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教书,其实不难。
AMus
我只想安静地做个老师,做个民办学校的老师。保持独立思考,清醒的认识现实。
我是一名民办学校的数学老师。
从农村进入了城市生活,我见到了另外一个学习的世界。前几天在于家长沟通学业规划的时候,她在前台说,她在好几个城里买了房……这是孩子成长中的未雨绸缪和长远规划。对我来说,我没有这样的未雨绸缪,只有读书是一件必须进行的事,因为内心坚信:读书才有出路。
有人常说,成熟的人对未成熟的人,以一定的目的和方法使能自觉就是教育。美国的杜威则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怀着一种特殊的热情在寻找理想家园。在我的教学设计里,每个人都有自我觉悟、自我调整、自我选择的源动力;学习只不过是有时候需要自我教育(独立思考),有时候需要相互教育(合作分享),有时候需要接受教育(老师阐释)。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组织了集体教研“阿木的学生为啥和他关系那么亲近?学生成天围着阿木转圈?学生为啥来学校第一件事情是问阿木在哪儿?经常有不懂的问题问阿木?其实我的答案很简单。谦和与尊重就好。在课堂上我也会让孩子感受到我的情绪,我也跟他们讲道理,主动承认错误。或许语言幽默,爱讲故事和对数学的热爱也算一些因素吧。
作为一个老师,我从不指望在事隔多年以后,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一起学过的内容。你我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成年人,当年老师讲的东西,你现在还记得多少呢?一个去年毕业的学生,初中也在我们学校学习,有一次课间遇到我,他从我的后面,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阿木,我跟你说啊,你教我的东西,上初中后全忘完了,只有你教的老师罚抄50遍,工工整整写三遍还有用……我笑了,作为老师,可能最重要的是影响他做事情的态度吧。老师说罚抄的目的,我们想想也只是想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心比心,动不动就罚抄几十遍,自己的孩子大半夜为完成“任务”,内心也心疼啊,何况当时的语境可能有生气的情绪。
虽然我不反对“罚抄现象”,但是我绝不支持罚抄。
(在我的作业设计里面,我是杜绝的)
今年学校新学期报名,一个个新年级的家长来缴费,大多数都在喊我的名字。有别的老师班的,也有慕名而来的,有俺班的,还有俺班家长推荐的。作为老师,可能那一刻是教学幸福的见证。
课堂上,我支持同学们失败,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不成熟也没关系,说出来才会形成有效思考,而不是一堂数学课都在埋头抄答案。
我经常倾听和观察同学们。我喜欢把数学课上成是同学们的课,经常出错让同学们站出来纠错,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喜欢让大家相互质疑,甚至质疑教材质疑我。
也许你难以置信,我备课不认真。从教近6年来,也只有前4年是认真写教案的,自从有一次我的教案书被一个同学带回家,抄下了我的所有答案,此后我再也不会逐字逐句写书稿了,我改为打腹稿,除非扩充和延伸的关键点和经典题型。学校如果查我的备课教案,我只有整日整夜不睡觉不吃东西起来补齐,我觉得课堂预设生成的,把握大方向,备课:备好知识框架、备好知识要点、备难疑点和备学生问题以及时间就可以了。甚至我在去年11月7日教学分享会上,我还开玩笑问到现场学习的全国400多位老师:
“大家写教案吗?”
“写”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说。
“大家写完后,自己看嘛?”
这时整个会场的声音就寥寥无几了。
我说:“既然大家自己整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看,整他干嘛?还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去学点儿有用的东西呢,各位说是不是?!”
“那不行,领导要检查的!”
