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日照西峰紫烟长/杨新榕

湖洋的山水不缺旖旎,季节虽已进入腊月了,却依旧处处飞金缀翠。我特别喜欢这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云朵安静地挂在蔚蓝如洗的天空上,仿佛只为了装点天色。茂密的植被犹如一道屏障,将城市的喧嚣远远阻隔。这座西峰山沿齐云峰山脉由北逶迤而来,虽然没有印石山的高,但三起三伏后极像一只蹲坐的狮子,与左虎、右象、南伏豹环围着西峰天池。立于此山,可观南山豹变,能闻北岭龙吟。西峰秀水呈灵光,自古人文荟萃,而一座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0)的西峰寺,更是让这一方净土成为湖洋的旅游朝圣之地。

虽是元旦小黄金周,但西峰寺的游客并不多,我倒是更喜欢这种宁静,不像山外有些寺院尽以香火旺盛为耀,本是出世修行,何必再留恋此等虚名。西峰寺建于这深山老林之中,我想它的始祖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便是出于结庐静修的初心,所以接受五祖的衣钵后便即南下。千余来年,西峰寺虽有兴衰,却泰然始终,犹如日照下从西峰山腾腾升起的紫烟,绵绵不断。清净圣地自庄重!在这份空灵静谧中,就连周遭的树木也双目微闭,双手合十肃立。

此时,我想起同处闽南的另一佛门净地:晋江东石南天禅寺,那里有宋朝泉州知府王十朋留下的“泉南佛国”真迹石刻。我想,当年王知府必定也是被岱峰山的灵光、石佛岩的庄严和禅师们的博学精修、素心宁静所感染吧!作为海丝起点城市泉州,史上宗教盛况是世界其他国度和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不论哪种宗教都曾在泉州留下了痕迹,且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比如伊斯兰教的三圣四圣墓葬石棺就在泉州丰泽灵山,还有世界仅存的晋江草庵摩尼教遗址。泉州人特别青睐佛教,方言中都有佛教用语,比如“莫(无)法度”、“莫(无)法莫(无)度”、“作恶作业”等等,无怪乎朱熹老夫子在泉州兜了几圈子后油然感叹道:“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说的便是泉州凡人佛语,能让各种宗教流派和平相处的海洋气度!

相比较于城市里的熙熙攘攘,西峰山自另有天地!据当地传说,惠能云游到湖洋张山寨与清白村交界的飞鸢洞后,见姓郝的洞主之子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心生慈悲便在山中寻来草药给予治愈,洞主感念惠能救子之恩便留他在此住下。或许见此山灵气,惠能便在这里广收弟子亲传禅宗教义。到了大唐咸通年间,惠能的僧徒外出化缘兴建西峰寺。因为前来习学禅宗的佛门弟子非常多,到了南宋高宗年间(1127-1161)再次扩建殿堂多座,寺产田地山林数百亩,僧伽最多时曾达五百人之众。对于处于偏僻山区并不出名的小寺院来讲,确属难得了。

时过境迁,当年的西峰寺盛景不再了。对西峰寺是否创建于唐代,现今许多人仍颇有疑问。这也难怪,时下有些地方为了博取眼球,以吸引更多的游人香客,搞活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可能真会挖空心思在一些无可稽考的地方弄出些噱头来。但西峰寺在1997年定中轴线重建殿堂时,出土了许多古砖瓦,基石等寺院遗物,经过考古学家严谨科考后鉴定确是唐宋文物。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兴衰更替一切自有定数。记得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场大火,西峰寺没能幸免。灾后,湖洋乡贤刘姓乐虞、辉荆三族布施修建寺院,以供养三宝,万历三十五年探花,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的泉州晋江人张瑞图也曾为西峰寺亲笔题匾。到了明代崇祯年间(1628~1654),西峰寺僧怀玺法师还挂锡五里街吾东龙湖岩重建岩寺,由此可见其影响。为了广传惠能的禅宗要义,于清朝康熙乙亥(1695)年,西峰寺比丘觉长与怡山两位法师重刊《六祖坛经》木刻本,现板至今仍收藏于鼓山涌泉寺。

清朝乾隆年间兴起的白莲教,教众流窜过处如遭飞蝗。一心清修、广传佛法的西峰寺,或许因为与信奉白莲圣母的白莲教道不同,难于为之所容纳,于是大约在公元1736-1795年间毁于其手。多灾多难的西峰寺虽有众多乡贤的襄助,但殿堂重建后的西峰山,又于同治年间(1862-1874)再遭火灾。这一劫难使得西峰寺沉默了数十年,直到1936年刘姓章炊族贤从马来西亚坡集资回来,发动乡亲再建殿堂一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新认识到历史文物的价值,为了保护湖洋这座千年古刹,一些有识之士发心筹集重建。有人这样说:佛祖是无所不知的,他会安排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候,来完成一些特定的事。西峰古寺的重建之路或许便是如此!乡贤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获得了海内外四方善信的支持,很快便筹集到重建所需的首期资金,于是在1996年组成了“西峰寺重建组委会”。到了2002年,西峰寺已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九座殿堂,新建后的西峰寺,不失古朴典雅,殿堂顶呈硬山式,用朱色琉璃瓦铺顶,飞檐翘角,兽头独尊。正殿朱柱彩壁,画栋雕梁,十分生动。寺前广场,平整开阔,殿堂敬塑佛、菩萨、罗汉金身45尊,庄严慈祥,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一阵山风拂过,似呢喃的梵音随之飘落。在闽南众多的丛林大刹中,西峰寺并不起眼,但这座曾载过惠能法师衣钵的古寺,还留下过留正、留从效、朱熹、蔡襄、颜延榘、陈知柔、庄际昌、虚云法师、弘一法师这些历史名人的足迹。作为海丝起点城市中一个小小的支点,却可一窥其厚重。

太阳渐渐西斜,它用柔和温馨的目光亲吻大地。此时,宋朝宋祁的那句诗:“为君持酒劝斜陽,且向花间留晚照”不禁从脑海油然跃出。

迈出寺门,回首再望,那缕紫烟依旧飘摇绵长……

作 者 简 介

杨新榕,中国民盟盟员,泉州少林寺俗家弟子。现系中国文化义工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执行理事长、《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中国著名行走散文联盟成员、丰泽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散文、小说故事作品散见于《世界日报》、《散文选刊》、《青海湖》、《厦门文艺》等各级报刊,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级文学征文奖。散文集《拾一枚紫叶的情怀》(大众出版社),散文集《丝海浪花》已付编辑。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目录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梦回井字院/赵丽丽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清源之恋/朱向青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如火的木棉花,怒放的生命/方志英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的呼唤/马黎明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紫色的兰花/张新玉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妈妈是女儿的守护神/张美灵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地姣姣、板仓仓/栗振光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女人,请不要放弃自己/李玉凤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消失在尘埃里的千层底/狄树强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单车岁月/禹艳芬

【届首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背俺娘上高楼/王子群

【届首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苹果香里说流年/彭艳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