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榕丨许你一世古佛青灯
尽管车外红天赤日头,坐在空调车内自是凉爽惬意。开车的师傅技术娴熟,飞快地穿梭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之间,却不觉眩晕。汽车拐进一条老旧的柏油公路,路旁阡陌田地,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润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偶尔三几只雀儿忽儿飞临树梢,一会儿又落到田头,快活的让人好不羡慕……我正沉醉在大自然的这份逍遥中,汽车又拐了个弯,师傅说声“到了”,我往外看去,一块写着“南天禅寺”的指示牌挂在拐弯处,坐在车内若不注意还真不容易发现。
从停车的地方看,南天禅寺并不大,树林掩映一条水泥路直通法堂。但当我站在宽敞洁净的石埕上看去,一组气势恢弘的寺院建筑群顿时震撼了我:好大的气势!南天禅寺的建筑按中轴线布局,第一进是天王殿,正中坐着一尊巨大的印度红弥勒石佛像,乐呵呵的,笑对人间世事。四个角落站着四大金刚,手持宝伞、琵琶等各自的法宝,威风凛凛。天王殿后有七座七如来塔,大雄宝殿在塔后依山势建起,殿内正中供奉着三世佛石像,左右南北回廊和钟鼓楼各一座,还有几座殿宇正在建设中,东西南北遥相呼应。自在佛殿是南天禅寺有记载以来就存在的建筑,在已有800年历史的殿宇前立着铁铸的香炉鼎一只,底面直径大约1米左右,炉内香灰大半满,浓浓的香烟缭绕整个院子,仿佛向前来的每一位香客诉说它的沧桑过往。大殿是歇山式屋顶,门窗梁柱是典型的闽南木雕石刻花卉八宝图。斗拱相叠,构件雕刻精美,图形各异,有花篮斗、狮象斗、瓜果斗,形神兼务,栩栩如生。花鸟龙凤雍容大方,富丽堂皇。椽头飞花,房梁、雀替皆是龙凤花卉的金粉木雕。最引人注目的是飞檐处那生动精美的龙首木雕,蓝、黄、红相间,飞龙摇头摆尾似欲腾云驾雾,线条流畅,色泽鲜艳。
我小心翼翼的迈过自在佛殿的门槛,当我仰起头看到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石三佛像的刹那,一种莫名其妙的心血涌动时,我仿佛被佛光笼罩着。佛像手指细长、身形端直、两肩丰圆、两颊隆满、目若青莲、低眉生慈,让人顿生欢欣喜爱之心,我不知不觉地伸出双手轻轻的放在石佛的莲花座上。此时,我仿佛闻到了佛香;看着佛祖,眼睛微闭、目光慈祥,他的笑容似有若无,超越了苦乐,让人顿生恭敬,而神清心净、念念向善。在佛的目光注视中,我仿佛“醉”了,双目酸胀,恍恍惚惚,感觉心中有朵洁净的莲花正在缓缓绽开。烛火星光般的在风中轻轻摆动,柱柱佛香散发着缕缕青烟,盏盏油灯在佛前开成一个花池。这一瞬间,我想起了的“缘起”之说。但这个词语,寓意太多,我没有认真去深想。我的心驻在一小朵跳动的火苗上,火苗像开口说话,欲言又止,不说了。油灯慢慢跳着舞,灯芯爆出一朵花,佛仿佛笑了一下。灯花再爆,佛直达我心。当我虔诚地对着青灯,跪拜古佛的时候,内心深处那种宁静安然的姿态就像置身于一个祥和的空间,自己有些明白了。于是,我双手合十,默念心愿,跪于蒲团,虔诚叩拜……
南天禅寺,这座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寺院,一盏盏青灯,一尊尊古佛,香客浅驻,香火连绵,一个晨钟暮鼓的纯粹,一个青灯常伴的净土,一个让许多忙忙碌碌中人愿意停下脚步静心聆听梵音的所在……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的,就是这个寺院的住持理山法师。
曾从一位居士那里知悉,南天禅寺由开山祖师守净法师及先辈祖师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至理山法师的手里时已历800年风雨,寺院的规模仅有自在佛殿和石林精舍这些老旧殿堂。自幼出家的她戒行严谨,威仪超凡,从闽南佛学院毕业回来后,妙湛长老的“三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的临终遗言依旧常常在耳边萦绕。这个时候的她,或许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她更愿意留在又旧又小的南天禅寺,为的就是她从小在佛前立下的宏愿,光大这个她从小视为家的人间净土。在从元仪姑等前辈师尊继承和接手管理南天禅寺后,在其主体建设和修行理念、僧众管理上,依据祖辈遵循的规矩,不让其落入世俗。
为了心中的这一份信仰,她选择了一条艰辛又充满着挑战的路。这条路,不仅仅青灯独卧,不仅仅孤影相伴,为了南天禅寺的整体规划和扩建,她费劲心血,默默忍受着常人不能吃的苦,以一个瘦弱的女子之躯挑起何止千钧的重担。年复一年的四处奔波,春夏秋冬,花开花谢……才有了我们眼前的这幅雄伟巨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规划发展过程中,理山法师没有将眼光放在一处、一地、一时、一人身上,而是广播爱心,无论僧俗、城市乡村、学生鳏寡,只要有求,她就必应,将观音菩萨那种“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的慈悲情怀处处示现,这正是“一盏茶品人生沉浮,百千愿怀菩萨心肠”!
