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升降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泄泻
支气管肺炎
患者,女,3 岁,2015 年 9 月 12 日初诊。患儿7 d前出现发热、咳喘,给予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痰热清等治疗 5 d 后,高热仍反复,咳喘不止。刻见: 高热,烦躁,咳嗽,气促,痰鸣,咽红,腹胀,大便3 d未行,舌尖边深红、苔黄厚而燥,脉滑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湿性啰音。胸部 X线片显示右下肺炎性改变。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证属痰热闭肺、肺失宣降,治以清热宣肺、涤痰平喘、升清降浊,给予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处方: 炒僵蚕 6 g、蝉蜕 6 g、姜黄 3 g、生大黄( 后下) 3 g、炙麻黄 3 g、苦杏仁 6 g、生石膏 20 g、芒硝( 冲服) 6 g、瓜蒌 12 g、葶苈子 6 g、甘草 3 g。1 剂,水煎,加蜂蜜 2 匙,分 3 次冷服,24 h内服完。
2015 年 9 月 13 日二诊: 泻下硬粪数枚及臭秽稀便,身出微汗,体温正常,咳喘减轻,腹胀消,舌转淡红,苔退至薄黄有津,听诊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处方: 炒僵蚕 6 g、蝉蜕 6 g、姜黄 3 g、川贝母 3 g、炙麻黄 3 g、苦杏仁 6 g、生石膏 15 g、葶苈子 6 g、甘草3 g。3 剂,每日 1 剂,水煎,温服。痊愈告终。
按语:肺炎喘嗽为儿科常见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特征。常因外感风邪而发病,外邪犯肺,肺气郁闭,痰热内生,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热蕴肠腑,致肠腑不通,浊阴不降,热、咳、痰、喘 进一步加重。因此,郑老师在治疗上不仅用通腑泄热之品,而且服药时需要冷服,以利于泄热,同时因方中苦寒药多,故加蜂蜜旨在护胃,并助润肠通便,终达表里双解的疗效。本案患儿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肺气不降则咳、喘、痰加重,投以升降散和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瓜蒌、芒硝通腑泄热,升清降浊,宣肺平喘,药证相符,故 1 剂见功,4 剂痊愈。
腹泻
患者,男,1 岁 6 个月,2016 年 8 月 10 日初诊。患儿 3 d 前出现腹泻,大便稀水或蛋花汤样,每日5 ~ 6次,呕吐,为非喷射状胃内容物,伴发热,自服“妈咪爱”“十六角蒙脱石( 思密达) ”等,未见明显好转。刻见: 腹泻,呈稀水样便,腥臭难闻,体温38 ℃,纳差,尿黄,肛周发红,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紫。大便常规未见异常。患儿为混合喂养。西医诊断为婴幼儿腹泻。中医诊断为小儿泄泻,证属湿热阻滞、和胃止泻,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处方: 葛根 6 g、黄连3 g、黄芩 6 g、乌梅 6 g、藿香 6 g、焦山楂 6 g、滑石10 g、白芍 6 g、甘草 4 g、生姜 3 g。3 剂,中药免煎颗粒,每日 1 剂,分早、中、晚3 次冲服。药后吐泻止,热退,保和丸调理脾胃而愈。
按语:小儿泄泻究其原因,病变在脾胃。小儿脏腑娇嫩,藩篱疏松,易为外邪所侵,或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皆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病。脾喜燥恶湿,古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泄”之说,本案患儿发病正值夏秋湿热交蒸季节。郑老师认为,葛根芩连汤是治疗湿热下利的有效方剂,其中葛根功善解肌退热、升阳止泻,黄芩、黄连善清肺胃大肠之湿热,共调气机不畅,配合甘草调和诸药,终达清热、利湿、止泻功效。
本文节选自2019 年3月第15卷第2 期《中医儿科杂志》之《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学说治疗小儿常见病经验》。