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是口号,市场下沉已经没有新意了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来源:三医频道  刘峻
01
所谓的蓝海只能去三亚看
县域市场根本不是蓝海,现实是多半没有足以支撑销量的目标患者数,合适的患者都去省市三级医院就诊了。只要有患者,就一定有竞品——未必是直接对位的同类品种,可能是其他可替代治疗方案,还是竞争激烈的红海。
患者无药可用,就等“药物可及性”问题解决......这种情况不存在的。
国家医保谈判降低了大部分创新药的价格,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那么县域患者也自然能用上新药好药了吧?还有国家集采的6分钱一片的降压药,469元的心脏支架,这些质优价廉的药品和耗材不是正好适合县域市场吗?
理论上是这样,现实中没有这么简单。
一定要下沉市场吗?
不一定。可以期盼分级诊疗政策目标永远无法达成,也可以等分级诊疗成效显现,患者留在县域之后,再去下沉市场的......策略没有对错之分,这也是一种选择,但肯定不是市场引领者的选择。
02
县域市场的水很深
县域市场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有十几个亿收入、有数千张床位的三甲医院,还有很多几千万的收入、一两百张床位的二乙医院,其中大部分医疗收入是在1-3亿之间,400-600床位的二级医院。
除了罕见病相关品种之外,大部分药企都或多或少涉足县域市场,当下主要决策难点是下沉县域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东部经济发达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域市场没什么可犹豫的,地广人稀的西部和北方县域也通常暂不考虑,疑问是广阔的中间地带——人口在50万以下,经济一般的县域市场,如何选择?如何配置人员?如何设定投入和产出的目标?
03
如果还是口号,不如换一个
早几年喊出市场下沉的口号,挺有魄力、很有新意。如果2021年还是这个口号,就没什么新意了,还不如换一个。
市场下沉需要躬身入局的行动。对县域市场做完整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制定前瞻性并审慎的市场策略,并配置足够的资源。在战术层面上,要在县域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背景下,寻求创新性的营销方案,摆脱城市核心医院市场的思维定式。
令人眼花撩乱的医保新政对于县域医疗,从长远来说将会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但其影响是渐进的,加上多个现实变量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们判断县域医疗发展趋势的难度。
无论在哪个场合、哪篇文章,我都不会用“蓝海”、“爆发”、“快速”之类的词汇去误导药企,而是客观地分析影响县域医疗的政策,描述真实的县域医药市场。我倒是希望劝退部分药企,如果真是千军万马进军县域市场,只会出现大量乱象。
总有人问我:你对分级诊疗怎么看?
我通常回:你想怎么看?
对方茫然......
我:如果你在省市三级医院市场有很好的占有率,也在稳定增长,不希望现有市场格局有变化,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分级诊疗的政策目标还远得很呢!
对方:现在我们在核心市场遇到了很多问题,增长乏力,价格下降,处方限制......所以希望市场下沉。
我:那你要带着锄头下沉市场,而不是镰刀,你能做到吗?
04
市场下沉不能讲情怀,讲方法
我遇到过一位药企营销老总,他来自农村,父亲就是一个村医,对于县域市场充满感情。也有很多县域医疗的管理者,依靠情怀在驱动自己每天高付出的工作。对于药企的职业经理人而言,讲情怀的理想主义者是危险的,急功近利的现实主义者是不够格的,需要在远期目标和现实现状之间,搭建台阶。
县域的政府和医院、院长和科室主任、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还有诊疗行为和医疗管理的外部情境,与城市核心市场有很大差异,需要理解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玩票心态很难成功。没有决策者认为自己下沉市场的策略是玩票,但如果不能All In的“试试看”,就等于玩票,不可能一试就成。All In 不是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在县域市场,而是把县域市场作为唯一的战略性目标,决策者的全部关注点都放在县域市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