“检查?如果领导是业内人士,他一定会理解你的。我们要试着对不是专业的领导说不。”
除我之外的数学老师,几乎练习册,教辅资料都是满满当当的,哪怕没时间(平时日常工作有扎堆现象),也要抄上答案。我不写,不等于我不会讲,其实这样做更有压力。因为要保证上课讲的出来,还要讲好背后的故事,一种方法两种方法三种方法……
为保证各种变题和变式的灵活转化、计算不出错、步骤不漏写和各种提问。我经常不直接写过程和给答案,和同学们一起画图分析去试错。作为老师,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以身示范、不断学习。
当然,学习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同学们自身多方面的事情,家长的三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我记得去年一个父亲因为孩子参加学科素养综合评价的事情,到学校暴力撕烂学校走廊的学生文化展板,到教师办公室私自翻阅英语老师的工作笔记本,大声呵斥相关老师,摔手机……当时在他的孩子就在现场眼睁睁地看着她父亲所做的一切,妈妈还抱着小弟弟也目睹了发生的一切。
我们说“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如果家长对老师不尊重,他的孩子尊重老师的可能性大吗?相反,如果一个父亲对老师推崇备至,那么他的孩子在课堂中一定学的愉悦,收获满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促进。
做了老师之后,见过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当然也见惯不怪了。
我相信,一个成熟的人,一言一行、一思一虑里一定会饱含着受过的教育和浸润着文化。
我从来没学过如何当校长,我只是用当教师的方法来做学校。我一辈子都会记得,自己是一个师范生,能够成为老师是我今生的荣幸。老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老师是每个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影响力最大的人。
我经常在课堂上跟同学们讲,成绩不好不丢人,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哪怕得0分,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这是你自己的起点,不要横向去和班内起点比自己高的人比,只要纵向地跟原来的自己比,自己努力了没有,自己坚持努力了没有,今天比昨天更努力就行。其实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我们的机会很大,我们所创造的独特价值还远远没有发挥呢。我也在班上营造一种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氛围,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儿梦想的好。
处在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时代,教育变革是我担心的,也是面临的挑战,我不敢对学习有半点儿的怠慢,即使工作再忙,我也会坚持读书。虽然我不知道未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但我相信:用自己的学习行动影响同学们主动思考至少在未来有点儿用。
过去我的老师教我数学,可以是纯知识驱动,而当下不行了,我们需要智慧驱动和体验驱动;站在整体知识框架下,以创造为中心研究个性化和特色化。
马云说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
我相信了,这里可以用数学基本思想的三个词来总结:抽象-推理-模型。
教学不能只教知识,只刷题;教学是教学相长,共同学习的动态过程。
“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是获取原先的知识,“习”是尝试新知识(技能)、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文化,就像课堂上我们经常挖的坑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如何让同学们拥有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担当力、领导力以及独特的思考能力,适应未来新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学生对于数学是否有兴趣的核心因素在于具备深厚的学科底蕴老师。老师要对数学充满热爱,上课饱含激情,让激情感染到学生。
因为对于学生学习而言,老师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学生可以因为一位老师喜欢上一门学科。而喜欢是建立在尊重与被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彼此尊重,敬畏生命,感知生命。
我认为要想让一个人真正喜欢上一件事,让他能够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体验,感受到乐趣是十分必要的。思维的训练在于如何出题,我们在出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多种思维的元素,而开放性的题目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我们一定要给学子思考的机会,孩子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就像这一次六年级的阶段试题,几乎都是在情景故事中展开的。
我一直都期望着,有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让我在平和的心境中带领学生经历抽象、推理和建模的过程,不会因为升学等别的因素而偏离基本常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意集中力学些东西(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老师们可以静下心来,细读课程标准、透读教科书、建立独特的自我知识体系……做有价值的教育。在安静的环境,敬重常识,保持理性,既能深刻地思考复杂的问题,又能展示简洁平易的独特风格,从中感受幸福。让和学生的学习经历成为美好的童年记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他们能体会到“学习”的重要。
童年只有一次,少年并不漫长,属于校园的青春,也只有几年,如果学校能真正的安静下来,学生也许能做好他们渴望的事情,教育的价值也就实现了。这好比一个分数。它的实际操作是分子,而它的理念与设计,则是分母,分母越大,如果分子不变,则分数的值越小。
搞教育,我们需要做小而美的事情,让教育落地。
在人人谈教育的今天,作为一个做了16年学生,又做了将近6年老师的我,只言片语,若有不当,请多多提议,欢迎文末留言,写下你对教育的思考。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