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宋,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
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躺在水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使它们渐渐敛收。红艳艳莲花互相倚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地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
鹧鸪天:词牌名。
簟(diàn):竹席;溪堂:临溪的堂舍。
收:敛收。
浑如:非常像,酷似。
无言:不鸣。
咄咄:用殷浩事。《世说新语·黜免》篇:“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表示失意的感叹。
休休:用司空图事。《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字表圣。……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又,《旧唐书·司空图传》引图所作《耐辱居士歌》曰:“咄咄!休休休!莫莫莫!伎俩虽多灵情恶,赖是长教闲处著。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
创作背景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5岁—53岁)的作品。辛弃疾谪居鹅湖时受尽权奸排斥,病愈后他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过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期间的作品。从题语和词意可知:作者游罢鹅湖归来,曾患过一场疾病,病后登楼观赏江村晚景,忽然惊叹时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回想平生,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心中的悲愤。
词的结构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景语也都是情语,只是含蓄甚深,须细察始能体会。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首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未入秋时,已有秋意袭来。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后句写江上风光:漂浮水面的片断云烟在落日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开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空虚寂寞的惆怅。
三、四句,转写近前景物“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造意遣句,俱尽其妙。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 愁”二字则透出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片抒情创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换头三句是说,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地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
换头三句在情感的表现上有变化,变含蓄为明朗,变抑郁为旷达。这三句连用三个典故。“书咄咄”用殷浩事;“且休休”用司空图事;“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班嗣语。这三句前一句作反问语,表示不以殷浩为然;后二句作自慰语,表示隐居自有乐趣。看起来词人好像真的乐意当隐士了,实际上这是悲愤而故作旷达之语,比直抒悲愤更觉悲愤之深。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末二句是说,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楼梯。结末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微婉,变旷达为悲凉。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的悲愤。辛弃疾一生志在恢复中原,虽遭谗言摈斥而坚持如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不是一般的惊衰叹老的感觉,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患。
这首词含蕴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所使用的语言却异常平淡。结末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直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却表现得极其厚重。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是一种更为精湛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