我一直想了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吸引力,让她毅然选择了削发为尼,让一个这么优秀的尼师放弃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而选择留在这个偏僻小镇的老旧小寺?
面对这份令人赞叹的宏大气像,除了南天禅寺历代祖师的慈悲和智慧,这其中更有今人抹不掉的功绩。尽管在谈及这些时,理山法师说得更多的总是禅宽禅师、元仪尼师、静稳尼师等前辈师尊的功德,及感恩众多因缘。但走在这片浸着她多少心血的土地上,从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中,无不可以解读出她的理念。在继承和发展中,理山法师依祖制循规蹈矩,但却未泥古守旧;在适当的格局内,在祥和社会、利益众生的社会实践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慈悲与智慧等量齐观。理山法师在忙碌于寺院建设发展的同时,更是心系众生,人居丛林之远,却依然心怀大众,将弘法利生事业视为己任。人无贵贱,但文化和接受能力却还是有高有低的,如何让各种程度的信众都能够听得懂佛法呢?理山法师将最深奥的法理,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释,恰似春风化雨将佛法传至社会、每个家庭,能让众生沐浴在佛化生活的法乐中。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在理山法师的大愿和谆谆佛法开示下,如今的南天禅寺已成为泉南弘法重镇。我曾有幸参加过南天禅寺的一次法会,近千信众齐念佛的宏观场面让震撼不已。但据我了解,这种场面还不算大,每月初八来听理山法师讲座的多达两、三千人,最多时近五千人。
修习佛法,在修行中学会如何取舍。人总是因为有太多的执著心、太多的贪念,所以才觉得身心疲倦。人生来去匆匆,想要的太多,只有学会了放弃,我们的心中才能真正坦然。就如南天禅寺那些古老的摩崖石刻中那个“心”字石刻,心中的一点,不知是谁故意将点刻在下面,它不正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在告诉我们:放下,其实才是最真实的拥有,这种拥有就是一种淡定与解脱。放下,确实需要一种勇气,更需要智慧。也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个圣洁的地方,只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忙碌着,忘记了被岁月浅驻的时光,是在消释心的能量,消磨潜在的向往。在这个以忙碌为借口的现实中,诚信缺失的碌碌中人更愿意选择自我封闭,拒绝敞开心扉;所以,我们遗忘了信念所长,信仰所归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舍得种种繁华,割舍得了那些恩恩怨怨。尽管明知人世沧桑,挥一挥手也带不走一片云彩……
佛家有云:“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此语意味深邃,令人沉思。
青灯古佛,并非遥远。这时,我忽然明白了。一座古老的寺庙,一种美好而坚定的信仰。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茫然失措时前来求佛祖指点迷津?岁月悠悠,南天禅寺的红砖碧瓦成了多少人精神的皈依之处。于是,我洗了洗双手,然后掬起一捧水泼向脸,一个清凉的世界便透入心中,一个明亮的世界就在前方。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身处尘世之中,心存真善美,宠辱不惊、不卑不亢,就如殿前那株百年山茶花,任风吹雨打、烟熏日烤自是岿然如故,亦如禅坐语寡。
忽然,金铁交鸣,木鱼响动,我闻声望去,古老的自在佛殿,一个清瘦的身影守着大殿,守着孤灯,守着黄卷,像那池中的那朵白莲,安静地蛰伏在池水之中,美丽也好,出尘也好,淡然也好,在这红尘之外,清静之地,与那云为伴,与月相守望,与时间为伍,在青灯古佛的世界里跋涉。
作 者 简 介
杨新榕,笔名“烟波放钓”,1967年生,中国民盟盟员,泉州少林寺俗家弟子,号“宗榕”。现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华清风(中清廉)书画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中国著名行走散文联盟成员,丰泽区特聘校外辅导员、丰泽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14年当选为中国文化义工委员会副主席,2015年任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2015年8月16日,获选“中国品牌文化建设十佳文化义工”;2016年春当选“2015年度智善慈航爱心大使”。
2014年10月,散文《千年古刹,水头鹄岭白莲寺》获“第三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二等奖;2014年12月15日,散文《眼观,也是一种拥有》获2014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2015年10月,散文《洗尽铅华归正道》获“海丝茶.观音韵”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2016年1月9日,散文《头顶“花园”的女子》 入选2015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25名。散文、小说故事作品散见于《世界日报》、《散文选刊》、《青海湖》、《厦门文艺》等各级报刊,散文集《拾一枚紫叶的情怀》(大众出版社),散文集《拾一季岁月的风尘》已付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