的要价也根本就不是议和求赏赐的价码,他的要价比也先等同行高多了。在郑和下西洋时,明朝皇帝只给东南亚君主数百匹丝绸的赏赐,高看一眼才给1000匹;也先这种明军眼中的超级BOSS,明朝也只在1453年赏赐丝26432、绢90127匹,只有皇太极要价的十分之一。皇太极也许是感觉到自己的要价太高,还给了袁崇焕几分面子,愿意把金银、丝绸、布匹都减半,他还特别指出布匹要“毛青细蓝布”,但即使这样也不是明朝可以支付。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每次议和都是在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他第一次和袁崇焕议和期间重创了朝鲜,还在议和还在讨价还价中就进攻了锦州,第一次议和结束五个月后就进攻了北京;第二次议和也是为了方便干掉林丹汗,才主动和宣大地区的明军大佬谈判;第三次议和前更是彻底降服了朝鲜。皇太极议和从来就是为自己的总体战略服务的,可没有某个当外交官失败的武侠小说作家想得那么简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