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自然科学,带孩子走进田野,给孩子更好的自然教育
一
只要对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思想稍微有了解就会发现:
真正的早期教育都离不开大自然,只有对大自然有足够的尊重,足够的接触,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也会尽量在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湿地公园、去橘子洲这些可以亲近大自然的地方。
看季节变化、看草木凋零,看蓝天白云、在草坪上打滚儿......
也会在小区门外的菜园子里短暂停留,告诉他我们吃的五谷杂粮和蔬菜都是土里长出来的,对于在城市生活的我们来说,能看到已非常不易。
可能因为我是农村长大的,很想带他去田野里感受一番,看看春耕秋收,看看我们吃的大米到底是怎么来的?
巧合的是,今年9月,我们回老家了一趟。我告诉他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都是水稻的果实哦,我还把稻谷的皮剥开给他看。
没有见过板栗的他,竟然说那是石头......,下图拍于2021年9月:
回来我就找了一套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说实话,这套书我瞄了好久,这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袁隆平爷爷作序的一套绘本,带孩子走进田野,了解更多的自然与农业知识。
我想说,这套田园风格的绘本真的太适合这个时代的小朋友看了,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都可以在书里看到,内容很丰富,适合4-12岁的孩子。
1、让很少能见到农事的孩子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开拓孩子的视野。我们是农业大国,但是有的孩子连水稻和麦子都分不清,也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
2、共有5本,5大主题,包含24节气、传统农具、五谷杂粮、水利工程、桑蚕文化。
500多个科普知识点,800多幅精美图画,方便孩子理解,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科学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作序并力荐的科普知识绘本。
3、将农业融合到绘本里的中国原创童书,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
孩子4岁的时候,放眼望去,书架上大都是国外的绘本,国内原创绘本真的很少,而像这种把自然和农业结合得如此巧妙的绘本,真是让人忍不住称赞。
看着这些绘本,我也会想起小时候,插秧、收稻谷的繁忙景象和一身的泥巴,但是父母总是不舍得让我下田,我也会想到父母农耕的情景,他们的一生都是那么纯朴。
二
这套书有5册,每一册里都包含着我们老祖先的智慧和结晶,我们分开来看:
1、《节气歌里的秘密》
这本书介绍了24节气的由来,以及节气里的习俗、食俗和农事。
以前的时候,节气用来指导农事,在2016年,24节气被正式列为非遗代表作名录,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孩子早上起来就说,妈妈,后天就立冬了呀,我说,是啊,天气越来越冷了,24节气常识,我讲了三年,每逢节气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念一念。
2、《一餐饭里的世界》
这本书是唐诗《悯农》二的最好写照,讲述了食物的发展历史。
一粒种子变成餐桌上的一碗饭容易吗?五谷杂粮指的是哪些呢?古代人刚开始的时候是以什么为生呢?了解食物来源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有时候我们会感叹老祖先怎么那么聪明,怎么就知道有些东西能吃呢?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出,就连酸酸甜甜的西红柿也有着“狼桃”的历史。
3、《一把锄下的历史》
这里讲述了农耕的时候所需要的工具,我看这本书特别有感觉,因为我很容易想到小时候,很多农具我都见过,也用过。
把这些工作方式给小朋友看,他们一定惊呆了吧?虽然现在都是机器来代替人工了,但是这种很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4、《一渠水里的智慧》
我们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在他之前,他的父亲治水9年,还是失败了,这里讲述了历史以来的有名的水利灌溉工程。
水对于农作物是必不可缺的,如果不懂蓄水,在旱季来临时,老百姓种庄稼就只能靠天吃饭。
像我们国家的十堰和都江堰都因为水而得名,这本书里不只有历史,它也包含着地理内容,不得不感叹,老祖先是真智慧。
5、《一束丝中的辉煌》
这里讲述的是桑蚕文化,人类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衣服穿的,慢慢地有人开始用麻来做衣服,开始养蚕。
只是后来,慢慢地用棉来做衣服,而且现在,棉是做衣服的主要来源,那么,这些布料是如何一步一步织出来的呢?可以和小孩子一起来探索。
结语: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
北京晚报资深编辑李峥嵘说:这套书将历史学习与自然教育融合,也贯穿了当下大语文的概念。
5册的定价是120元,现在领完券优惠价是38元。
价钱适合,质量也不错,不管是自家孩子,还是送人,都是一份很特别的小礼物。
我自己因为看了这套书之后觉得很好,又入手了两套送给亲戚家的孩子。
我是盛夏书香,专注亲子共读,家有幼儿园中班生,能为孩子的阅读添一份力,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